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科普的

來源: 2025-09-28 06:55:59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圖片解釋:我在西雅圖, 華人活動比較多, 但我一般不參加.

老公昨天幫朋友搬家了, 我和小閨蜜就去了.她小我十幾歲呢.

她有心事就吐給我聽..

 

 

 

美國確實在全球被認為是**“較接近自由市場”的發達國家,但它並不是“沒有福利”的國家。它的社會福利體係和北歐或西歐國家相比,更分散、依賴個人工作記錄與私人市場**,而不是全民統一包攬。我們可以按照你說的四個方麵:養老、醫療、失業、婦幼,來給你畫一個整體輪廓

 

 

 

 

一、養老(Social Security & Private Retirement)

 

 

核心製度:社會保障(Social Security)

 

  • 性質:聯邦層麵的強製繳納型公共養老保險製度(pay-as-you-go)
  • 資金來源:雇主和雇員各繳納6.2%工資(上限工資有封頂),自雇人士繳12.4%。
  • 領取資格:工作累計10年以上(約40個積分),62歲起可領取(越晚領越多,70歲達到最高)。
  • 金額:與個人一生收入掛鉤,低收入者替代率更高(有點“逆向補貼”味道)。
  • 作用:基本養老保障,不是高額養老金,往往隻能覆蓋生活基本開支的30–40%。

 

 

私人補充部分:

 

  • 401(k)、IRA:稅收優惠的私人退休賬戶,由個人和雇主共同繳納,資金投資股市、債券等。
  • 沒有類似北歐“國家二層養老金”,中產退休生活很大程度靠自己儲蓄和投資。

 

 

小結:

美國的養老體係是「政府提供底線 + 個人/雇主負責主體」。低收入人群有最低保障,中產及以上則更多依靠自己的退休賬戶。

 

 

 

 

二、醫療(Medicare、Medicaid、私人保險)

 

 

美國的醫療體係可以說是福利中最複雜的部分

 

1. Medicare(聯邦老年醫療保險)

 

  • 麵向:65歲及以上老人、某些殘障人士
  • 資金來源:工資稅(1.45%雇主+雇員),以及受益人自付保費
  • 覆蓋:住院(Part A)、看醫生(Part B)、藥物(Part D),但並不是全包,很多老人還需買補充保險(Medigap)。

 

 

2. Medicaid(聯邦+州聯合的貧困醫療保險)

 

  • 麵向:低收入人群(資格各州不同)
  • 覆蓋內容:較全麵,幾乎免費,但醫生接受Medicaid的比例不如私人保險高。
  • 資金來源:聯邦和州政府共同負擔。

 

 

3. 私人保險(Employer-sponsored + Marketplace)

 

  • 絕大多數在職成年人通過雇主提供的團體醫療保險獲得保障。
  • 沒有雇主的,可以通過《平價醫療法案》(ACA)的“醫保交易所”購買,有補貼。
  • 美國沒有全民免費醫療,醫療保險的獲取與就業強相關。

 

 

小結:

美國醫療體係是「政府兜底老人和窮人 + 中產靠雇主 + 個人買商業保險」,沒有北歐式全民單一醫保。醫療費用高昂,但服務和技術領先。

 

 

 

 

三、失業保障(Unemployment Insurance)

 

 

製度特點:

 

  • 聯邦+州共同運作,主要由州政府負責發放。
  • 資金來源:雇主繳納的州/聯邦失業稅(員工一般不繳)。
  • 領取資格:必須是“非本人過錯”失業(例如被裁員),且之前有一定的工作記錄。
  • 金額:通常為之前工資的40%60%,有上限;領取期限一般為1226周,特殊時期(如疫情)聯邦會延長。

 

 

沒有全民失業保障:

 

  • 自願辭職、自由職業者、短工通常不能領取(疫情時曾短期放寬)。
  • 領取時需持續證明“在積極找工作”。

 

 

小結:

美國的失業保險相對基礎,重在短期緩衝,不是長期福利,目的是鼓勵快速再就業。

 

 

 

 

四、婦幼與家庭福利(Family & Child Benefits)

 

 

美國在這塊相對保守,和歐洲福利國家差距最大

 

1. 產假 / 育兒假

 

  • 聯邦層麵《家庭與醫療假法》(FMLA):
    • 保障12周無薪休假,工作滿一年、公司≥50人才能適用。
  •  
  • 沒有全國統一的帶薪產假。
  • 目前約有12個州 + 華盛頓特區設立了自己的帶薪產假製度(通常4–12周,部分工資補償)。

 

 

2. 兒童津貼 / 稅收優惠

 

  • 通過稅收抵免(Child Tax Credit)實現,每個孩子最多$2,000(部分可退稅),低收入家庭受益較大。
  • 某些州和地方提供托育補貼或免費學前教育(如加州、紐約),但全國並不統一。

 

 

3. SNAP & WIC(低收入家庭)

 

  • SNAP(俗稱食品券):為低收入家庭提供購食品的補貼。
  • WIC:針對孕婦、哺乳期婦女、5歲以下兒童的營養支持項目。

 

 

小結:

婦幼福利以稅收優惠 + 針對低收入群體的食品/托育補貼為主,普惠性低,依賴個人或雇主提供的福利(例如許多大公司會提供育兒假、托育補助)。

 

 

 

 

總結:美國福利體係的“輪廓”

 

項目

覆蓋對象

資金來源

性質特點

養老

全體勞動者

工資稅 + 個人儲蓄

政府提供底線,個人儲蓄補充

醫療

老人、窮人、中產

工資稅+政府+私人

多層並存,政府不包全民

失業

被動失業的勞動者

雇主繳稅

金額有限,時間有限,州為主

婦幼

低收入家庭+部分州普惠

稅收+聯邦州項目

國家介入較少,企業和家庭責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