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誌在聽取關於天安門事件情況匯報時的指示
毛澤東同誌在聽取關於天安門事件情況匯報時的指示。
1976/4/7
對天安門事件的指示
毛遠新[1]:(我匯報了四月五日、六日北京市的情況,談到原來是打不還手,吃了虧,性質變了,應還手,並配備了木棍。)
毛澤東:誰人建議的?陳錫聯[2]?
毛遠新:好像不是他,他是讚成的,他說戰士隻能挨打不行。政治局好幾個同誌一直在大會堂注視廣場事態變化,和北京市委一起研究解決的辦法,吳德[3]去發表演說是大家的主意,動員一般群眾離開,人少了才好動手。
毛澤東:好。
毛遠新:目的是區分兩類矛盾,一講事件的性質,好人都離開了,當然也有壞人聰明點的跑了,剩下人少了,我們的力量占優勢再下手。
毛澤東:(點頭)嗯。
(當我談到政治局六日晚上研究的幾件事,提到華國鋒[4]同誌建議將北京發生的事[5]通報全國,起草了北京市委的報告,中央發個文件——)
毛澤東:公開發表。
毛遠新:登報?
毛澤東:是。發表人民日報記者現場報道(指了指桌上人民日報的《情況匯編》三份),吳德講演[6]等。
毛遠新:市委報告不發了?
毛澤東:不發。並據此開除鄧[7]的一切職務,保留黨籍,以觀後效。以上待三中全會審議批準。
毛遠新:太好了!將來召開三中全會時補手續。
毛澤東:(點頭)嗯!
毛遠新:由中央作決議,也公開發表?
毛澤東:中央政治局作決議,登報。
毛遠新:好。上次會議,春橋[8]同誌當鄧小平麵說:你看看天安門前的情況,人家要推你出來當納吉[9]。
毛澤東:(點頭)是的。這次,一,首都,二,天安門,三,燒、打、砸這三件好。性質變了,據此,趕出去!(用力揮手)[11]
毛遠新:應該趕出去了!我馬上找國鋒同誌去。
毛澤東:小平不參加,你先約幾個人談一下,不要約蘇振華[10]。
(我把除鄧、蘇以外的政治局同誌的名單列出,送主席看。)
毛澤東:葉[12]不找。
(我把葉劍英劃掉。問:除這三人外,其他同誌都參加?)
毛澤東:好。華國鋒任總理。
毛遠新:和上麵決議也一起登報。
毛澤東:對。
毛遠新:我馬上去通知國鋒同誌開會傳達。
毛澤東:(揮手)快,談完就來。
(下午)
毛澤東:決定中要加上華國鋒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13]
注釋
[1]毛遠新,一九七五年九月後,毛澤東病重,他到中央擔任“聯絡員”,負責與政治局的溝通。
[2]陳錫聯,時任北京軍區司令員,黨委第一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一九七六年二月二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一、經毛主席提議,中央政治局一致通過,由華國鋒任國務院代總理;二、經毛主席提議,中央政治局一致通過,在葉劍英生病期間,由陳錫聯負責主持中央軍委的工作。
[3]吳德,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兼任北京衛戍區第一政治委員、衛戍區黨委第一書記。
[4]華國鋒,時任國務院代總理,主持政治局工作。
[5]北京發生的事,指天安門事件,“四五”事件,四月六日淩晨,毛遠新給毛澤東寫了如下的報告:主席: 五日夜到六日淩晨,政治局部分同誌聽取了北京市匯報,並研究下一步怎麽辦。 北京市公安局局長劉傳新同誌首先介紹情況,要點如下: 今天(五日)敵人鬧得這麽凶,我們估計不足,上午很被動,下午才扭轉過來。 從現場來看,有組織地活動的約有二百來人;跟著起哄或表示同情支持的有四千多人,其中有十幾歲的學生、社會流氓;其他是看熱鬧和過路的人。 昨天晚上的行動,捉了十幾個,清理了花圈,今天他們早上六點就來了,提出1、要花圈;2、要戰友。碰見民兵、戰士、公安人員就打,他們利用戰士民兵打不還手的紀律,硬往死打。總計: 傷:一百六十八人,其中:民兵六十一人。 戰士:五十二人,公安人員五十五人。 重傷:十五人,已送醫院搶救。 燒毀汽車四台,砸毀汽車兩台,並放火燒了曆史博物館南側的小紅樓(現場市委指揮部)。燒自行車一大堆。 查出一個地下"新造反委員會"。 下午決定隻要歹徒動手打人,民兵、戰士、公安人員可以還手,並配備了短木棍,敵人的氣焰馬上就下來了。