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空間》巴郎

來源: 2025-07-01 00:47:3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獨立空間》巴郎

 

我當時雖隻12歲,卻是有1.6米高的個頭,正值逆反時期,平時的作息時間跟父母不太一致,有著代溝,時常有點小小矛盾。這次分到這間小屋,父母一致同意,讓我搬了進去,以便減少不必要的摩擦。人說,距離產生美,距離也可產生家庭和睦。空餘下來的床位,則由弟弟妹妹使用。

 

我長到這般大,這是第一次能夠獨占一間房,有了自己的獨立空間,那個高興勁啊,不遜於以後上大學、參加工作、出國進修時的心情激奮,在睡夢中想起,經常笑著醒來。雖然家裏時有來客,還需與我擠住,但大多時候,房門一關,就成了我一個人的天下,愛幹什麽幹什麽,無拘無束,逍遙自在。唯一不足之處,是它正對著上樓樓梯,所有人上樓下樓,都要從門前經過,說話聲走路聲,不絕於耳,有時聽見腳步聲,就能判斷是樓內何人。最初覺得嘈雜煩心,好在少年時適應性強,沒多久就習慣了,聽若不聞了。

 

房間不大,3米長2.3米寬,也就7平米左右,放上一張單人床,一個單衣櫃,一個書桌,兩把椅子,就幾乎將房間塞滿了。好在有大窗戶,對著前麵鬧市街道,釆光很好。看書間歇,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街上車水馬龍。熙來攘往的人流,如螞蟻似的,為了生計,忽聚忽散。相比之下,自己能在鬧市裏,有屬於自己的陋室,擺上一張安靜的書桌,就象洞天福地,是何等幸運!?心情一下子變得開朗起來。

在那間小房內,經常有同學朋友來訪。常來的有郭建平薑正鬥王金生李維民張仁和向渝等,大家在一起脫略形骸,不分彼此,高談闊論,暢所欲言,渡過了無數愉快的夜晚和周末。

 

在那間小房內,我還堅持記過日記,雖然後來輾轉流離,日記本都丟棄莫尋,但少年時記憶力強,若幹事,到此花甲之年,時隔半個世紀,依然隱約記起,難以忘懷。

 

自從68年夏,我家搬進了家屬樓,一住5年,直到我73年夏天高中畢業。從12歲到16歲,我在此樓內,經曆了文革的中期,完成了從童年向少年的轉變。現在,作為知青,要從家裏離開,去七曜山區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我那間小房,渡過我生命中近2000天的日子,也由我弟弟接管。

巴郎 記於20200926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