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5歲小女孩纏足,袁世凱乘火車

來源: 2020-10-16 10:18:2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今天整理刊發一組晚清老照片,為大家展示光緒帝、宣統帝統治下的社會麵貌。100多年過去了,我們借助這些照片可以重返曆史現場,了解過去的人和事。

纏足的小女孩。

一個5歲左右的小女孩,已經遭受纏足的摧殘,實在令人痛心。她的雙腳被布帶緊緊纏裹,骨骼逐漸畸形變小,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後才將布帶解開。清朝纏足的歪風最為嚴重,蔓延至社會各階層的漢族女子,不論貧富貴賤,都紛紛纏足。

孩子們在做遊戲。

在城市巷子口、村莊的村口,小夥伴們在一起玩遊戲是老一輩珍貴的童年記憶。現在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注重親子陪伴和素質培養,與夥伴的互動遊戲確實少了很多。你知道畫麵裏的孩子們在玩什麽遊戲嗎?

袁世凱乘坐火車。

1902年9月,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凱在天津辦完事,由老龍頭火車站乘車返京。這一年他還兼任著參預政務大臣和練兵大臣,在保定編練北洋常備軍。此時的袁世凱已經很胖,再加上身材矮小,可謂一個“小胖子”。

湖北漢黃德道台兼江漢關監督何維鍵。

這是一幅充滿趣味的畫麵,當何大人正襟危坐拍照時,他的仆役推門而入,使得靜態畫麵有了動感。何維鍵擔任漢黃德道台兼江漢關監督長達7年之久,後因痛感國家貧困,辭官到揚州,致力於經商和教育事業。

穿著精致的旗人婦女。

這位女子頭發梳得一絲不亂,身穿氅衣,腳穿馬蹄底鞋,顯示出了她優越的家庭條件。

雍和宮“打鬼”。

“打鬼”是一種驅魔活動,老北京人無人不曉。每年農曆正月底,雍和宮內人頭攢動,爭睹這一熱鬧場麵。活動的高潮階段是“法舞”,為驅魔除障(主要指人世間的煩惱)而盡興狂舞。

旗人婦女與她的兒子合影。

這張照片的特別之處在於擺放著3把大刀,體現了旗人的尚武精神,女人、孩子也不例外。

文化人合影。

這一群老者是誌同道合的朋友,常在一起吟詩作賦、談禪論道。

廣州八旗兵。

廣州八旗官兵駐紮在城西南,自成為一個旗民小社會,其最高長官為從一品的廣州將軍。據1878年統計,駐防廣州的八旗官兵及其眷屬有6000多人。根據清朝規定,八旗軍民不許學習技術和從事農業生產,嚴禁經營工商業,餉銀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不過,晚清時期餉銀無法維持正常生活,很多人迫不得已自謀出路。

戴枷的犯人。

枷板上寫著判處他們刑罰的機關——上海租界會審公廨。會審公廨由上海道台任命中方專職會審官(讞員),與外方陪審官(領事)會同審理租界內與華人有關的訴訟案件。如果案件涉及洋人或洋人雇傭的華籍仆人,由外國領事參加會審或觀審;純粹華人案件,由中國讞員獨自審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