我們的士氣大振。 市委通過天安門廣場的大喇叭廣播以後,多數看熱鬧的群眾都很快走散,一萬民兵和五個營的戰士及三千公安人員帶著木棍把鬧事的人全部包圍,分批清理,多數教育釋放,捉了最壞的三十八個人,前天捉了三十九個,大部分有證據。目前天安門前恢複正常。 劉傳新同誌說:這次事件有個特別明顯的特點,即他們的矛頭非常集中,各類演說、詩詞、悼詞、小字報、傳單、字條、口號都集中攻擊毛主席、攻擊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這麽多講話、文章,就是不批鄧,(有的公開擁護鄧小平)不提走資派,不正麵提毛主席(攻擊的提),手法多樣,朗誦詩詞的,發表演說的,教唱歌的什麽都有,很多不是這些年青人寫得出來的,內容既惡毒又隱晦,是白頭發的人編寫的。 再一個特點是法西斯,不顧後果,瘋狂已極,殺人、放火無所不為,(不是搶救得快,很多人會被打死)連提出不同意見的看熱鬧的群眾都往死裏打,是地地道道的反革命事件。在天安門廣場光天化日下群魔亂舞,這是曆史上沒有的。 夠立案偵察的有三百多起,反動的東西共三百四十多件。 此外,從整個行動來看,完全是早有預謀,有組織有計劃的。今天這麽凶猛的反撲,出我們的意外,原以為昨夜打擊了他們,得喘息一下吧,誰知趁我們拂曉調整兵力部署的時機,突然組織反撲,我們過於天真了,看簡單了。 今天得了教訓,準備明後天新的反撲,已組織了三萬民兵,九個營的戰士,隻要允許民兵挨打還手,不用戰士也可以對付。 估計敵人會準備明暗兩手,要防止他搞暗殺、破壞活動,他們什麽都幹得出來。 衛戍區司令吳忠同誌說: 現在已準備了三萬多民兵,集中在中山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待命,市區內集結九個營的部隊隨時機動: 曆史博物館兩個營, 小紅樓一個營, 中山公園一個營, 勞動人民文化宮一個營, 市委機關一個營, 人大會堂一個營, 西單拘待所一個營, 市公安局一個營。 另外,還有三、四個師駐紮近郊待命。 今天我們估計不足,準備也差,上午沒搞好,沒有集中力量,在今天上午燒汽車時就應出動,但調動不靈了,指揮部沒(被)包圍,衝進去放了火,在一樓澆上汽油、點火。要把樓上的全燒死。樓上有民兵指揮部的馬小六、張世忠同誌(中央委員),有衛戍區兩個副司令,市公安局兩個副局長,他們從後門跳窗才跑出來,教訓太大了。 另外,打不還手是指人民內部,那樣的反革命,燒汽車、打人還不還手,吃虧了,他們連外國人也打,想製造事端,我們估計不足;暴露了我們工作中很多弱點。 今天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教訓太深了。 政治局的同誌一起研究分析了一下: 不要以為事情完了,天安門前大表演是在造輿論,下一步是不是在廣場不一定,防止他們聲東擊西,準備更大的事件的發生。因此民兵明天不要輕易出動,指揮要從全市著眼,不要隻注意廣場,遇事要沉著,看準了,不動則已,一動就要勝利。 民兵要進行思想教育,講清這根本不是什麽悼念總理,是反革命暴亂性質。不要把民兵手腳捆得太死,“小人卻動手,老子也動手”。請吳德同誌代表中央去慰問受傷的同誌。 公安局要側重偵察線索,找到地下司令部,隻打擊了表麵這些年輕人不行,要揪出司令部。 部隊也要加強教育。防止敵人也拿起武器,包括槍枝。要準備幾個方案,徒手、木棍、不行就動槍。 市委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使全市人民知道天安門前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明天人民日報要發社論,組織全市人民學習,批鄧提高警惕,準備應付更大的鬥爭。 國鋒同誌最後歸納了大家的意見,並建議由北京市立即把這兩天的情況、性質、主要罪行,采取措施寫個材料,中央盡快通報全國,今天的事必然會傳到全國,敵人會進一步造謠,製造混亂,挑起更大的事端,各省市不了解情況有所準備是不行的。 大家認為盡快向全國通報很有必要,起草後送主席。 主席還有什麽指示,望告。 毛遠新 四月六日三時
