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理塘寺轟炸的幾份資料
關於理塘寺轟炸的幾份資料
![]() |
1956年10月5日《西藏郵報》刊登的圖片 |
3月13日,我應灣區漢藏協會的邀請,做了一個有關1959“拉薩事件”和“拉薩戰役”的講座。在這個講座中,我提到了事件的背景:1956年初中共在西南、西北各省非漢民族地區開展以”民主改革“名義的土改+合作化運動,激起彝、藏人民的激烈反抗,中共派軍隊鎮壓,結果導致了一場長達六年的戰爭。彝人的反抗比藏人早,1955年就開始反抗。藏人反抗從1956年2月開始,鎮壓也隨之而來,其中最激烈的一場戰鬥,就是”理塘寺之戰“。這場戰鬥中,解放軍先是包圍寺院,爆破院牆攻入寺內,駐守在寺院中的藏人居高臨下射擊,解放軍傷亡多人,戰鬥失利。後來派了飛機轟炸,藏人在慘重傷亡後突圍,寺院被占領。理塘寺戰鬥是中共首次動用空軍轟炸寺院,此後有多個寺院被轟炸。
這個講座由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報導後,被轉貼到各處,我看到一些質疑,有人認為我用一張藏人畫的圖畫來證明寺院被轟炸不可采信。當然,我沒有可能在一小時的講座中列出所有資料,因此, 我覺得有必要對此做些說明。
關於理塘寺戰鬥,我最先是從英文書裏看到的,這張插圖也是在英文書中最早看到。達瓦才仁所著的《血祭雪域》中詳細描述了理塘寺之戰(http://is.gd/PWPIJ7)的細節,這是目前最詳細的藏人資料。但是,《血祭雪域》和我看到的英文書中都沒有提到轟炸理塘寺的日期。對一個曆史事件的重建,確立事件發生的時間是很重要的,因此,2009年我在印度做研究時,想方設法尋找藏人回憶,試圖確立理塘寺轟炸的日期。雖然沒有找到,但找到了這幅1956年藏人手繪的圖畫,描繪了理塘寺之戰的場景。我從報紙上拍攝下來,用做《1959 拉薩!》的插圖。
就曆史研究而言,首先必須確定事件是否發生,繼而考察事件的細節,確定發生的日期、規模、程度、參與者等等,然後才是對事件前因後果的考察和評價。如果連事件是否發生都無法確定,評價自然無從談起。
中國現代史的研究最大的困難是:這部曆史隻有經過嚴格審查、不容懷疑的結論,而沒有得出結論的證據。當然,這並不等於證據不存在。零星的史料散失在大量資料中,淹沒在滔滔不絕的“價值判斷”、意識形態、語言暴力、以及似是而非的結論中,再加上嚴格的審查和自律,使得研究非常困難。 我深感研究中國現代史,考驗的首先是研究者收集資料的能力,其次是分析、判斷資料的能力。
以下是有關”理塘寺之戰“的幾份中文資料”:
資料(1):“理塘戰鬥1956年3月9日,長青春柯爾寺堪布昌拖和毛埡土司索龍旺吉率叛亂武裝3000餘人,包圍了理塘縣機關和駐軍。康定軍分區調集12個連的兵力,於3月16、17日分別由新都橋和義敦縣出發,翻雪山,涉冰河,22日拂曉將敵包圍並發起攻擊。敵據守寺廟和外圍各點。經兩天戰鬥,掃清外圍據點。之後,各部隊開展政治攻勢。29日中午,空軍出動杜4型飛視兩架, 對叛亂武裝進行掃射投彈。30日淩晨,各部隊對叛亂武裝巢穴喇嘛寺發起攻擊,將敵殲滅。此次戰鬥,共殲滅叛亂武裝2000餘人,其中生俘1600餘人,叛首索龍旺吉被擊斃,昌拖被俘獲。”(《四川省誌軍事誌》297頁)
