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的運動體會和困惑

來源: 2019-06-11 09:44:22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我四肢不協調,從小體育課就是我的老大難。小學,初中,高中,我和體育老師之間的關係隻能用互相折磨來形容哭
 
我對體育的陰影導致我除了體育課,從來不做任何鍛煉。直到後來跟領導在一起。他讓我開始覺得運動不是考試項目,而是生活的一個部分。周末一起徒步啦,傍晚沿著學校湖邊快走啦,遊泳館裏拿個浮板瞎撲騰啦,慢慢的我覺得動起來也不是一件多麽痛苦的事了。
 
後來看到壇子裏MM們熱火朝天的運動帖我居然也能心生向往了。
 
前年吧,小布在壇子裏貼了運動鞋的帖子,我跟風買了雙。但拖延症嚴重的我一直沒開始跑步。直到後來上電梯時候摔了一跤,膝蓋磕到步梯的鋸齒邊緣,當時那一下疼得我頭皮發麻,全身冷汗刷的下來,眼淚不自控的狂飆,丟臉死了。拍片子倒是沒骨折,醫生說我疼成這樣,有可能是傷到骨膜了,慢慢養吧。一開始腿一點都彎不了,上廁所那叫一個痛苦啊。養了3、4個月,膝蓋還是隻能彎個鈍角。那時候看小布的跑步帖,還有lookatme,雯MM,色貓等也會提到跑步,我就想著跑步治腿吧。
 
自從我打醬油,有一搭沒一搭的跑步開始,我的膝蓋居然可以彎的越來越自如,恢複比之前快了不知道多少倍。很快我就可以亞洲蹲了。我真的沒想到跑步治腿的效果這麽好。
 
不過呢,我跑步有其它問題出現。右腿膝蓋外側會疼。我都是忍著的,反正我跑的時間本身就不長,疼也是最後快結束的那點時間疼一下而已。前段時間,我回帖講跑步都是要累的,被小布和落花MM點醒是乳酸堆積的問題,我才想到這個疼痛問題也應該去解決而不是無視的。查了一下,是很常見的ITband症狀。我可能是腹肌臀肌無力,骨盆前傾造成的ITband被帶偏了,然後摩擦引起的炎症(我沒醫學知識哈,說錯了歡迎指正)。我發現我跑步前一天晚上仰睡,另外跑步的時候收小腹夾緊臀部肌肉,膝蓋外側就不會疼了。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做骨盆位置對了,ITband也就不被錯誤拉扯了。這個問題解決了以後又發現膝蓋前麵的一根筋開始疼,我降低重心後就會好一點,但這個疼還是時有時無。我現在就在琢磨應該怎麽改變一下姿勢,邊跑邊試哈加油
 
最新的問題是腳趾根部疼,就上周五出現的。怎麽開始的都沒注意,後來是越來越疼,脹疼那種。我趕緊不敢跑了。我都擔心會不會是骨裂了。領導安慰我說,骨裂一般是又長又細,長寬比值高的骨頭,腳趾骨那麽短,細也有限,不那麽容易裂的,我反正是將信將疑。這兩天呢好像有好轉,但走路腳掌打彎的時候還是有點疼的。我覺得可能我的跑步著地姿勢不對。我最開始跑步是後腳跟著地,膝蓋疼後我改踮著腳尖跑。一開始很累,但我的小腿肌肉向來發達,所以堅持一段時間後能改成腳前掌著地了。但這次這個腳趾問題讓我覺得還是全腳掌著地最安全(雖然看帖子也講過,各種著地方式有利有弊,成人跑步最好不要改變著地方式以免造成損傷)。怎麽能練習全腳掌著地呢?感覺腳前掌或腳跟著地都容易,一開始誇大動作就可以了,但全腳掌是個微妙的平衡,很難啊。
 
嗯,說完跑步說遊泳。
 
我遊泳是屢敗屢試,屢試屢敗汗真正下決心學遊泳是因為小鹿。她某天帖子裏提到會遊泳了。那時她還隻是學的蛙泳哈。她提到她很怕水,學遊泳把老師都抓傷了。我真是太佩服她了。帶著這麽大的心理陰影也學會了。說實話,我要是她這種情況一定是學不會的。那時候就覺得人家這樣的都學會了,我也應該學得會的。
 
