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販賣下姐追求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

來源: 2018-08-14 19:03:33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深以為然。最近會有一個大行動,估計會進行一段時間比如倆月啥的。。。等成形了再匯報。。。: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jc3MDEzNg==&mid=2247486018&idx=1&sn=d0ef5f3b155aebcedb98c1fd2c7da338&chksm=e8d38c75dfa4056377b33726e0cf1a0290337abe86e8d46bef72ce8815927300bac8b5738b46&mpshare=1&scene=1&srcid=08041zvt70XFBO7ecgqyBQKU#rd

 

5萬澳洲人決定一年不買東西,結果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點上方藍字關注 極簡先行 1周前

話說,隨著近幾年大家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腰包越來越鼓,“買買買”變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對許多女性消費者來說,鞋子永遠買不夠,口紅多到可以用來畫圖,衣櫃裏更是永遠少件衣服。

 

 

而各大商家也看準了機會,挖空心思,不僅經常用“超低折扣”、“限時特賣”、“買一送一”等促銷手段勾引你,

 

而且還創造了數不勝數的“購物節”,讓你感覺不剁手就對不起自己,不剁手就是不享受生活……

 

然而,小磚這幾天卻發現了一群“怪人”。他們有整整一年,除了必要的食物、日用品、耗材(如汽油)之外,竟然沒有買過任何東西!

 

你一定會覺得這事是天方夜譚,不買東西怎麽活得下去呢?

 

但其實,這群人並不是少數派,他們就生活在澳洲,人數多達5萬人!他們不僅活得下去,而且還活得很幸福!

 

 

 

 

今天,這群澳洲人被ABC新聞當做頭條進行報道,

 

他們的真實生活,絕對讓你意想不到…

 

 

 

如果我們一年不買任何東西會怎樣?

 

這群決定“不買東西”的澳洲人,在一年前其實都和你我一樣,

 

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大家平時該吃吃該喝喝該買買,從來就沒想過要放棄“購物”。

 

 

直到有一天,一位生活在西澳名叫David Klein的小哥,生活突然出現了點小小的變故。

 

然而,就是這次小小的變故,

 

不僅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也讓整個西澳地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事情是這樣的…

 

那天 David 正在上班,卻突然接到了房東的短信,說因為一些急事,他必須在一個月之內搬走。

 

按照合同規定,David 本可以再住一年,但他現在卻不得不拿出時間來搬家。

 

 

 

可就是這次搬家,讓他發現了一些不得了的東西!

 

在打包收拾完家中物品後,他萬萬沒有料到的事情發生了——本以為自己一個男生不會有很多行李,然而現實卻是,他光衣服鞋子就有整整三大箱!

 

而接下來當他疑惑地打開這些箱子時,他被深深震撼住了:

 

原來裏麵有很多衣服,都是當初他覺得價格低廉,或者打折時買下的,有些衣服和鞋子他根本穿都沒穿過,就這樣放在家裏吃灰。

 

而其他他經常穿的,即便每天換著穿,穿一年不重樣也綽綽有餘…

 

 

 

與此同時,他還發現除了衣服,自己還買了很多完全沒必要,或者根本沒怎麽用過的小工具、電子產品和家居用品裝飾等。

 

當初一時興起買下的東西,如今對於要搬家的他來說,就是累贅,是完完全全的浪費。

 

好不容易把這些多餘的東西整理好,搬好家後,David小哥痛定思痛,回顧之前自己的生活習慣到底出了什麽問題。

 

之前他覺得生活就是“越多越好”,於是他陷入了無止境的購物中。

 

 

 

 

現在,他開始反思,那些貪便宜或者衝動之下買的東西,到底能給他的生活帶來什麽價值。

 

最終,他決定今後要更注重生活的體驗,而不是物質的享受。

 

那麽該怎麽做呢。他開始為自己的生活做減法。

 

他將自己的想法和計劃發布到了網上,讓所有他的好友和親朋都看到,這樣他就不得不執行下去了。

 

這個計劃名叫“Buy Nothing”,時間為一年,在這一年時間裏,他必須:

 

 

