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經濟成功之路

來源: 2012-07-09 06:13:14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中國目前的經濟情況到了改革的關鍵時刻,是堅持國有還是推行私有化?我們不防回顧一
下韓國經濟的曆史。朝鮮戰爭之後的幾年裏,韓國的經濟落後於北朝鮮。1961年,樸正熙上台執政,開始大刀闊
斧地進行經濟改革,破除朝鮮戰爭時期建立並沿襲下來的“國家和軍統所有製”。由於美
國對韓國的強烈影響,樸正熙政府選擇了“仿效美歐”的全麵私有化道路,奉行"官不與
民爭利"的政策。利用獨裁體製,強行將沒收的日本殖民企業賣給私人財團,現代,大宇,
金星,鮮京,鬥山和三星等資本家族就是通過接受這類企業打下的基礎,韓國政府隨後運用貸款,
稅收和法律等手段對私有企業進行市場導向,政府的執行力,私人的進取心或者貪心加上儒家文化的勤勞,
韓國經濟要想不成功都難,數十多年後,昔日繁榮的對手(北朝鮮)的經濟已接近崩潰,而韓國已經成了繼日本之後
的“亞洲經濟新奇跡”和“東方的新動力工廠”,其鋼鐵、油輪、電子,汽車等等產品大量湧入世界市場。
如今以區區五千萬人口,韓國的多家公司衝進了世界500強之列,在汽車,電子,造船和鋼鐵等行業技術產量更
名列世界前茅,而今天,人口跟雲南省差不多的韓國的經濟實力已足夠加入西方七國集團了!
中國其實在戰後也接受了大量在東北的日資企業,而東北的工業產值曾經超過日本本土,居亞洲第一。
遠不是韓國那點日資企業可以比擬的,但中國領導人既無膽識又無雅量,一直堅持所謂的公有國營,
比李鴻章的"官股天大",國民黨的節製私人資本更落後,市場化後,經濟基礎好,資源豐富的東北竟
成了經濟落後地區,到如今接受國家大量投資的一汽竟成了不折不扣的全國最大買辦,與起步晚了十多年的
現代和起亞汽車真乃天壤之別!
中國人該醒醒了,千萬不要再錯失國家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