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行天下】恐怖陰霾下遊新疆(下),吐魯番之行
從達阪城回來的第二天我去了吐魯番。 達阪城和吐魯番這兩個地方得分著去, 去了其中一處的當天再去另一處好像行不通。 雖然也是一天就能搞定的事,但倆處放在一起行程上就非常擁擠, 以至不可能,除非你是自駕。可要租車的話我在大西北沒親沒故, 找不到人幫著租車。試過幾回用外籍身份證和境外信用卡租車。 告訴人家,甭說轎車了,卡車,手扶我都能開, 可車家腦袋搖晃得跟撥愣鼓似的,“不行, 到時你開著我的車撒丫子了,我上哪找你去? 你那外卡裏的錢先甭說夠不夠,就是夠,我也取不出來。 再說你外國身份證上的地址是真的嗎?就算是, 我也橫不能真的辦本護照,再買張機票找你去吧?”。沒轍, 最後隻有選擇跟旅行社。那位說了,幹嘛跟旅行社? 像你頭天自己坐大巴去達阪城那樣不也挺好嗎?您有所不知, 達阪城的地界和參觀的內容相對吐魯番要小和少很多, 這種小不卡拉的地方一天的時間隨便怎麽著都轉過來了。 可吐魯番不行。那裏地方大,生人一去就跟日本人進了沙家浜似的, 兩眼一抹黑。吐魯番景點也多,景點和景點的距離也遠。 對付這樣旅遊地,最好的辦法就是跟上一個一天的團。 這樣一天內保證能把該看和要看的全都一個不拉地看全, 團費裏還包括了景點門票甚至午飯。 雖然後來我自己添加了些自費項目, 已含在團費裏的午飯沒能跟著團去吃( 聽說也就是一盤羊肉和胡蘿卜抓飯),但恣要你自己不出幺蛾子, 跟著團的安排下來,那樣的話車資,景點和午飯統統不用再操心, 這不挺好嗎?都說“一天團”質量差,問題大,投訴也多。 可依我看未必如此。您隻要事先在網上扒拉扒拉,挑選一下, 找那種口碑和價格都好,景點覆蓋多的一天遊, 那質量基本上就不會差到哪裏去。 出狀況的大多來自那些開著輛中巴沿途“掃街”的主兒,要不就是“ 導遊”在馬路牙子上吐沫星子四濺地臨時拉客的個體戶。 這樣的一日遊您得盡量避免。我這次聯係和使用的是烏魯木齊“ 新疆樂華國際旅行社”的吐魯番一日遊團, 導遊是個姓衛的回族小夥,人不錯,值得誇獎。 他家公司的電話是0991-8783439. 提供的吐魯番一日遊含6處景點門票,旅遊大巴費, 午飯和導遊費加一塊兒才380元人民幣(您瞧這有多便宜)。 如果你不參加購物(自旅遊法公布實施後, 購物還真是屬於自願性質,沒人強迫你), 這380元真的就此打住了,不會再增加。 跟著團走在眼下新疆反恐的緊張階段, 對我們這些不幹壞事的良民還有一個便利, 就是遇上反恐檢查站不必下車, 由司機和導遊跟檢查站的白話上幾句就可把車開過去, 車上的人全免檢。為什麽說這是個優點呢? 一般像咱們這樣經常走南闖北的人膽兒肥,見過點世麵, 遇上盤查的軍警可以“臨危不亂”。可你要趕上個膽兒小的, 一遇上軍警盤問,還沒怎麽著呢兩腿就先篩糠,答話時再語無倫次, 結結巴巴,得,這種外表不是壞人也得把你當壞人抓了去。當然, 這個方便也有弊端。司機和導遊憑什麽認定自己車上的人全是良民? 如果恐怖分子以旅遊者的身份搭車豈不壞了事?不過擔心歸擔心, 人家新疆的反恐形勢一直還都不錯,這麽些日子不也好好地過來了。 大概壞分子還真怕路邊的臨檢,怕軍警, 檢查站的震懾作用還真不可小視。扯遠了, 我們還是回過頭來談談吐魯番。
吐魯番一詞,維吾爾語裏是“富庶豐饒的地方”。回語裏是“蓄水” 的意思。可大夥知道,吐魯番這地方缺水,怎麽又是蓄水的地方呢? 聽小衛說原來是越是缺水的地方人們越是想法要把水蓄積起來, 以備不時隻需,所以有了這麽個地名。 吐魯番由於其地處西域的重要地段,又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古時侯去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其北道上第一個要經過的地方就是它。 這“西域”是指古時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廣大地域, 這片地方包含了歐亞非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可見那時吐魯番在中國和西域國家貿易中有著何等重要的地理位置。 吐魯番還是中國內陸地勢最低的地方,為五大盆地之一。 吐魯番盆地其中心是中國內陸最低點,低到海平麵以下154米。 這裏由於地勢低,加之盆地效應,聚熱容易而散熱慢, 夏季裏是中國最熱的地方。 我在火焰山博物館院中看到的金箍棒溫度計其指針指示的地表溫度在 60攝氏度,那天空氣裏的溫度看車裏的探溫表也有44攝氏度了。 據說這個溫度在火焰山地區還算是涼快的。 70年代這裏曾測得過50攝氏度的高溫。我這個人怕熱不怕冷, 好在人下車後空調巴還跟著走,太熱了就進到車裏涼快一陣子, 倒也沒太受罪。