  • 除了食物、日常用品外,不買任何其他東西。

  • 當東西壞了就拿去修。除非修的費用比換新的更貴。

  • 如果有額外的需求,先看自己的親朋好友是否有閑置或者二手的物品。

  • 如果需要送禮,禮品不能花錢去買。可以選擇另一種方式。比如外出吃飯,去植物園或者是探望親朋好友,這些“體驗”禮物能夠使他和親戚朋友建立更多的聯係和創造很多美好的回憶。

 

 

隨後,David小哥的挑戰正式開始了。

 

挑戰竟然轟動了整個西澳

 

一開始,當David在社交網站上寫下一年不買任何東西的計劃後,有些反對和批評的聲音,但是他的朋友和家人都大力支持這個計劃,並且非常好奇。

 

大家都覺得,David這下要過苦行僧的生活了,別說一年了,可能連一周都堅持不了。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在最初的一個月,隻購買基本物品比如食物生活用品的David,覺得這項挑戰真的很困難。

 

 

 

 

但是過了幾個星期之後,他開始對體驗生活有了新的感受和體會,他的購物方式發生了徹徹底底的變化。

 

他在社交網站上寫到:

 

“現在,我每一次購買前,都會思考這一次購買背後的真正原因。這能使我更加有目的性,也能讓我有更少的壓力,更少的奔波,以及更少的憂慮。”

 

畢竟當你把生活中雜七雜八的東西去掉時,你生活的目標就會清晰很多。”

 

 

同時,David還將家中超過一年不用的物品丟棄、送人、出售或捐贈。比如看過的雜誌、書,不再穿的衣服,早先收到的各種禮物或裝飾品。

 

而收到捐贈的人,都會告訴David,自己家也有不少閑置的物品,如果需要,隨時來取。

 

就這樣,David的生活並沒有因為不買東西而變糟,反而變得越來越美好!

 

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隨著他挑戰的進行,不僅有自己的好朋友,要求加入“Buy Nothing”的挑戰,還有更多素不相識的人,在他社交平台下留言,稱讚這種前所未見的生活方式,並且表示自己也想試試!

 

這些人裏麵,有的是家庭主婦,有的是單身白領,也有不少拖家帶口,希望參加這項挑戰的人!

 

 

一傳十,十傳百,David“不買東西”的挑戰,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西澳,

 

人們紛紛在Facebook上創造群組,邀請自己的好友和家人參加挑戰,就連David也被自己的影響力驚訝到了,

 

從最初他孤單單的一個人,現在竟然發展到了110多個不同的群組,有5萬多人參與了這個項目!

 

整個西澳地區也陷入了“不買東西”的熱潮中!

 

 

 

很快,更神奇的現象也出現了。

 

在此之前,西澳地區每年有數百萬的東西,被人丟棄,這些東西還有很多都是全新的,或者還可以繼續使用的,這些對於社會來說,都是巨大的浪費。

 

而現在,由於5萬人每個人都有無數的閑置、或者完全用不上的東西,

 

大家在群裏說一聲,那是一呼百應,大到汽車,鋼琴,小到玻璃瓶和一株植物,都可以進行贈與或者交換。

 

 

 

短短幾周的時間,已經有25000個閑置或者不用的物品,在人們的交換或者贈與下,重新煥發了第二春!

 

 

莎士比亞曾說:“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雜是膚淺的藻飾”。

 

大千世界,紛繁複雜,人生中每天都麵臨著不同的挑戰,或許最難的就是化繁為簡,Keep it simple。

 

可是,這5萬澳洲人,卻用行動告訴我們,隻要跨出第一步,“不買東西”,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難!

 

而他們的故事,被ABC報道後,也引起了很多人進一步的深思:

 

在他們進行“不買東西”挑戰之前,他們也曾經和普通人一樣,經常衝動購買很少穿的衣服、鞋子或者很少使用的物品,

 

這樣做的後果,卻很少有人仔細想過。

 

 

衝動消費帶來巨大浪費

 

衝動消費會給社會資源帶來極大的浪費,也會給我們的環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在這次“不買東西”的挑戰中,很多妹子為了抑製自己的購物欲,選擇了交換衣物的方式。

 

 

幾個女生聚一起,每個帶來自己不怎麽穿的衣物,大家相互挑選後將剩餘的捐贈出去,

 

可最後大家發現,即便如此,剩餘的衣物數量依然非常驚人

 

而這些衣物,大部分都是快速時尚品牌諸如H&M或Forever21等…

 

