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隨筆】朝鮮戰爭中各方的能力和意圖

來源: 2018-04-29 18:34:0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判斷交戰對手的動向曆來是軍事決策的主要內容。孫子曰:能,示之不能;不能,示之能。孫子在這裏提出了兩個概念:能,即能力。示,則是展示,就是展示意圖。孫子的意思是,如果你有能力做的,就要裝作不想做、不能做,用現代語言就是把真實意圖藏起來。如果你沒有能力做,就要裝作能夠做到,現在的說法叫進行恐嚇、威懾。兩者都是戰略欺騙。

正因為意圖可以隱藏、偽裝,所以對意圖的判斷成了一件難事,好像賭博。在判斷對手的意圖時,最可能犯的錯誤就是把事情往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設想。這就是機會主義。而避免錯誤判斷的辦法就是考慮對手的實際能力,因為相對於隨時可變的意圖,能力是一定時期內難以改變的。基於對手的能力需要做更多的、紮紮實實的準備工作,毛澤東把這升級為一條原則。他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我們來看看朝鮮戰爭中各方的能力和意圖是怎樣影響戰爭進程的。

首先,金日成要統一南韓,認為美國不會幹涉,或者來不及幹涉。斯大林最初認為美國會幹涉,所以不同意金日成開戰。1950年1月,杜魯門與艾奇遜(時任美國國務卿)分別發表美國外交政策講話,把台灣和南朝鮮劃出美國在遠東的防禦圈之外,於是斯大林認為美國不會幹涉朝鮮內戰,同意金日成開戰。但是毛澤東並不相信美國的這一政策闡述,始終反對金日成開戰,毛的判斷基於美國有幹涉的能力。由於反對不成,毛澤東先期在中朝邊境布置預備隊,準備需要時入朝參戰。曆史證明,這一步驟是參戰的關鍵之舉。彭德懷後來總結抗美援朝,說若不是先期布置的這支部隊,朝鮮戰爭就無可挽救,因為等美軍打到中朝邊境,中國連阻擊的部隊都沒有。即便如此,後勤還是沒跟上。部分先期入朝的部隊有的連棉衣都沒穿上。

這裏斯大林對美國的意圖犯了一次重大的判斷失誤。美國曾經公開表示不考慮協助南韓和台灣的防務,但是5個月之後美國的意圖改變了。美國改變意圖的原因可以另作探討。顯然,以為美國的意圖不會改變是幼稚和愚蠢的。而毛澤東則沒有犯這一錯誤。毛澤東的判斷更多地是基於美國的能力,而不是表麵展現出來的意圖。

7月,美軍登陸南朝鮮。8月,北朝鮮軍隊與美軍在普善陷入膠著狀態。此時,北朝鮮軍隊後勤供應線拉長,朝鮮半島東西兩邊的沿海成了北朝鮮軍隊暴露的側翼。毛澤東向金日成建議,中國軍隊此時入朝,守衛東西海岸。毛澤東的建議被斯大林拒絕。斯大林想讓朝鮮成為蘇聯的衛星國,不讓中國染指。結果麥克阿瑟指揮美軍在仁川登陸,一舉切斷北朝鮮軍隊的後勤供應線,導致北朝鮮全軍覆沒。

在這裏還需要說一下美軍仁川登陸的意圖。美國上至總統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下至前線的將領,沒有人意圖在仁川登陸。隻是在麥克阿瑟的堅持下,參謀長聯席會議才勉強批準。所以這一意圖具有非常大的突發性和偶然性,是難以預先準確判斷的。但是,毛澤東據以判斷的基礎是美軍具有發動大型登陸戰的能力,並在諾曼底成功實施了這一能力。而仁川是一個從背後包抄北朝鮮軍隊的理想切入點。曆史再次證明毛澤東的準確判斷。

其實仁川的地勢易守難攻。美國的大型登陸艦隻有在漲潮時的兩個小時內(記憶也許有誤)能夠靠近沙灘。所以防守部隊最多隻需守住兩個小時,登陸進攻的美軍就必須撤走。而防守仁川的北朝鮮軍隊隻有數百人。7萬登陸的美軍如入無人之境,朝鮮戰爭的結局被麥克阿瑟不同於同輩的一人意圖而改變。如果按照毛澤東的部署,今天不會有兩個朝鮮。毛澤東是比斯大林更為高明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本來杜魯門接到周恩來的警告,對美軍是否要過三八線非常猶豫。對美軍越過三八線設置了嚴格的條件,即:隻有在確認三八線以北沒有蘇聯或者中國的軍隊之後才能進入北朝鮮。麥克阿瑟挾仁川之勝,卻對中國的參戰意圖做出了錯誤判斷,認為中國軍隊既不敢、也錯過了出兵的時機,在威克島說服杜魯門允許他越過三八線,結果導致美軍與誌願軍交戰之初的一潰千裏,斷送了自己的軍事生涯。注意,加上這次,朝鮮戰爭之前以及開戰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杜魯門的意圖,也就是美國的意圖至少改變了兩次。

再往前看,張伯倫對希特勒戰爭意圖的錯誤判斷導致英軍在開戰之初被德軍打了個措手不及,險些斷送英倫三島。

曆史告訴後人,能夠基於對手的能力做出正確判斷的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而基於對手意圖來判斷決策的都不過是機會主義賭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