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的日本聯合艦隊是否懸掛過美國國旗?

來源: 2025-09-23 10:20:5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的日本聯合艦隊是否懸掛過美國國旗? 

日本聯合艦隊吉野艦

豐島海戰失利之後,中日兩國實質上就已經開戰。北洋水師的創始人李鴻章也深知,北洋艦隊在航速、火炮發射速度以及彈藥儲備能力均要劣於日本聯合艦隊,遠海作戰對北洋艦隊來說並沒有勝算的把握,而采取近海防禦的戰略,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存整個北洋水師的實力。

原本用於支援朝鮮戰場上的清軍兵力以及武器彈藥都在豐島海戰之中沉入了海底,此時駐紮在朝鮮牙山的葉誌超深知眼下的戰況緊迫,便立即向李鴻章請求大軍速派增援。

▲圖中左一為朝鮮戰場上的“逃跑將軍”葉誌超

1894年9月16日,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奉命率領整個北洋艦隊的主力戰艦14艘以及4艘魚雷艇在內的共計18艘艦艇,護送提督劉盛休的4000銘字軍和武器輜重火速奔赴朝鮮平壤增援。

而等待著北洋水師的也即將是甲午戰爭史上的第二次海戰,此戰不僅是兩國主力艦隊全部出動,也是中日兩國奪取黃海製海權的必爭之戰、

本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在黃海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究竟有沒有懸掛美國國旗?

  • 一、

1894年9月16日午後,整個清軍赴朝鮮增援的部隊開始在朝鮮大東溝灣內實行登陸作業。由北洋水師的“鎮中”、“鎮南”、“平遠”、“廣丙”四艘軍艦和四艘魚雷艇負責護衛和協助運輸船進入鴨綠江口,再由吃水淺的木船來完成增援朝鮮的銘字軍和武器輜重的登陸任務。

而餘下的北洋艦隊主力則在距離大東溝約12海裏之外的海麵上投錨擔負起警戒的任務,此時的提督丁汝昌則是憂心忡忡,很是擔心日本聯合艦隊會在此時前來偷襲。9月17日早晨,赴朝增援的清軍部隊仍然在執行登陸作業。停泊在大東溝口外的北洋艦隊也按照往常一樣,執行戰術操練。但在旗艦“定遠”艦的餐廳內,北洋水師的各將領之間確是神情凝重,為陸軍大部隊的登陸作業而感到擔心,生怕日本聯合艦隊會前來偷襲。

▲中日黃海海戰示意圖

自豐島海戰中日兩國正式宣戰之後,整個北洋艦隊使用的都是朝廷所調撥而來的劣質燃煤,而這些燃煤的熱效轉換率低,煤煙濃厚,很容易被日本艦隊發現。其次,北洋艦隊要求朝廷增加提供開花彈的請求至今也沒有結果,而整個北洋艦隊則是在炮彈備單不足、燃煤質量低下的情況下赴朝執行此次護航任務。

▲豐島海戰中受傷擱淺自爆沉沒的“廣乙”艦

到了9月17日中午十一時左右,前來朝鮮海域搜尋北洋水師主力的日本聯合艦隊發現了海麵上的北洋艦隊,由於煤煙太厚,使得北洋艦隊要早先一個多小時被日艦隊發現。而當北洋艦隊瞭望哨發出警報的時候,已經是中午十二時左右,為了掩護在大東溝進行登陸作業的清軍部隊,丁汝昌當即下令艦隊收錨起航準備迎戰日本艦隊。

  • 二、

在老電影《甲午風雲》中也有一個關於黃海海戰的場景描述,1894年9月17日中午,在大東溝海麵上的北洋艦隊剛剛完成了向朝鮮運送增援部隊的任務後正在駐泊休整,忽然北洋艦隊的瞭望哨發出警告,發現南麵有可疑艦船的煤煙出現,一時間整個北洋艦隊的官兵頓時都緊張了起來,紛紛疑問這是不是日本的海軍艦隊。再通過瞭望哨的仔細察看,又發現艦隊旗杆上全高掛著美國國旗,一時間整個艦隊的緊張情緒又鬆懈了下來。直到該艦隊繼續駛進之時,這才發現桅杆上的美國國旗又全部換成了日本旗,整個北洋艦隊立即進入臨戰狀態,一場規模龐大的黃海海戰就此展開。

▲老電影《甲午風雲》中的北洋艦隊

那麽,在黃海海戰中的日本聯合艦隊究竟有沒有懸掛美國國旗呢?

