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者五點補充:1.跟我相熟的同樓同學都說普通話。零星“黑”的“灰”的沒在一起玩。2.想起三個不住武康大樓的同學:同學A

來源: 2024-02-19 14:56:29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口述者五點補充:1.跟我相熟的同樓同學都說普通話。零星“黑”的“灰”的沒在一起玩。
2.想起三個不住武康大樓的同學:同學A,原住康平路市委/華東局大院,跟我談得來,隻說普通話。同學B,她父親是對街一家店的私方經理,常來我家告知進新貨或有積貨需要出清,他跟我父母說上海話。如果我現在見到他女兒,會說上海話,但當時沒什麽機會。同學C,學校要學生種蓖麻,高樓沒地方種,老師安排去同學C家院子種,跟同院鄰居一起說話時用上海話。
3.一開始我被小朋友嘲笑,“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隻好入境隨俗,學周圍“通行”的普通話。
4.老師來家訪,好像跟家長說上海話。不過我不在場,是聽哥哥模仿的,語調語氣都像是直接複述。要把*味兒*翻譯出來是不容易的,不記得我哥哥有這種特殊才能。
5.我小學時,兄姐已上中學。是考的,同學不一定同樓,常來我家的都說上海話。就五到六歲的差別,用語就不一樣。
討論引發挖掘記憶,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