火焰山博物館的大型金箍棒溫度計指示地表溫度為60度以上。
在吐魯番我沒有看見騎自行車的。問後才知是由於馬路路麵太燙, 空氣裏溫度也高,自行車胎一上路盡聽響了,極易爆炸。 這個說法可信度高,因為不但自行車胎, 在吐魯番就是汽車胎也是時有被曬爆了的。 我坐的旅行大巴在火焰山地段就“砰”的一聲爆了胎。 司機看來已熟悉和習以為常了,帶著工具下車換上備胎繼續走。

火焰山

火焰山裏的饅頭山,86版《西遊記》在此拍攝。

火焰山博物館的大型金箍棒溫度計指示地表溫度為60度以上。
在吐魯番我沒有看見騎自行車的。問後才知是由於馬路路麵太燙,

火焰山

火焰山裏的饅頭山,86版《西遊記》在此拍攝。
吐魯番現如今開發出來的景點有下麵幾個:坎井,交河故城, 維吾爾古村,伯茲克裏克千佛洞,火焰山和葡萄溝等。個人覺著, 相比較一下,交河故城,維吾爾古村, 火焰山和葡萄溝更值得一看些。
坎井是在幹旱和水蒸發度大的地方修建和采用一種引水和灌溉設施。 它使水在地下人工挖好的水渠裏流動, 在用水的地方再把水被引出地麵, 從而避免了水在運送時被蒸發和汙染掉。坎井在新疆存在已久, 但發達和普及卻是在清道光年間。 原因是這一水利灌溉方法得到被貶黜到新疆的林則徐林大人的大力推 廣普及。林大人做了這件事後使得坎井又有另一個名字,林公井。
坎井剖麵示意圖(取自百度)。
交河故城有點像意大利的龐貝古城。 但看起來遠沒有龐貝完整和有形。這也不奇怪。 龐貝在地底下埋了近2千年,也就被保護了近兩千年。龐貝的街道, 房舍和院落還有大部分殘存,交河故城已基本上看不出模樣了。 龐貝是磚和石子結構,交河故城則完全是土穴結構和幹打壘的牆壁。 這裏搞史學文化研究應是個好地方,但作為旅遊景點還是有些勉強。

交河故城外的護城河。

交河故城入口。

城裏的“馬路”。

交河故城民居遺址。

交河故城民居遺址。

坎井剖麵示意圖(取自百度)。
交河故城有點像意大利的龐貝古城。

交河故城外的護城河。

交河故城入口。

城裏的“馬路”。

交河故城民居遺址。

交河故城民居遺址。
維吾爾古村是一家當地的旅遊公司投資的維吾爾文化曆史古村落, 屬博物館院群。幾十間屋子和院子,院落一個接一個地連著, 還有展室,蠟像館, 運用電光和音響技術還原和展現古老的維吾爾民居文化。 從博物館出來後我被一個老子迎麵摟住。這麽一摟還真嚇我一跳, 猛地一下還以為是來了豔遇呢。等看清楚後才知不是熟人, 更不是美女。老人一身白衫,帶個7-8歲的小姑娘,說是他孫女, 小丫頭寶石般的藍眼睛真漂亮。老者問我打哪來? 我說我就是當地人呐。聽聞此老者把個維族花帽往我腦袋上一扣說, 別走了,咱們照相。旁邊有人接茬告訴我說老者是“巴依”, 已經是第四代了。“巴依”這個詞以前隻在阿凡提的故事裏聽過, 大概相當於漢人裏的地主,今天讓我撞上一個。照就照吧。 小姑娘拎裙角原地旋轉著,我把祖孫兩人一邊摟一個哢嚓了幾張, 然後掏出10元人民幣給了老巴依。老巴依這個營生不賴, 每天來古村落參觀得有好幾百人,旺季有千把人, 攔下100人照相每天也有上千塊收入。身不動, 膀不搖地就把錢掙了,多好?