[6]吳德講演,指一九七六年五日下午六時廣播的《吳德同誌在天安門廣場廣播講話》,一九七六年四月八日人民日報全文如下: “同誌們!近幾天來,正當我們學習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反擊右傾翻案風,抓革命、促生產之際,極少數別有用心的壞人利用清明節,蓄意製造政治事件,把予頭直接指向毛主席,指向黨中央,妄圖扭轉批判不肯改悔的走資派鄧小平的修正主義路線,反擊右傾翻案風的大方向。我們要認請這一政治事件的反動性,戳穿他們的陰謀詭計,提高革命警惕,不要上當。全市廣大革命群眾和革命幹部,要以階級鬥爭為綱,立即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保衛毛主席,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保衛我們社會主義祖國的偉大首都,堅決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進一步加強和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發展大好形勢。讓我們團結在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周圍,爭取更大的勝利!今天,在天安門廣場有壞人進行破壞搗亂,進行反革命破壞活動,革命群眾應立即離開廣場,不要受他們的蒙蔽。” “晚十一點,廣場上的群眾大都散去,剩下的人大概在一千人左右。清場時,先由衛戍區的徒手部隊把廣場包圍起來,然後是民兵出動清場。當時我們定了一個原則:凡是身上帶有凶器的、帶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帶有反動傳單的人,交給公安局審查,其餘的人天亮前放回去。最後實際被公安局拘留的有一百多人。經過審查後,又陸續大部釋放。整個清場過程,免不了發生暴力,但是,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沒有死一個人。”——《吳德自述:一九七六年天安門事件真相》
[7]鄧,即鄧小平。
[8]春橋,張春橋,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
[9]納吉,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三日,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數十萬人舉行示威遊行,提出匈牙利進行全麵改革、納吉重新出任政府總理和蘇聯駐軍撤離匈牙利等要求。當晚,這場示威遊行演變成群眾武裝暴動。深夜,匈牙利政府宣布改組,由納吉出任總理。納吉政府堅決要求蘇聯立即撤軍和恢複多黨製。蘇軍出兵鎮壓。匈牙利十月事件很快被全麵鎮壓下去。納吉被以“組織推翻匈牙利人民民主製度罪”和“叛國罪”被判處死刑,於一九五八年六月十六日被絞死。
[10]蘇振華,時任海軍第一政委、海軍黨委第一書記,上將,在解放戰爭中參與了挺進大別山和淮海戰役,是鄧小平的老部下。一九七五年積極配合鄧小平的“整頓”。
[11]中共中央一九七六年四月七日通過決議《中共中央關於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的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了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反革命事件和鄧小平最近的表現,認為鄧小平問題的性質已經變為對抗性的矛盾。根據偉大領袖毛主席提議,政治局一致通過,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保留黨籍,以觀後效。”
[12]葉劍英,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
https://banned-historical-archives.gitlab.io/articles/42aa3c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