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的勝敗之爭,從另一方麵也可以看出來,那就是5-60年代老共拍的關於朝鮮戰爭的電影

來源: 2023-05-05 21:44:21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老共50-60年代拍的抗美援朝的電影《英雄兒女》,《奇襲》,《打擊侵略者》,《上甘嶺》沒有一個跟長津湖有關,最著名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主要寫的鬆骨峰戰鬥是二次戰役西線的戰事,跟東線的長津湖無關 。《奇襲》裏說的穿插炸橋也是二次戰役西線的戰事,最早也是軍方先拍的軍事教學片《奇襲武陵橋》。從沒聽說過老共軍方拍過關於長津湖戰役的軍事教學片(戰傷2萬人,重度凍傷3萬人,輕度凍傷3萬人,共傷亡8萬餘人;圍殲陸戰一師的目標也完全泡湯,怎麽拍?)。

如果長津湖戰役真是大勝,50-60年代早就吹開了。實際上9兵團的幾個軍反思的材料解密後在國內知乎上就有不少。比如27晚攻打柳潭裏的的幾個山頭,說很多指戰員還想著跟解放戰爭一樣,靠近了槍都不拿了,隻拿手榴彈,以為扔幾個手榴彈對方就垮了。結果對方沒垮,自己連槍都沒有了,隻有挨打的份(更慘的是當時還不知道陸戰一師有夜視儀---夜裏人家能看見你,你看不見人家,慘不慘?)。濟南第一團的幾個主力連隊因此基本都傷亡殆盡。濟南第一團一營二連自己總結的失利教訓如下(國內知乎上的https://zhuanlan.zhihu.com/p/416448726

至於陳凱歌他們幾個最近拍的長津湖上下集,則生生的拍成了韓戰神劇,當然票房高,賺錢沒得話說。如在上集中打美軍坦克包括駕駛繳獲的美軍坦克跟美軍坦克對攻,純粹是胡編亂造了。31團的坦克連根本就沒在27軍的包圍圈內(29號基本完整的撤回下竭隅裏)。在包圍圈內跟坦克沾上一點邊的是一個防空連,裝備有全履帶雙聯裝40毫米機關炮的M19(看起來像坦克,其實完全不是)和半履帶雙聯裝12.7毫米勃朗寧高射機槍的M16。31團特遣隊突圍的最後時刻崩潰,很大原因是突圍前空投補給投錯炮彈了,投下的是坦克炮炮彈,但坦克連根本不在包圍圈內,最需要的40毫米機關炮炮彈沒得到補充,M19打光剩餘炮彈後突圍的隊伍就沒有重火力支撐了(M16也很快打完高射機槍子彈)。

後麵下集和陸戰一師爭奪水門橋則更是天方夜譚了,水門橋上根本沒有大戰。真和陸戰一師拚命爭奪的,還不如說是德洞山口。可惜至少老共一個團夜裏連番的正麵進攻,也沒能拿下對方一個連防守的山口,反而付出巨大代價。陸戰一師的夜戰能力是在瓜達爾卡納爾日軍的血海裏泡出來的,根本不是31團可以比的。用陸戰一師某老兵80多歲受訪時的說法:they ran away, we didn't。(該老兵已不在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