▲老電影《甲午風雲》中懸掛美國星條旗的日本聯合艦隊

  • 三、

最早出現這種說法的是在《東方兵事紀略·海軍篇》中,書中記載:“十八日巳刻,見西南麵來黑旗一簇,測望懸掛美國國旗.....晌午,船愈來愈近,凡有船十二艘,已盡易倭旗。”而老電影《甲午風雲》中的片段借鑒於此,就有關在黃海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究竟有沒有懸掛美國國旗,而對北洋艦隊采取突然襲擊這一說法。在網上以及很多書上資料記載中都有不同的說法,例如在台灣的戰史研究室所編的《中國曆代戰爭史》中就有提到這一點,“黃海海戰中,日軍艦隊先懸掛美國國旗,接戰之前始換日旗。”

▲黃海海戰中北洋艦隊的煤煙過於濃厚,因此提早被日艦隊發現

以上種種說法都說明了日本聯合艦隊以懸掛美國國旗采取偷襲之戰的狡猾作戰方式,畢竟在豐島海戰之中,日本艦隊也是以偷襲作戰而取得勝利的。但是,另外一種說法則普遍認為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海戰中根本未懸掛過美國國旗之事,而且在黃海海戰戰後,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以及德國軍事顧問漢納根根本沒有向李鴻章匯報過日本艦隊懸掛美國國旗之事,難道這一事件中,又另有可疑之處?

  • 四、

再看日本海軍以及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祐亨給政府的報告中是怎樣記載黃海海戰以及有沒有提到懸掛美國國旗之事的,首先在9月17日上午10時50分左右,日本聯合艦隊率先發現東北方向隱約有大艦隊的煤煙出現,到了上午11時40分左右,兩支艦隊的距離愈來愈近,煤煙也越來越濃厚,日本艦隊通過交織在海平麵上的煤煙,發現艦船竟有數十艘之多,隨即便判斷該艦隊一定是北洋水師的主力,聯合艦隊便立即進入臨戰狀態。

▲黃海海戰中的日本聯合艦隊

在黃海海戰後,伊東祐亨給日本政府的報告中提到:“午前十一時三十分左右,於右舷艦首東北之處,認有煤煙數縷,一如出自敵艦船者,其為敵艦隊無疑。全體將士,無不雀躍。午後零時五分,揚掛大軍艦旗於桅頂,令各艦就戰鬥配備,士氣於以益增”。而在這份伊東祐亨給日本政府的報告之中,並沒有提及到日本聯合艦隊懸掛美國國旗之事。

▲黃海海戰中被北洋艦隊擊中的“鬆島”號,圖中可以看出該艦的速射炮已被炸毀

其次,在戰後根據日本海軍軍令部所編的《二十七八年海戰史》一書中記載:“海戰前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祐亨製訂了一個自九月十六日至二十四日,從朝鮮大同江口漁隱洞臨時錨地到海洋島、小鹿島、旅順口、大連灣、威海衛、大沽口等地的巡邏計劃,以尋找出北洋艦隊,進行主力決戰。十七日午前十一時,日本聯合艦隊是在巡航中突然發現北洋艦隊的”。由此可見,黃海海戰對於雙方艦隊來說又是一場海上遭遇戰,並非日本艦隊事先了解北洋艦隊的確切位置以及此次航行任務的明確目的而準備的突然襲擊,這也就是為什麽在“廣乙”、“平遠”等艦完成掩護陸軍登陸作業任務之後,還能火速趕來黃海戰場進行支援行動的原因。

▲黃海海戰中中日雙方艦隊示意圖

也就是說,日本海軍根本不知道此次北洋艦隊的主要任務是為增援朝鮮的陸軍部隊進行護航,而兩支艦隊的相遇則是互相搜索中發現對方的,因此日本艦隊也無需懸掛美國國旗來進行欺騙性的軍事偷襲,畢竟日本艦隊主力傾巢出動的目的就是借機消滅北洋艦隊主力,從而掌控黃海的製海權。

  • 五、

再根據中國方麵的情報來看,在黃海海戰之後,李鴻章首先接到的是北洋水師重創日本聯合艦隊,日本海軍已無力向外海派出艦隊作戰的虛假戰報。其次,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以及德國軍事顧問漢納根在向清政府的海戰戰報匯報中,也並沒有提及日本艦隊懸掛美國國旗的記載。在提督丁汝昌的報告中說到:“十八日(即公曆1894年9月17日),遙見西南有煙東來,知是倭船,即令十船起碇迎擊”。在漢納根的報告中則稱:“北洋艦隊發現汽煙之初,已察知為日本軍艦”。

