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約骨幹,到歐洲的反蘇明燈
從華約骨幹,到歐洲的反蘇明燈
1955年華約成立的時候,一共有8個成員國,分別是蘇聯、東德、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
這些國家普遍位於歐洲東部,也就是二戰時,蘇軍經略過的地盤。不過阿爾巴尼亞是一個例外,因為他們不靠著蘇聯,更靠近南斯拉夫。
所以阿爾巴尼亞在建國初期,其實和南斯拉夫的關係更好。1948年,南斯拉夫和蘇聯分道揚鑣,阿爾巴尼亞話事人霍查,在權衡利弊後,果斷選擇遠離南斯拉夫,與蘇聯交好。
此後的阿爾巴尼亞,將斯大林奉若神明,斯大林的一切學說和指令,在阿爾巴尼亞那就是最高指令。1953年斯大林去世後,阿爾巴尼亞人民如喪考妣,霍查更是痛哭不止,恨不能緊隨慈父而去。
堅持斯大林主義,阿爾巴尼亞和赫魯曉夫時代的蘇聯分道揚鑣
霍查本人是非常崇拜斯大林的,畢竟斯大林帶領東歐各國走向了勝利。那時候,無論是在蘇聯國內,還是在整個陣營內部,基本是沒人敢忤逆斯大林的。
當然也有,比如說南斯拉夫的鐵托。理由很簡單,鐵托認為,被蘇軍解放的東歐各國,看似都成立了獨立的國家,實際上他們沒有主權,他們的主權都捏在蘇聯手裏。
南斯拉夫就不同了,南斯拉夫是鐵托帶人建立起來的,雖然和蘇聯是同一陣營,但蘇軍並未直接染指。因此鐵托認為,他們不必事事都聽從蘇聯的指示,更不可能讓蘇聯的軍隊,隨意染指他們國家。
雙方產生矛盾以後,在1948年正式分道揚鑣。
阿爾巴尼亞和蘇聯之間,恰好隔著一個南斯拉夫。所以這地方也沒有被蘇軍染指,但這裏對斯大林的崇拜,卻不輸東歐其他國家。
1948年,得知南斯拉夫忤逆了慈父,盛怒之下的霍查,果斷與南斯拉夫一刀兩斷,毅然決然地選擇奔赴慈父的懷抱。
此後的霍查,一心追趕慈父的步伐,將蘇聯、蘇共以及斯大林並稱為阿爾巴尼亞人民生活中的3大要素。
1953年,斯大林走後,霍查傷心過度,宣布輟朝14日,全國進行哀悼。緊接著,霍查更是斥巨資打造了斯大林的雕像,每逢斯大林的誕辰以及阿爾巴尼亞的國慶日,都會組織大批人員前來哀悼。
所以說,斯大林時期的蘇聯經曆過的事情,阿爾巴尼亞基本也都經曆過。因為霍查一切都要對標慈父,或者說是緊跟慈父的步伐。
因此,等到1960年前後,赫魯曉夫公開批判斯大林的時候,霍查表示堅決反對。差點為了這件事和蘇聯徹底分道揚鑣。
霍查之所以如此憤怒,不僅僅是因為他個人對慈父的感情比山高,比水深。更是因為阿爾巴尼亞這麽多年來,一直在沿著斯大林路線走路,一旦斯大林被否定,那阿爾巴尼亞將迎來重大轉折,這是霍查不願看到的。
阿爾巴尼亞的底氣何在
1960年,赫魯曉夫公開批評斯大林,這引起了東大的強烈不滿。當時華約各國紛紛支持赫魯曉夫,唯獨阿爾巴尼亞選擇和稀泥,打算糊弄過去。
這可讓赫魯曉夫不爽極了,因此赫魯曉夫點名批評阿爾巴尼亞,並且要求阿爾巴尼亞不要搖擺不定,必須要拿出一個態度來。
結果霍查還是沒給態度,惱羞成怒的赫魯曉夫在1961年撤走了所有援助專家,並且取消了所有援助項目,給阿爾巴尼亞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這讓霍查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和蘇聯分道揚鑣,選擇抱緊東大的大腿。
東大這邊也已經給蘇聯定性為蘇修了,所以雙方一拍即合,便走到了一起。由於阿爾巴尼亞是歐洲唯一一個站在東大這邊的本陣營的同誌,因此他們在東方,得到了歐洲唯一一盞明燈的稱號。
口頭表揚是遠遠不夠的,阿爾巴尼亞非常窮,為此東大不惜斥巨資來支援阿爾巴尼亞的發展。要知道在那個年月,自己都吃不飽的情況下,還能援助阿爾巴尼亞142個成套項目,派遣6000多名專家前去指導工作,並且貸給了他們100多億元作為項目發展資金。
有了東方的援助以後,阿爾巴尼亞的底氣一下就足了,再加上他們和蘇聯不挨著,中間隔著不結盟的南斯拉夫,以及一些北約國家,蘇聯很難通過武力威脅阿爾巴尼亞。所以阿爾巴尼亞有底氣和蘇聯分道揚鑣。
隻不過這種關係,到了1978年東方停止援助阿爾巴尼亞後,就徹底終結了。所以說,升米恩,鬥米仇就是這個道理。
1968年,阿爾巴尼亞堅持退出華約
有了歐洲明燈的稱呼,再加上東方源源不斷的支持,阿爾巴尼亞自然可以和蘇聯不相往來。但是他們依舊是華約成員國,這就使得華約內部,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
1961年,阿爾巴尼亞趕走了所有蘇聯駐紮在他們這裏的軍隊,雙方關係算是正式撕破臉了。
到了1968年,蘇聯借軍演的機會,出兵數十萬占領了同為華約國家的捷克斯洛伐克。這件事導致了霍查暴走,他也成了華約內部,首個敢於直接反對蘇聯的華約成員國。
霍查認為,蘇聯在搞霸權主義,對自己的兄弟國家下手,這違背了華約成立的初衷。畢竟,當初成立華約,是為了抱團取暖。所以為了抗議蘇聯的這種侵略行為,阿爾巴尼亞在1968年9月果斷退出了華約。
阿爾巴尼亞最終也加入了北約
昔日的華約骨幹,昔日的歐洲唯一一盞明燈,到了1991年蘇聯解體後,也自動改變了國體。1985年霍查同誌去世以後,阿爾巴尼亞人,一度迷失了方向。1991年蘇聯解體,更是讓阿爾巴尼亞人民,不知該何去何從。
不管咋說,連老大哥都駕崩了,那他們沒理由繼續堅持下去,隻有盡快改弦更張,才能緊跟時代步伐。
2009年,阿爾巴尼亞和克羅地亞一起加入了北約,從此這盞歐洲唯一的明燈,再也不複往昔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