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蘇聯秘密參戰擊落1千多架美軍飛機,為何冒充誌願軍?
1950年的抗美援朝戰爭,參戰的不止中國,還有蘇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不僅擁有作戰經驗豐富、裝備精良的陸軍,還擁有強大的海空軍。新中國才剛剛成立,主要以陸軍為主,海軍和空軍方麵基本沒有多少作戰能力。
朝鮮在空軍方麵的建設也不是很好,美軍介入朝鮮戰爭之初,朝鮮109架戰機,很快就被美國戰鬥機擊落了73架。蘇聯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朝鮮淪陷難免會損害到蘇聯的利益。
誌願軍剛進入朝鮮的時候,就遭到了美軍飛機的轟炸,後方的補給很難跟上,作戰受阻。誌願軍卻在沒有空軍掩護的情況下,采用運動戰和部分陣地戰相結合,利用夜間連續作戰,將美軍狠狠地揍了一頓。
圖|中國人民誌願軍飛機
前4條規定蘇聯飛行員都能接受,唯有第5條,許多飛行員都做不到。他們在作戰時講出來的“中國話”不僅中國人聽不懂,就連蘇聯人也聽不懂,嚴重影響了作戰進程,一些飛行員幹脆用俄語匯報情況。
蘇聯領導知道飛行員不遵守紀律後,派人對飛行員進行問責,飛行員反駁道:“你去開飛機在空中用中文匯報情況試一下,等我們用蹩腳的中文匯報完,敵人早就跑了,他們還會留在原地等你嗎?”
最後這條規定,大家都沒有遵守,也就取消了。
誌願軍與蘇聯的“配合”
後來蘇聯方麵的戰鬥機在戰場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斯大林還有一個承諾遲遲沒有兌現,那就是傳授我國在空軍方麵的作戰經驗。之前斯大林為了鼓勵新中國出兵朝鮮,“好心”承諾會幫助中國壯大自己的空軍力量。
這點到底有沒有實現呢?我們從誌願軍空軍第4師師長方子翼,和蘇聯空軍第50師師長巴什蓋維奇將軍的故事就能看出來。
1950年12月15日,方子翼時任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第4師師長,來到丹東機場見到了蘇聯空軍師長,一起製定實戰訓練計劃。這本是一場中蘇友好的交流,但是中國飛行員有心學,蘇聯教員不一定有心教。
12月28日,我方發現安州地區有敵機活動,誌願軍和蘇聯一起出動,各駕駛4架飛機出動。方子翼命28大隊李漢隊長帶隊與蘇聯飛機一起行動學習,集合、起飛李漢始終與蘇聯飛行員保持聯係,一切都很正常。
圖|李漢

直到敵我相差30公裏,李漢和蘇聯飛行員通報了敵我之間的位置,注意搜索。緊接著蘇聯飛行員的無線電報傳來一陣嘈雜聲,李漢立即向師長方子翼匯報情況。
方子翼聯係到蘇聯空軍師長,蘇聯空軍師長說道:“我們在空中發現了F-80敵機,蘇聯飛行員正在作戰,李漢返航即可。”方子翼有些氣惱地說道:“為什麽不帶李漢一起打?他飛行穩妥,就缺實戰經驗。”
蘇聯師長卻漫不經心地說道:“語言不通,他們會在指揮上吃虧,鬧出笑話就不好了。”方子翼聽到蘇聯師長的搪塞,隻好下令讓李漢返航。
之後,在多次飛行實踐中,蘇聯空軍總是以各種理由不肯帶教。方子翼和李漢一段時間認清楚事實,求人不如求己,自己摸索實踐。
1951年1月21日,方子翼完成了實踐訓練,擊中了一架F-84敵機。緊接著,方子翼分享作戰經驗,指導誌願軍飛行員訓練。1月29日,李漢也完成了實戰訓練計劃,成功擊落一架F-84敵機。
蘇聯眼中的誌願軍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世界各國都對新中國的戰鬥力做了重新的預估,蘇聯在與誌願軍並肩作戰中發現,中國軍隊的特點:戰鬥素養非比尋常,很多指揮員堅韌不拔,這些指揮員帶出的兵也是一樣。
誌願軍戰士根本不怕犧牲,即使麵對世界頭號強國,絲毫沒有畏懼,不怕犧牲,在惡劣的環境中艱苦作戰。
誌願軍戰士大部分都不太適應冰冷的環境,棉衣不足,沒有能夠禦寒的衣物。與裝備齊全的蘇聯空軍和美軍完全不同。這是蘇聯駐華大使就誌願軍情況給總參謀長報告中的內容。
圖|中國人民誌願軍戰士