 

這樣的一幕在這次的“不買東西”的行動中反複上演,大家也逐漸意識到,浪費的嚴重性。

 

H&M、ZARA、GAP……這些快時尚品牌款式齊全、更新快、折扣頻繁,因此深受國外、國內女孩們的喜愛,

 

卻也造成了極度的浪費和汙染。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說的是H&M一把火燒光了自家大量庫存積壓的衣服。

 

 

 

而焚燒衣物時,從染料和其他材質中產生的大量有毒氣體將直接汙染大氣層。不僅汙染水,還造成了大氣汙染……

 

 

生產一條牛仔褲,需要3.625升水,400兆焦能量、3公斤化學品,每生產1公斤牛仔布就會平均產生23公斤的溫室氣體。

 

所以,人們“反正價格便宜扔了不可惜”這種想法,契合了品牌的追求,

 

品牌一再加快生產速度滿足人們的期待,卻給環境造成了巨大的負擔。

 

 

 

這些接受“不買東西”挑戰的女孩們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坦誠地說,

 

“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那麽多衣物,隻是以前我以為我需要”。

 

而她們也給後來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1. 親朋之間可以交換衣物;

2. 參加當地的換衣聚會;
3. 多逛逛二手店;
4. 把想買的東西寫下來先放一邊一段時間;
5. 向過度消費的時尚潮流說不;
6. 做些調查,了解花的錢到底支持了什麽樣的企業;
7. 少逛大商場。

 

 

 

幸福和快樂的源泉絕不是買買買

 

這項來自澳洲的“不買東西”挑戰很快就風靡了世界,然而它也遭到了很多非議。

 

不少人認為,“不買東西”就是要抑製或禁止自己的物欲,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麽意義,我們賺錢還有什麽意義呢?

 

但其實不然,“不買東西”這項挑戰,本質上來說,是奉行“極簡主義”(minimalist lifestyle)的生活方式,

 

它並不是反人類的禁欲主義,而是把我們從各種外在物質的壓迫中解放出來,從而更好、更自在地生活。

 

 

如今我們生活的社會,由於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迅猛發展,使得人們很輕易就可以獲得大量的物質,

 

但擁有的東西多了,卻沒有讓人感到應有的滿足,因為人的欲望是無窮的。過度追求物質,反而會讓人越陷越深,最終被物質所奴役,

 

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人最終卻不幸福。

 

 

正是因為如此,David小哥一個人的“不買東西”挑戰,才會迅速席卷整個西澳,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家庭意識到,

 

單純地購買和擁有更多的東西,並不能給生活帶來更多的幸福感,

 

反而意味著更沉重的負擔和壓力。

 

 

而“不買東西”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讓他們改變了生活價值觀,遠離過剩的消費主義,他們與家人和朋友間的互動也越來越親密,甚至從那時起到現在還存下了一大筆錢。

 

如今他們在購物時仍會再三思考,買“真正有需要的東西”!

 

這5萬澳洲人“不買東西”的挑戰還在繼續,他們也不止滿足於“物質極簡”,開始更多關注“精神極簡”

 

 

  • 比如了解自己的真實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響,不盲從,不跟風。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正確的、有效的欲望上,比如健康、照顧家庭、關心朋友等。

     

  • 比如了解、選擇、專注於1-3項自己真正想從事的精神活動,比如畫畫、釣魚、跳舞等。然後充分學習、提高技能,不盲目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 再比如精簡信息輸入源頭,減少使用社交網絡、即時通訊。定期遠離互聯網、遠離手機,避免信息騷擾。不關注與己無關的娛樂、社會新聞等等。

     

 

 

現在的社會,欲壑難填,我們走得太快太遠,卻忘記了當初為什麽要出發。

 

我們總是覺得,快樂和幸福的源泉來源於買買買,來源於各種消費和剁手,

 

我們總是將心思過度放在購物上,過度地依靠“名牌”和“價格”來標榜幸福,陷入“多就是好”的觀念裏。

 

 

 

 

但其實,生活的本質並不是占有,有的時候,占有的越多,反而擁有的越少。

 

放棄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多多關注生活本身,多多關注我們身邊對於我們有特殊意義的人,

 

這,才是我們追求精神自由與幸福的源頭。

 

文:紅磚車

ID:RedBrick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