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人物陳寅恪 - 《對科學院的答複》的由來及其雙目失明的原因

來源: 2025-04-06 21:42:1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首先申明,陳老的事跡多多。國內研究他的人是大有人在的,所以各種說法也多。我雖然也做過研究,但不能把他所有事一一道來,因為這樣就變成給陳老寫傳記了,哈哈。我的帖子學術性不強,隻是為了讓大家簡單了解一下民國人物。所以隻能說一些小故事,但都是以史實為基礎的。

1953年底,中國科學院派汪篯到廣州去邀請陳老到科學院去任職。陳老一向對當官沒什麽興趣。汪是陳的嫡係弟子,以前曾經在陳家住過一兩年。這次去陳家是勸老恩師到北京當官的。

這位汪先生,是1950年的黨員。到了陳家後,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身份和老師談話。極盡黨員之能事(也就是打官腔),引起陳老的反感及憤怒。一怒之下,陳老口述並讓他寫了那篇《對科學院的答複》。這就是這篇文章的由來。此文陳提出“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義,也不學習政治”。但這隻是陳的一廂情願。順便提一下,汪的結局也很慘。在1966年被迫害而服毒自盡。

陳老的眼疾,源於小時候偷偷躲在被窩兒裏看書。陳家是官宦之家。其祖父做過湖南巡撫。其父陳三立,與譚嗣同等被稱為維新四公子。陳小時候家教甚嚴,故出此下策。那時候的影印書,字非常小且不清楚。看起來極費眼,也就是對雙眼損害很大。

1937年,盧溝橋事變。其父陳三立在北平氣憤至極,絕食5日而死。父亡對陳打擊很大,因悲傷多日,後感覺右眼出現問題。到協和醫院檢查為右眼視網膜脫落。當時日軍占領北平。陳不及醫眼攜妻帶子(三個女兒)和一王姓女傭向南逃亡。

陳在西南聯大期間,終日用唯一的左眼查找資料、寫作、備課,用眼過度。再加上缺電而用油燈,光線昏暗,終導致左眼視力嚴重下降。1944年的一天他被發現左眼的視網膜也脫落了。

1945年抗戰勝利後陳去英國看眼病,兩次手術後已回天乏術。後胡適在美國谘詢哥倫比亞眼科學院亦無良策。至此,陳的雙眼除能辨別出少許白色,基本失明。解放後陶鑄在陳宅為陳修了白字甬道,以方便陳散步,也懶於此。

陳的雙目失明是中國曆史學,語言學,國學的一大損失。僅舉一例。陳去過北平的軍機處遺址查找過資料。這些資料是用滿文所寫。而陳精通多國語言,如滿語,蒙古語,梵語,吐火羅語,日語,英語,德語,法語,等等。倘若陳雙目尚好而將所有滿語資料都翻譯出來,那麽清史中的謎團也許會被破解不少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