資料(2):“3月22日, 康定軍分區集中公安內衛第65團、68團兩個連, 圍殲理塘之敵。盤踞理塘的叛匪固守在長青春科爾寺。該寺建築於理塘縣城郊的半山上,寺內房屋依山勢排列,建築十分堅固,叛亂後又按軍事要求加以改造鞏固,利於防守。長青春科爾寺不僅位列理塘縣41座喇嘛寺廟之首也是康南地區最大的寺廟,在康南地區佛教界有一定影響。叛亂武裝企圖依托長青春科爾寺固守一隅,推動叛亂活動進一步發展。因此,能否一舉殲滅固守該寺之敵,直接關係到康南地區平叛形勢的發展。平叛部隊發起攻擊後,因敵固守寺院,公安內衛第65團攻堅準備不足,致使該團第1營被敵壓縮於溝內,傷亡80人,丟失60迫擊炮1門,各種槍68支,消耗子彈5.3 萬多發,圍攻受挫,造成慘痛損失和不良影響。經過一周充分準備和整頓,在空軍出動杜四型飛機進行轟炸配合下,於3月30日拂曉4時再次從長青春科爾寺之東、北、南三麵實施攻擊,當日7時結束戰鬥,殲滅叛首毛埡土司以下2004人(斃311、傷80、俘1613) , 繳獲輕機槍6挺、步槍450支、60炮1門( 屬部隊丟失的) 。”(《甘孜軍事誌》188頁)
資料(3):“3月30日,四川省委、成都軍區發出《關於理塘戰鬥善後工作的指示》,要
求“在平叛中必須堅持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政策,嚴禁任何報複行為,戰鬥中寺廟被毀部分給予修複、恢複寺廟秩序,大力開展政治爭取工作。”(《甘孜藏族自治州民主改革史》141頁)
資料(4):“1955年2月26日,空軍重型轟炸獨立第4團由北京南苑調駐陝西武功機場,劃歸西北軍區空軍建製,該團係1953年3月接收前蘇聯贈送的10架杜-4重型轟炸機組建而成。……
同年3月至4月,為支援西南軍區部隊平息川西北地區武裝叛亂,獨4團出動杜-4型轟炸機21架次,對理化、巴塘、鄉城等外圍集結頑抗的叛匪進行轟炸、掃射,並為地麵進剿部隊空投29架次,及時支援了平叛鬥爭。” (39581部隊 團史,http://is.gd/b84pKr)
資料(5):"因川西地區山高路遠交通困難,部隊一時上不去。輕型飛機也高不可攀,惟有我們杜一四飛機能以勝任。所以軍委把空中支援平叛任務交給該部隊來完成。當時我在該部服務,所以參加了這次平叛工作,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對川西主要目標巴塘、理塘、義墩地區偵察,配合地麵部隊進行射擊、轟炸、空投任務。在一年多時間裏出動過多批架次,勝利完成了川西空中支援任務。" (劉恒訓 : 川西平叛紀實 )
劉恒訓是山東省醫科院離休老幹部,是參加“平叛”的飛行員,而且是巴塘寺轟炸的執行者之一。他的回憶文章2006-5-15發表在互聯網上,但是現在已經找不到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透露太多細節而被刪除。好在我拷下了全文,以及其中的照片。
“川西平叛紀實”一文中的圖片
將這些資料跟《血祭雪域》中關於理塘寺之戰的描述對照,可以確定:
1. 1956年3月,理塘寺發生過一場激烈戰鬥。解放軍12個連的兵力圍攻理塘寺,戰鬥第一階段,解放軍失利。這點兩方的資料都提到,但《四川省軍事誌》避而不談。
2. 這場戰鬥中動用了飛機射擊、轟炸寺院,執行轟炸的空軍部隊為原屬北京軍區,後劃歸西北軍區的空軍重型轟炸獨立第4團,駕駛的飛機是蘇聯贈送的杜-4重型轟炸機。轟炸機在理塘、巴塘、鄉城掃射、轟炸21架次。而理塘、巴塘和鄉城轟炸都有藏人方麵的回憶文章可資對照。
3. 《甘孜藏族自治州民主改革史》中那段簡短文字可以證明,作戰過程中寺院遭到毀壞。四川省委、成都軍區立刻發出文件要予以修複,說明四川省委、成都軍區明白理塘寺之戰中動用飛機轟炸寺院,對藏人產生的影響是很嚴重的。沒有進一步資料說明理塘寺被炸毀的殿堂是否“修複”。
將這些資料與藏人手繪圖畫對照,畫中顯示了兩架飛機,與中方描述吻合。畫中顯示兩座殿堂被炸毀,與《甘孜藏族自治州民主改革史》中所說之將要修複的”寺院被毀“吻合。而且藏人手繪圖畫出現在1956年10月,即事件發生不到一年之後,比以上5份中文資料的出現早幾十年,因此不存在“根據中文資料描述畫出”的可能性。
結論我就不必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