然後呢在國內找了個老師蛙泳學了個半茬就回來了(主要是玩的比較多,沒時間上完課)。回來後得到壇子裏很多MM的鼓勵和指導。尤其一個之前沒打過交道的網友給了我很重要的建議,按著試了以後突然就能浮起來了。非常感謝!那時小鹿發遊泳的帖子挺勤的,她自由泳短短時間就學得很自如了,還對遊泳從怕到愛了。我想著,要不也試試?我不太敢找教練,因為以前已經被這邊的教練放棄過了嗬嗬我就看YouTube視頻自學。每周堅持去兩次這樣,練習各種分解動作。又折騰1個多月兩個月這樣吧,就卡在呼吸那了。
 
領導那段時間一直逼著我加上手臂動作,把之前學的分解動作整合起來遊。我就一直抗拒。我覺得我分解動作都沒過關呢,還要多練習。反正最後是他找各種理由勸我,說什麽手pull的時候可以幫助呼吸啊什麽的。我終於勉強同意試一試。然後,果然,雖然遊的支離破碎,但的確呼吸比我單獨練分解動作時好多了。
 
我想到以前剛來念書的一個感想。以前在國內學硬件編程,老師都是把各單元知識點搞得特別深特別細,最後才讓我們綜合應用一下。來這邊考資格考試前旁聽他們本科生的課,發現人家沒上幾節課,才學那麽幾個簡單指令和結構,但很快老師就要求他們整合起來運行簡單的電路板了。然後吧,人特別有成就感,越學越有興趣。那時對這邊整體應用能力的訓練印象特別深。現在我學遊泳也一樣,整體應用下來,各個環節相輔相成,自信心和興趣也得到了提高加油
 
反正就這麽又折騰了一個多月,我能從一頭遊到另一頭了。不過呼吸還是不是很順暢。後來請了遊泳館的教練,指導了手臂和腿部打水的動作,還有呼吸的要點:在水下就呼氣,轉臉時馬上吸氣,下巴要向肩膀方向收。我整體浮得是好了很多。但頭部大部分還是在水下的。側臉呼吸嘴巴有一小半是埋在水裏的,要翻轉脖子仰麵吸氣,而且還沒吸飽嘴就又沉到水裏了。教練說他也注意到我的這個問題,但我的手臂和腿的動作都不錯,雖然胯部比較沉(在水下有6英寸那麽多),但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他也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建議我增重暈我的體脂比肯定比小布的高,但小布遊得很好啊,我覺得應該不是瘦不瘦的問題。另外我每次都是開始的時候沉的比較厲害,遊十幾分鍾後就會好很多,是不是放鬆了含氧量會增加然後改變浮力?所以浮力不好是因為我肌肉不夠放鬆?
 
我從泳池一頭遊到另一頭的時間是37秒這樣,揮臂次數是23下。到另一頭倒是不累但換不足氣。要趴著吸夠氣了才能往回遊。
 
我之前試過滑行短一點揮臂快一點的話浮力會好點。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揮臂快了,呼吸的頻率提高,每次換氣的時間可以縮短,減少換氣時對流線型的破壞(因為我一換氣就下沉,這點有點不對勁,吸氣了浮力應該變好才對吧?),所以浮力保持比較好。就是換長氣不如短換氣有效?但這個問題是我累的慌,突突突到另一頭大概33、4秒,自己累個半死,歇的時間跟遊的時間差不多了。
 
另外聯想到跑步,開始時要先慢跑,鍛煉多了提高有氧能力了再講速度。我覺得是不是遊泳也應該是開始得遊慢點才對吧?可是跟陸地不一樣,慢了就沉啊,這個怎麽辦?我就特別希望能夠輕輕鬆鬆,悠哉遊哉地慢慢遊,怎麽就那麽難呢哭
 
 
還有我的腿一直要打水,不打就沉,我見別人打水頻率很低,但效率應該比我高,怎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