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林彪文革之謎 - 1. 建國之初

來源: 2020-01-10 05:52:46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解釋林彪在文革之謎,實際上撇開文革中關鍵幾次運動之雲霧,或能窺得一斑。而在文革諸多運動中,與林彪密切相關的,即為“彭、羅、陸、楊”事件,中期的“楊、餘、傅”事件,及廬山會議中林彪與“四大金剛”的關係。從這些事件中理清頭緒,就如果在曆史的雲霧中撥開一條縫隙,看見其激烈的政治鬥爭。
 
林彪自建國後,一直稱病。從現今披露的資料來看,平型關戰役中林彪所受的槍傷,確實影響了他一生,但也不排除林彪熟讀古書後,明白“飛鳥盡,良弓藏”,有刀槍入庫,馬歸南山的想法。更何況,“五馬進京,一馬當先”,52年進京的高崗事件,林彪差點陷了進去。更感到政治無常,已有退念。可以說,林彪被拖到文革這灘渾水,是被動的,但也是曆史的選擇。說句題外話,高崗倒台,一方麵其一直在地方工作,根本沒有經曆過中央的政治生活,如同文革後期黃總長說,我們這些丘八,是不適合高層生活的;另一方麵,高崗串聯了彭和林彪,仗著四野做後勤時和林彪的交情,朝鮮戰爭中做後勤和彭的關係,居然動了軍隊的心思。要知道毛澤東對經濟工作還可放一放手,對軍隊是絕對控製的,何況一串就是兩個山頭。當年毛澤東對王明就說過,王明同誌,你休想拉我們的林彪同誌,要知道,林彪可是我這個山頭的。可見,毛澤東從遵義開始,對軍隊是絕對控製的,從延安整風以後,是實現了各個山頭絕對控製,不可能讓任何人指染。
 
在李劼先生《梟雄與士林》的觀點中,林彪被分成了軍事林彪和政治林彪兩張麵孔。從曆史上來說,林戰功赫赫,現在很多星宿派把粟裕抬的那麽高,但曆史地位上來說,粟還是不入流的。從山頭來說,毛澤東是雙一(一軍團,一方麵軍)的總山頭,林彪可以說是該山頭的實際控製人。從十大元帥的山頭來看,雙一的元帥有三個半,林彪,羅帥,聶帥,另外的半個是花帥,雖沒有固定班底,但49年後在廣東,林彪帶四野精銳也去廣東,任第一書記後,花帥任第二書記後,政治上領導了四野一般悍將,加之跟林彪關係密切,所以這裏算半個。可見,林彪不授銜元帥,那雙一的大中將們往哪擺。雙一在反圍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裏的赫赫戰功,和解放後在軍隊各部門的實力,他們的山頭扛把子要是不趟了文革這灘水,反而是說不過去了。
 
實際上,經過高華先生考證,從延安整風以後,中共各大山頭都尊毛澤東為唯一領袖,當然,政治是講實力的,毛澤東通過社會部,嚴密控製了黨政,通過雙一,嚴密控製了軍隊。現在天涯有些文章說周恩來是其它老帥的山頭,是絕對不切實際的。我們可以看到,延安整風,除了曆史上沒有問題的大多數長征幹部,其它無不檢討過關,四方麵軍就不用說了,留下的領導幹部無疑都是毛派,5號更是為曆史事件檢討過無數次。可以說毛澤東在幕後指揮,劉少奇和彭在前方整政,康老整黨,基本上把各山頭都收拾的服帖。毛澤東統一了全黨思想,這才是解放戰爭勝利的基礎。在黨內曆次整風,林彪和鄧小平可以說是從來沒有問題的。這也解釋了59年廬山會議林彪出山,7000人大會林彪講話,鄧重新出山的曆史背景。
 
 59年廬山會議毛澤東和彭發生衝突,運動初期,毛澤東的想法並不是整彭,實際上大躍進餓死了人,跟軍隊幹部是沒有責任的,7000人大會中,就有人打招呼,讓軍隊係統不要亂放炮,地方鬧出的事,讓地方解決。彭跳出來,實際上觸動了毛澤東最敏感的神經,胡服雖然在政內大步其手,但其在軍內一直是沒有勢力的,在高麻子事件中,毛澤東就已經想分政府的權,在黨政軍的政內摻沙子,當時未必沒有想過和胡服分道揚鑣,本來想解決胡服的問題,誰知道軍隊跳了出來,不要認為彭的萬言書隻代表了他一個人,在政治人物心裏,這一定是代表了一股勢力。以毛澤東的性格,這樣的情況是必須打下去的。所以後來招林彪上山就很容易解釋。這裏有個題外話,黃克誠大將一直是我很敬佩的一個政治人物,說起來黃勉強是可以算雙一的,但廬山會議上毛本來是當其為援兵,但他幫理不幫親。林彪事件後,提出一分為二看待林彪的也是他。據很多資料來看,黃在下級官兵中威望很高,不是偶然。
 
 林彪被毛澤東招援兵到廬山,可謂初入政壇。林彪此人本性,低調不愛做人際關係但心高氣傲,赫赫戰功在軍隊威信很高,元帥排名可看出其地位。曆史上林彪從來都是毛派,軍事上敢於直言意見並堅持,政治上曆來都是維護毛。後來抹黑林彪的材料,仔細分析,無非是軍事上的分歧,如錦州,四平。但政治上,鐵杆毛派,沒有一點問題。據李銳廬山回憶錄來看,林彪批判的調子不算高,而同樣心高氣傲的彭,在913以後,據資料顯示還為林彪說了話。其實林彪的人品在高層還是有共識的,彭的性格,曆來是不把人放在眼裏的,包括朱老總,對林彪如此,除去林彪的政治實力,恐怕為人處事也不見得就如同913後那些抹黑資料所言。
 
 
 廬山會議後,林彪徹底由軍事林彪步入政治林彪,毛澤東可能是中國曆史上玩政治最厲害的君主,步步閑棋,初看無用,後麵卻體現其重要作用。林彪至此升至軍委第一副主席,國防部部長,替毛澤東掌管軍隊。對此林彪內心勉強的,毛澤東曾批評林彪有暮氣,想當明世宗,說他不想介入運動是假的。毛澤東不虧為政治高手,明世宗嘉靖,名曰不上朝,但朝上無不在他掌握。毛澤東恐怕字裏行間意思還是敲打林彪,高麻子的事情你也是介入了,借助鍾馗,你是必須出來的。有這樣的背景,後麵的“彭、羅、陸、楊”事件,“楊、餘、傅”事件我們方可剝繭抽絲。
 

感謝閱讀,未完待續。

全網首發,轉載請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