中國軍隊指揮體係更是讓不少蘇聯指揮心生佩服,當時蘇聯最高領導人是斯大林,他喜歡將權力掌握自己一個人手中,政治和軍事一把抓,不喜歡有人替他做決定。
新中國卻不一樣,彭總的想法總是會第一時間告訴毛主席,毛主席很少幹預彭總的決定,兩位軍事奇才意見常常一致。
蘇聯在空中彪悍的戰績
蘇聯反複無常,但是他們在朝鮮戰爭還是出了一份力的。蘇聯空軍經曆過二戰的洗禮,他們的戰鬥經驗與美軍相比不相上下。他們進入朝鮮後,立即取得了彪悍的戰績。
從1950年到1953年夏,蘇聯空軍幾乎打滿了朝鮮戰爭中所有重要的空戰,1992年6月,俄羅斯總統曾經給美國參議院一封信件,上麵寫到了美國在朝鮮的失蹤人員,他說道:“美國有1309架飛機是在北朝鮮上空被擊落的,隻有262名美國飛行員幸存。”
俄羅斯總統提到了當初美國有1309架飛機在朝鮮被擊落,卻沒有提到是誰擊落的,美國有專業人士分析過:“1309架飛機,至少有3/4的美國飛機是被蘇聯空軍擊落的。”
美國專業人士之所以這樣猜測,那是因為,中國的權威機構公布了中國誌願軍擊落的美國飛機的數量為330架,這個數據也符合美國人的猜測。
蘇聯第64防空集團軍軍長羅波夫曾經透露過:“蘇聯與美國的空軍損失比值為1:4。”也就是說蘇聯每損失一架飛機,美國的空軍就會損失4架。蘇聯在朝鮮戰爭中被擊落的飛機數量為240架左右。當然,這些都隻是猜測。

美軍被擊落了這麽多戰鬥機,他們意識到自己對手並不是中國誌願軍,更不是朝鮮人民軍,很有可能是蘇聯空軍。美軍知道這個消息後,很快就動用了更為厲害的戰鬥機F-86。
蘇聯空軍並不知道美軍空軍換了更厲害的戰鬥機,還用老方法迎戰。沒想到,不到幾個回合就被美軍的F-86擊落。為了知道F-86戰鬥機的弱點,蘇聯空軍急需一個美軍飛行員俘虜。
中國人民總是喜歡稱蘇聯為戰鬥民族,果然不是瞎叫的。
1951年7月11日,已經33歲的蘇軍航空團長佩利亞耶夫上校,我們且稱呼他為上校。上校得知美軍F-86將會在米格走廊一帶活動,他不顧個人安危親自上陣,駕駛戰鬥機迎戰。
在上校不要命的攻勢下,近距離擊落了美軍一架F-86戰鬥機。美軍飛行員跳傘後被誌願軍活捉,經過審訊知道了F-86戰鬥機的弱點。這種飛機雖然速度快,傷害高,但是體重較大,在高空中機動性能差,防禦能力也不行,更容易損壞、停機。
蘇聯空軍根據這一弱點,迅速製定了作戰方案。
蘇聯空軍打得這麽明顯,美方難道不知道蘇聯出手了嗎?答案是肯定的,美國空軍在近距離作戰時,清楚地看見了蘇聯飛行員的長相。剛開始,蘇聯的飛行員在空中是說中文的,後來一著急就會嘰哩哇啦說俄語。
美國人截獲後,就知道駕駛飛機的不是誌願軍,而是蘇聯人。那美國為什麽不向聯合國揭發蘇聯空軍呢?
原因有兩點:
圖|簽署朝鮮停戰協議

朝鮮戰爭結束的那一天,斯大林已經逝世,當初蘇聯為了掩人耳目,每次出動戰鬥機都不會超過60架,因為誌願軍沒有這麽多飛機。誌願軍在裝備落後和糧草不足的情況下與美軍正麵作戰,取得了勝利。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蘇聯將他們空軍取得的戰果算在了誌願軍頭上。客觀地來講,蘇聯參戰,一方麵是不願看著朝鮮淪陷,另一方麵也想摸清一下美軍空軍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