維吾爾古村的民居。

民居內景。

生活人物蠟像。

待出嫁的女子。

葡萄幹晾房內。

晾房還可用作睡覺的涼房。

古村外的提水轆轤。

和老巴依祖孫合影 — 維漢民族小團結萬歲!:)))
在去葡萄溝前用“午膳”的時間到了。 我在導遊小衛的忽悠下買了個自費項目: 看維族音樂舞蹈外帶吃午餐。在本遊記第一集裏我提到過, 烏魯木齊天山區國際大巴紮裏有個“宴藝大劇場”,每晚7- 9點供應維族歌舞晚宴,自助餐形式的,人均大約250- 300元人民幣。維族菜式20多種。那時我思量了好一陣子, 最後還是決定不去為好。 因為宴藝大劇場地處維族同胞聚集的二道橋地區,演出時間是晚上, 觀眾幾乎全是內地來烏旅遊的漢族人。 恐怖分子要攻擊這個地方從時間,地點和目標上都是很合適的。 我實在沒有必要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去當錯誤的目標。 況且我聽說,吐魯番也有一個幾乎一模一樣的表演, 演出時間卻是在白天。這當然是一個很不錯的其它選擇。 演出地方我沒記下來。不過倒也也真不用記。 你隻要去到當地一打聽就知道在哪。如果要是跟團, 導遊會自動拉你去宴藝劇場。我那一餐是200元。 吃的東西是服務員裝好後端上來,不像烏市國際大巴紮的, 觀眾吃自助餐。這裏端上來的飯是個“九套件”:兩支烤羊肉串, 一碗洋油拌米飯,一碗維族酸奶和六碗菜式。 服務員講好羊肉串每人隻有兩支,其它菜飯不限量,管夠。 我納悶的是,在羊肉於內地都不算金貴和稀罕之物的今天, 何以在產羊肉的新疆如此地不大方?其它幾樣菜式,看看一般般, 沒什麽胃口,倒是人家自製的新疆酸奶稀呼呼,甜滋滋的, 醇厚的奶香味撲鼻,使我一連喝了五碗尚欲罷不能。我喜歡喝酸奶, 這些年走過的地方,每到一處遇上當地酸奶我都要嚐一嚐,應該說, 哪的酸奶好像都不如這新疆的好喝,諸位有機會去新疆一定嚐嚐它。 新疆還有一種老焉耆酸奶。這是在超市裏麵賣的, 我在第一集裏麵提到過它,也非常不錯。

舞蹈《阿拉木汗》。

舞蹈《阿拉木汗》

舞蹈《阿拉木汗》

舞蹈《達阪城的姑娘》

舞蹈《半個月亮爬上來》。

“九件套”餐。

新疆名產,老焉耆酸奶。

維吾爾古村的民居。

民居內景。

生活人物蠟像。

待出嫁的女子。

葡萄幹晾房內。

晾房還可用作睡覺的涼房。

古村外的提水轆轤。

和老巴依祖孫合影 — 維漢民族小團結萬歲!:)))
在去葡萄溝前用“午膳”的時間到了。
吃飯的同時看演出。個人覺著演出水平不低,好看。演員, 尤其是女演員非常漂亮。我拍了幾張, 在取舍時把男演員們通通的地理掉了。那場歌舞秀舞蹈多於歌曲, 曲調中穿插著《半個月亮爬上來》,《阿拉木汗》,《 達阪城的姑娘》,《揭起你的蓋頭來》等王洛賓先生的作品。 王老活在在新疆人民的心裏,他的作品早已被新疆各族人民接納, 被看成是本疆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舞蹈《阿拉木汗》。

舞蹈《阿拉木汗》

舞蹈《阿拉木汗》

舞蹈《達阪城的姑娘》

舞蹈《半個月亮爬上來》。

“九件套”餐。

新疆名產,老焉耆酸奶。
一提到吐魯番就讓人聯想起當地的葡萄幹。 過去都聞吐魯番的葡萄幹含糖量高,入口綿軟,細膩無渣。 我這次有機會到產地和葡萄農家裏參觀,嚐了嚐加工好的葡萄幹, 感覺並不是很甜,而且價錢賊貴,都在100元人民幣一斤以上, 有的品種甚至300元人民幣。100塊錢也有16個美元了。 在美國這邊超市裏,加州的葡萄幹比我嚐到的吐魯番的要甜, 價錢也隻有不到2美元一磅。 說明吐魯番當地賣給旅遊者瘦得價錢實在太宰人。但因為遠道而來, 不買點葡萄幹好像也不對,所以我還是買了4斤不同品種的葡萄幹, 花600多人民幣。。。。。。。

葡萄溝。

走進葡萄溝。


葡萄溝。

走進葡萄溝。

一提到吐魯番就讓人聯想起當地的葡萄幹。 過去都聞吐魯番的葡萄幹含糖量高,入口綿軟,細膩無渣。 我這次有機會到產地和葡萄農家裏參觀,嚐了嚐加工好的葡萄幹, 感覺並不是很甜,而且價錢賊貴,都在100元人民幣一斤以上, 有的品種甚至300元人民幣。100塊錢也有16個美元了。 在美國這邊超市裏,加州的葡萄幹比我嚐到的吐魯番的要甜, 價錢也隻有不到2美元一磅。 說明吐魯番當地賣給旅遊者瘦得價錢實在太宰人。但因為遠道而來, 不買點葡萄幹好像也不對,所以我還是買了4斤不同品種的葡萄幹, 花600多人民幣。。。。。。。(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