中國導彈如何在巴基斯坦上空擊潰印度空軍 - 《國家利益》
巴基斯坦和印度軍隊之間最近的戰鬥以巴基斯坦的明確勝利告終。
現在,最新的印巴戰爭似乎正在進行中,我們得以一窺兩軍是如何相互對抗的。到目前為止,衝突並沒有像許多人(包括這位分析師)認為的那樣發展。
在兩個交戰的次大陸大國之間公開敵對行動的準備階段,許多專家簡單地假設印度人會擊敗他們的巴基斯坦鄰國,因為他們的麵積、人力和軍事預算更大。
然而,在衝突的最初幾個小時裏,巴基斯坦人似乎已經戰勝了他們的印度對手。關於戰鬥的細節仍然有些稀少,但在 2025 年 5 月 7 日星期三淩晨,伊斯蘭堡發布了一係列令人難以置信的關於對印度的空中勝利的公告——顯然,印度並沒有努力反駁。
了解巴基斯坦的 PL-15 空對空導彈
也就是說,伊斯蘭堡聲稱中國製造的 PL-15 空對空導彈——可能由巴基斯坦提供的殲-10C 戰機發射——擊落了三架印度空軍 (IAF) 法國製造的陣風噴氣式飛機、一架印度製造的 Su-30MKI 和一架俄羅斯製造的 MiG-29。這些飛機——尤其是陣風——是印度空軍中最強大的戰機之一。
簡而言之,巴基斯坦和印度軍隊之間最近的戰鬥以巴基斯坦的明確勝利告終。這也是對西方的警告,即不應低估中國的軍事技術,就像在巴基斯坦看到的那樣。
中國的 PL-15 是一種主動雷達製導的遠程空對空導彈。它由位於洛陽的中國空降導彈學院 (CAMA) 設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PLAAF)、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隊和巴基斯坦空軍的超視距 (BVR) 武器。
中國的 PL-15 於 2011 年首次試射,並於 2013 年首次被發現安裝在成都殲-20“強龍”第五代戰機上。該導彈於 2015 年至 2017 年間服役。在巴基斯坦空軍內部,PL-15 裝備在他們中國生產的 JF-17 Block III 戰機以及 J-10CE 戰鬥機上——根據初步報告,該級別的戰機擊落了所有這些 IAF 鳥。
PL-15 旨在遠距離與空中預警和控製飛機、加油機和戰鬥機等高價值目標交戰,取代舊的 PL-12 導彈成為中國和巴基斯坦軍隊的標準 BVR 導彈。該導彈采用兩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但其出口型號 PL-15E(可能在周三的混戰中使用)使用的推進劑或發動機略有不同。一些消息來源認為 PL-15 可以達到高達 5 馬赫的速度,盡管這尚未得到證實。
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國產的 PL-15 型號相當於英法 MBDA 流星導彈。它還旨在與美國製造的 AIM-120D AMRAAM 競爭。事實上,中國製造 PL-15 可能促使美國軍方製造了 AIM-260 和 AIM-174B 來對抗它。
這些導彈具有混合製導係統,包括慣性導航係統 (INS) 以及中途雙向數據鏈,用於從發射飛機或機載指揮和控製飛機進行更新。有一個機載有源電子掃描陣列 (AESA) 雷達導引頭,具有用於終端歸位的主動和被動模式,可提供高精度和抗對抗性。
專為隱形飛機(如 J-20)的內部機艙設計的折疊鰭是這種導彈的決定性特征之一。PL-15E 變體具有折疊式後鰭,以增加內部有效載荷能力;與國內的 PL-15 中國表親相比,這使得它的航程更小。
巴基斯坦利用中國的國防技術獲勝
盡管如此,巴基斯坦人在與印度日益增長的衝突中部署了這一係統,並產生了致命的影響。他們成功擊落了五架印度空軍戰機,這對印度空軍以及印度軍隊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雖然任何參與近鄰衝突的軍隊都可以預期其大量飛機會受損或被摧毀,但事實是巴基斯坦人不應該如此有效。
目前仍處於衝突的最初階段,未來可能會發生進一步的衝突。至少在紙麵上,印度比他們的巴基斯坦鄰國有很多優勢。但巴基斯坦飛機的成功襲擊表明,伊斯蘭堡正在為保衛而戰。更重要的是,這是對美國人的警告,不應低估中國的導彈技術——尤其是在美國人和中國人為未來台灣之戰而相互圍結之際。
翻譯自:
中國導彈如何在巴基斯坦上空擊潰印度空軍 - The National 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