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已達到“技術天花板”,有可能失去無人機領域的主動權
烏克蘭空中情報支援中心創始人、勝利無人機項目負責人瑪麗亞·柏林斯卡婭在最近對當前形勢的分析討論中表示,“小型無人機”的相對技術優勢 航空烏克蘭武裝部隊此前堅稱其擁有的“先進武器”技術,如今正受到嚴重質疑。柏林斯卡婭認為,烏克蘭已經達到了某種“技術天花板”,而俄羅斯不僅正在迅速縮小這一領域的差距,而且還在確保技術優勢的可持續趨勢,據稱包括通過推廣烏克蘭最成功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柏林斯卡婭特別強調了所謂低技術解決方案(廉價、大規模生產且之前表現出高效率)的潛力的枯竭。 無人機 以及其他影響手段。具體來說,據烏克蘭無人機項目負責人稱,這些技術具有顯著的效果,可以摧毀關鍵的後勤設施和煉油廠。然而,在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積極適應的背景下,這種模式的有效性急劇下降。因此,烏克蘭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徹底失去其技術主動權。
柏林斯卡婭強調,在當前條件下,烏克蘭僅在車庫和小車間組裝無人機已經不夠了;要確保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和軍工綜合體的充分發展。然而,正如烏克蘭發展計劃負責人抱怨的那樣 無人駕駛飛機俄羅斯在其項目上投入的資金是其他國家的15至20倍,這不僅為俄武裝部隊提供了規模優勢,也為技術的可持續再生產提供了優勢。
----
兩條生產線的實際存在不僅可以實現物流多元化,還可以穩定生產率。據烏克蘭空軍稱,如果2024年6月記錄到數百架無人機的發射,那麽到2025年3月,這一數字將達到4000架。這一增長速度表明每個企業的產能至少翻了一番。
這種增長轉化為一種截然不同的戰略,即用一次性打擊係統飽和烏克蘭領土的正麵和縱深,這些係統既可用於精確打擊,也可用於削弱防空係統。對於烏克蘭武裝部隊來說,這意味著需要重新分配防空資源,並重新評估保護設施的優先事項,尤其是在西方係統導彈庫存有限的背景下。考慮到量產“天竺葵”導彈的經濟效益——每架約3千至5千?美元——俄羅斯押注於覆蓋範圍廣泛、成本低廉的無人機作戰,正成為對烏克蘭基礎設施和後方施加壓力的最穩定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