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領多少錢,各地,各階層差異很大。其實基本工資都差不了太多。差距是各地自己弄的五花八門的獎金,津貼等。
比如精神文明獎,有些地方到年底能夠給幾萬塊錢。當然要發錢,得有錢。一般企業,即使國企也是沒有的。能夠發這些錢,一個是特別有錢的企業,比如銀行,還有幾桶油,電力,等壟斷性國有企業。除此之外,絕大部分退休金高的還是吃財政飯的行政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當然不是所有地方吃財政飯的退休後都能領很多。領多少跟當地財政狀況有關。財政好的,能夠多多的領,隻要在政策範圍內就行。財政狀況不好的,許多獎金,津貼就少給或不給。許多這種額外的錢都是中央或省裏給政策,但錢得地方財政自籌。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籌到錢,所以有些錢有些地方不發,隻要基本的退休金發了,就不違反政策。不過即使財政不好的地方,行政事業單位退休金也比企業好。
農民領的就不能叫退休金了,隻能說算點紓困補助,一百多塊錢能幹什麽呢?不過比起2006之前,當然是進步了。那時候別說政府給發錢了,農民還得交各種稅費,不管你有沒有勞動力。
現在農民也覺醒了,當年又交稅,又出勞力,結果老了就這點錢,憑什麽?
不知道為什麽,中國政府還一直給本來退休金就高的人繼續提高退休金,反而不願大幅度提高農民的退休金。其實提高農民退休金,才能真正促進有效消費,擴大國內消費市場。那些一個月上萬退休金的人,再增加,也不會增加多少消費,因為他們不需要。給他們再提高退休金,隻能是在他們銀行賬號裏再增加點存款,形不成有效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