▲中日黃海海戰中示意圖

另外,在黃海海戰之中,期間還有外國船隻和艦隊航行至此,也觀望了這場戰爭的前前後後。當李鴻章最先收到北洋水師重創日本聯合艦隊的戰報後還沾沾自喜,直到9月23日英國遠東艦隊司令官前來天津拜訪李鴻章之時,並告知日本聯合艦隊旗艦“鬆島”、“吉野”、“西京丸”等艦在內,雖遭受不同程度創傷的但日艦卻一艘未沉,且經過日本短短數日的修複已經回複即戰狀態。李鴻章在聽到此種說法之後,竟大呼其為謠言,絕不相信此等說法。

▲日本出版的中日甲午戰爭繪畫

由此可見,不管是在北洋艦隊自己的報告中,還是作為黃海海戰旁觀者的外國艦隊的報告中,紛紛都沒有提到日本聯合艦隊在開戰之際,有懸掛美國國旗之事。

再從由當時在黃海海戰中擔任“定遠”艦總管輪的陳兆鏘事後回憶的內容來看:“北洋艦隊於八月十八日(公曆1894年9月17日)到大東溝時,遙見黑煙濃起,斷為日艦,即行前進。”根據陳兆鏘所述也與丁汝昌等人的報告記述相同,也無日艦懸掛美國國旗之說。

▲日本“三景艦”之一的“橋立”號,其裝備的320毫米口徑主炮用於對付“定遠”、“鎮遠”

其次在清末出版的《冤海述聞》也事無巨細地記載整個黃海海戰的前前後後,但唯獨並沒有提到日艦懸掛美國國旗一事。其次在擔任北洋艦隊海軍顧問兼秘書泰萊(戴樂兒)所回憶的《旅華回憶錄》中也並沒有記載日艦懸掛美國國旗的記載,該書是泰萊於1929年出版的,同《冤海述聞》一樣,該書也詳細記載了黃海海戰、威海保衛戰這兩場戰役,也是研究甲午戰爭的重要史料。

▲北洋艦隊海軍顧問兼秘書泰萊(戴樂兒)

  • 六、

個人看法:由此可見《東方兵事紀略》中所記載的日本艦隊懸掛美國國旗伺機偷襲北洋艦隊的記載隻是一個孤證,因為在大多數史料中都沒有記載到日艦懸掛美旗一事。其次我個人認為,黃海海戰本就是一場遭遇戰,雙方艦隊都知道對方的意圖。所以不管是在北洋艦隊執行護航任務,還是日本艦隊執行巡航任務,兩支艦隊的主力都全部傾巢出動。意圖很是明顯,日本聯合艦隊的目的是集中全力消滅北洋艦隊,而北洋艦隊也更是集中全力抵禦日本聯合艦隊的進攻,保證增援朝鮮的陸軍部隊登陸成功。

更何況,在甲午戰爭開戰前,日本國內就通過各種辦法來鞏固增強海軍的實力,例如天皇節衣縮食,百姓全民捐款等等措施。到了甲午海戰開戰後,日本海軍艦隊的實力就遠遠優勝於北洋艦隊,特別是日艦艦齡普遍短於北洋艦隊,整個艦隊的軍艦在建造之時就吸取了當時先進的造艦技術。例如,整個日本聯合艦隊的大部分新式軍艦都是將火炮安置在了船舷兩側,同時配備了高射速的速射炮。在火藥方麵,日本艦隊更是使用了日本發明家所發明出來的苦味酸火藥,在火炮威力上對付除了“定遠”、“鎮遠”兩艘鐵甲巨艦之外的北洋水師軍艦完全綽綽有餘。

另外,北洋艦隊的軍艦配備的多為老式的大口徑架退式火炮,雖然口徑較大但射速較慢。尤其是在航速上也比不上日本聯合艦隊,在旗艦“定遠”號的信號旗裝置被炸毀之後,整個北洋艦隊就處於群龍無首的混戰狀態,而日本艦隊憑借其優越的航速和射速較快的速射炮將北洋艦隊的陣型衝破,並始終保持戰鬥隊形,對北洋艦隊的各軍艦逐一攻擊,最終贏得了整個黃海海戰的勝利,奪得了製海權。

總之,根據大量的史料記載在黃海海戰之中,日本艦隊並無懸掛美國國旗一說。其次,我個人認為日本聯合艦隊也沒有必要懸掛美國國旗,因為日艦隊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同北洋艦隊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