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回憶 -- 尋訪當年下放當知青的地方

來源: 2025-04-17 16:00:15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去年底我回家鄉探親,在中學同學的幫助和陪同下,尋訪當年我下放當知青的地方。陪同的同學當年並不是下放到我那裏,所以不熟路逕,幾經尋覓,才找到了當年的舊址,卻完全認不出來了:昔日的大片大片的田地、魚塘和全部房舍、球場、機房、倉庫等都沒了,樹林和竹林也全沒了,隻剩下很小的一片空地和一幢不知何時建的舊房子,周圍全變成了一幢幢住宅樓區。我們都疑惑了:是這裏嗎?我的同學便向一位在旁邊居住的大叔打聽。真是太巧了,他竟然是當年我在這裏時的工友!一說我名字,他就記起我來了,我也終於認出他來了!他證實,這裏就是當年的舊址。那幢舊房子所在地是舊場部,很多年前場部拆了,建了那幢樓,但後來也沒人住了。我們聊了起來,談到了一個個當年的知青和工友們,遙遠的往事又重新一一浮現。

 

我的中小學時代,是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期間。當時的學製是小學五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上小學前我在縣直屬機關幼兒園上了小班、中班和大班,畢業時剛滿七歲,接著開始上小學。小學第二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自那以後,在不正常的教育製度下度過了小學和中學時期。高中畢業時剛滿十六歲。當時沒有升學或就業機會。國家規定,每家隻能有一個孩子可以留城,其餘的全部都得上山下鄉當知青(所謂的"知識青年")。我是長子,義不容辭。但當年還有年齡規定,當知青必須年滿十七歲。我在家待了半年左右,當過一個月的小學代課老師(頂替一個生孩子的女教師)。無所事事太難熬,於是自己去縣知青辦(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辦公室)申請提前下放,獲批準,於七五年三月正式到此當知青。

 

這裏是由原縣幹部示範農場和縣魚苗場兩部分組成。我第一年是養魚,第二年開始轉做農作,主要是種水稻。

 

當時國家是要我們知青紮根農村一輩子的。隨著時間過去,事物在變化。一九七六年十月,文化大革命終於結束。一九七七年十月,國家宣布恢複高考,這為全國青年,特別是知青,帶來了希望和機會。兩個月後,我參加了文革後恢複的第一屆高考,幸運考上。一九七八年三月,我離開這裏去上大學。至此時我下放當知青三年整。

 

三年知青生活,是我人生中特殊和重要的一段,有好些值得記憶的人和事。可惜沒有留下照片(當年條件差,隻拍過少量的照片,可惜後來又全都遺失了),如今看不到自己當時的模樣,隻從舊照片中找到接近當知青年代的影像:圖1上大學時;圖2大學畢業後的標準像。人們說,我那時很青蔥(澀?),估計模樣比圖1還幼稚

 

工友還帶我到當年我們剛下放來時住過的木樓所在處。我們在這樓住了大約一年。樓已經不存在了。

 

聊起工友當前的生活,他告訴我,已經退休很久了。由於早年他們被以"買斷工齡"的方式離開,影響了社保金,現在毎月隻領到五千元。("買斷工齡"是怎麽一回事我不大明白,聽起來好像是當時單位按他們的工齡付給他們一筆錢當遣散費,讓他們離開,自謀生路)。但他有一個小鋪出租,所以經濟上也還不錯。他看起來挺開心的。其他人的現狀則不大清楚了。

 

我自當年離開後,一直沒回過。時光飛逝幾十年,環境巨變。若下次再來,可能這點舊址也見不著了。拍幾張照片留作記錄。

 

3是與昔日工友合影。圖4是僅存的一小塊空地。圖5是我當年住過的木樓所在地,樓已經不存在了,隻剩一點點舊基礎在草叢中隱現。

 

(人像圖1、圖2、圖3刪了。謝謝各位!)

 

圖1:上大學時

 

 

圖2:大學畢業後

 

 

圖3:和工友合影

 

 

圖4:僅存的一小塊空地, 和一幢不知何時建的舊樓

圖5:我當年住過的木樓所在地,樓已經不存在了,隻剩一點點舊基礎在草叢中隱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