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眼裏看倫敦

來源: 2010-12-09 22:22:16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倫敦眼(london Eye)是為迎接千禧年而建造的,高達135米,構成了倫敦天際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在已名列倫敦各旅遊點的榜首,是倫敦城內最著名的標誌性景觀。英國倫敦眼在建成時是世界最大的觀景摩天輪,現在已經被新加坡的飛行者摩天輪而取代。

在登上倫敦眼之前,我先圍著它走了一圈:
1。


2。


3。


4。


5。

接著我就去買票,準備登上倫敦眼去看一看。可是在排隊買票時,出現了意外,大喇叭報告火警鈴響了,要求所有人都盡快離開大樓。
6。


7。


8。所有人都被趕出大樓,包括裏麵的工作人員。當他們見我拿個大相機時,就跟我的相機玩上了:


9。既然一時上不了倫敦眼,我就在附近轉悠:


周圍有不少賣藝的藝人:
10。卓別林:


11。人扮的動物?人藏在哪兒?


12。當看到非洲兄弟這麽折騰自己時,我看不下去了:


不一會兒,又開始賣票了。很快地我就登上了倫敦眼。倫敦眼由平台處的兩座馬達帶動旋轉,有60個封閉座艙,每艙可容納20人,艙內裝有太陽能電池,提供通風、照明和通訊係統的電力。遊客在“倫敦眼”中半個小時就可到達城市中心上空俯瞰城內的壯麗景色。
13。


14。議會大廈:


15。倫敦眼升到這個高度時,就可以看到周邊的著名景觀了:


16。


17。恐高者,請閉眼:


18。


19。


20。


21。


22。


從倫敦眼裏下來後,我繼續仔細看周邊景點。

眾人皆知的議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其本來的名字為 West Minister Palace,即威斯敏斯特宮。在1834年的一場大火中,這座宮殿幾乎初被毀,隻留下了唯一的瓦頂的威斯敏斯特大廳。此後,又花費了幾年時間重建成如今的規模。建築整體為大家所熟知的哥特式,蓋有如同針塔般的尖頂,由查爾斯·柏利設計。
23。


24。


負責鍾塔工程的人叫做本傑明·霍爾,人們便以他名字的愛稱尊稱這座時鍾塔樓為“大本鍾”,它坐落於泰晤士河畔議會大廈的北麵。但最初這個名字隻是賦予塔中那座13噸重的大鍾,如今卻已成為整個塔樓的名字了。每隔15分鍾,鍾聲便會響徹四方。借助於我的長焦鏡頭,讓你把大本鍾看個一清二楚:
25。


26。


還有一座非常引人注目的塔,雖談不上與大本鍾齊名,但實際比它的個頭還要高,這就是高達98米的維多利亞塔。
27。


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 Abbey)的本義是西部大教堂的意思。由於這座教堂在倫敦城的西部,便得此名。英國皇室的重要正式場合幾乎都在威斯敏斯特舉行,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英皇登基大典,從1066年迄今,除了兩次例外,英國所有國王和女王都是在此地加冕,死後也多半長眠於此,西敏寺忠實地紀錄了英國皇族每一頁興衰起落曆史。

教堂建築為哥特式,數個由彩色玻璃嵌飾的尖頂並列在一起,美麗絕倫。

教堂中間還有一處擁擠的墓場,埋葬有諸多偉大人物。由於人數眾多,不得不將棺停豎起來埋放在地下。最終還是無處插針,才開始將偉人們向聖保羅教堂轉移。最後一個在這裏舉行葬禮的王室成員是已故王妃黛安娜。除了王室陵墓外,這裏也安葬著許多偉大人物,包括牛頓、達爾文、邱吉爾等。
28。


29。


最近消息,英國威廉王子與相戀8年的女友凱特·米德爾頓的婚禮將於明年4月29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據說王室將負擔婚禮的相關費用,但在安全和交通方麵的開支將由政府埋單。估計到這個盛大的婚禮舉行時,威斯敏斯特將會常常出現在媒體上。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