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戰果真的是“百團大戰”,在國內的“史料”裏,就有8種說法之多,不包括中華民國、日本的說法

來源: 2025-08-19 10:38:29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百團大戰是解放軍軍史上,最重要的勝利之一。但其戰績,在兩岸存在多種說法。且均與日軍戰史記載,差距巨大。

目前國內官方普遍說法:從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個半月中,八路軍共對日偽作戰大,小戰鬥1824次,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俘日軍281人,偽軍19407人;日軍投降47人,偽軍反正11845人。撥除日偽據點2993個,破壞鐵路9900多裏(幾乎完全摧毀正太鐵路),公路3000多裏,毀壞橋梁,車站260多處,毀壞煤礦5所,並繳獲大量武器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來源於《百團大戰史料》第224頁,也是目前國內官方通用說法。

另外國內另存在7種說法:

1,《新中華報》1940年12月22,26日,《抗戰中的中國軍事》記載:此役(指百團大戰)作戰1824次;斃傷日軍10645人,偽軍5155人,俘日軍281人,偽軍18407人,日武裝移民56人,共計34544人;消滅敵偽據點2993個;破皮壞鐵路948裏,公路3004裏。

2.三個參戰集團各自戰史記載:晉察冀軍區作戰997次,斃傷日偽軍11810人,俘日偽軍(含反正的)1361人,攻克敵據點99個(一說109個);120師作戰400餘次,斃傷日偽軍6400人,俘日偽軍391人;129師作戰529次,斃傷日偽軍7507人,俘日偽軍576人。合計共斃傷日偽軍25617人,俘日偽軍2427人,總計殲敵28045人(總部炮兵團殲敵數未計算在內)。國防大學教授袁旭《平型關戰鬥與百團大戰若幹史實的考訂》。

3,朱德,彭德懷致周恩來,葉劍英轉蔣介石,何應欽,白崇禧電(1940年12月21日):百團戰役共計大小戰鬥1824次,攻克敵碉堡293座,斃傷日軍20636人,斃傷偽軍5153人,生俘日軍281人,俘日武裝人員58人,俘偽軍1470人,偽軍反正14次1844人,日軍投誠7人,計殲敵29449人。

4,《彭德懷自述》:百團大戰,共消滅日偽軍3萬餘人。

5,北京五所院校編《抗戰中的中國軍事》斃傷日偽軍5800餘人。

6,胡華主編:《中國革命史講義》,斃傷日偽軍2萬人。

7,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共黨史大事年表》,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斃傷日偽軍25800餘人。

另外八路軍傷亡史料,朱德,彭德懷1940年12月21日電報稱:“八路軍百團大戰陣亡官兵5890人,傷官兵11700人,合計17590人。另有21182名官兵不同程度中毒(毒氣),失聯士兵307人。”另據3個參戰集團各自戰鬥統計:晉察冀軍區傷亡6839人;120師傷亡3081人(另一說2117人);129師傷亡,失蹤7812人,另中毒4880人。合計傷亡17732人,加上中毒者共22612人。國防大學教授袁旭《平型關戰鬥與百團大戰若幹史實的考訂》。

日本方麵的史料,則差距很大。且沒有對整個百團大戰進行專門的記述,隻記載了主要戰鬥的情況。為方便大家理解,筆者特將中日在百團大戰期間主要戰鬥戰績列出,進行對比。

百團大戰正太戰役第一期作戰,八路軍傷亡559人,日軍傷亡120人。

淶蔚戰役,八路軍傷亡1065人,日軍傷亡250人。

榆社攻堅戰,八路軍傷亡528人,日軍傷亡98人。

南坡頭戰鬥,八路軍傷亡53人,日軍傷亡36人。

關家堖攻堅戰,八路軍傷亡600餘人,日軍傷亡149人(傷99人,陣亡50人)。

日軍傷亡史料來源: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編:《第1軍機密作戰日誌》卷12,卷13,卷33。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編:《陸軍普大日記第5號》。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編:《北支那方麵軍狀態報告》,昭和16年7月。

八路軍傷亡史料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曆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八路軍.表冊》,解放軍出版社1994年版,第371,401,417,426,428,430頁。《晉察冀軍區百團大戰總結報告(摘要)》1941年1月26日。何理,王瑞清,劉威編:《百團大戰史料》第203頁。

特別注意的是關家堖戰鬥,八路軍傷亡不是國內網絡和影視劇中長期傳說的2000餘人,官方資料是600餘人。而日軍官方承認傷亡僅149人。筆者認為,雙方戰績都可能存在誇大,縮水的情況。我還發現八路軍軍區戰報,就與分軍區和下級部隊戰報存在不小差距。如冀中軍區百團大戰後統計:任河大肅戰役“全戰役共計戰鬥34次(實數),斃傷敵偽軍七?一八(原文如此—筆者注)名,內斃有肅寧敵守軍司竭田,副司令反X(原文如此—筆者注),顧問永石盂等三名,俘虜偽軍八十?九(原文如此—筆者注)名,繳獲長短槍803支,輕機槍8挺,迫擊炮2門,擲彈筒4個,望遠鏡11個(以上均係倍數),其他軍用口甚多,共收複據點15個”(史料來源:《百團大戰曆史文獻資料選編》載《冀中任河大肅戰役初步總結》1940年10月30日,第96-97頁)。也就是說任河大肅戰役實際作戰34次,僅斃傷日偽軍360人左右,實際繳獲長短槍400支左右,輕機槍4挺,迫擊炮1門,擲彈筒2具。但冀中軍區的上級晉察冀軍區百團大戰總結任河大肅戰役時卻統計成:冀中軍區作戰111次,殲敵1127人,繳獲擲彈筒1具,輕機槍5挺,步馬槍259支,短槍50支,衝鋒槍6支,迫擊炮1門(來源何理,王瑞清,劉威編《百團大戰史料》載《晉察冀軍區百團大戰總結報告(摘要)1941年1月26日》)。顯然戰果得到誇大。

騰訊短史記諶旭彬《百團大戰“殲敵數據”眾多,哪種更接近事實?》,曾使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西安辦公廳代主任熊斌給蔣介石的一份報告:“斯役敵傷亡三千人左右,偽軍二千餘人,中共傷亡亦約三千人,此數尚有參加作戰之民眾四千餘人;又中共撤退後,敵因此次鐵道破壞,民眾之力居鄉,故對民眾大多發怒,焚燒鐵道兩側村莊百餘,人民被慘殺傷害者約四、五千人。”此處的“斯役”,指的是八路軍第一階段的進攻,並不包括此後的第二階級和第三階段八路軍的反掃蕩作戰。也就說熊斌報告稱八路軍僅第一階級傷亡約三千人,斃傷日軍三千餘人,偽軍二千餘人。另據陶涵《蔣介石與現代中國》中稱,百團大戰八路軍傷亡二萬二千餘人,共斃傷日軍三,四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