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深夜沉迷玩泥巴,無法自拔獲讚百萬
很懂得“養自己”的年輕人,不會放過任何一種解壓的方式!
上班摸魚和deepseek聊人生,
下班放鬆和ChatGPT“談戀愛”,
夜深了,還要來一期“沉浸式”,鬆弛緊繃的神經。
這不,年輕人的解壓賽道,又有了新玩法——
手工療愈。
01
“以為是草莓?
其實是冰箱貼”
你見過可以粘在冰箱上的“草莓”嗎?
在 @梧萌 的手裏,粘土可變萬物。
揪一團粘土,搓一搓,捏一捏,包入磁鐵。
之後等比例戳出小坑,還原草莓不平整的表麵。
等草莓白膜幹透後,一層層暈染上稀釋後的水性漆顏料,
看這顏色就知道,這顆草莓,包甜的!
顏料幹透後,就是十分考驗耐心的粘籽環節。
別看草莓小小一個,
完整地將所有籽粘上去,足足耗費了兩個小時。
成品和實物一對比,這誰能分清孰真孰假啊?
同樣的步驟再來一遍,
還可以製作出還原度超高的山楂和青提。
將它們串在一起,刷上微黃的“糖漿”,
一串永遠不化的“冰糖葫蘆”就搞定了!
搞明白這一套製作思路後,
還可以用粘土製作出麵包、蛋糕......
很懂得舉一反三的梧萌還給冰箱貼們設置了機關,
比如可以組裝的平底鍋套餐。
比如安上燈泡可以發光的貓腦袋。
再比如可以轉蛋蛋的小貓仔。
把它們都吸在一起,你就能收獲一麵可可愛愛的冰箱!
梧萌對小物件的探索力可不止於此,她似乎總能先一步發現不同物品的可愛之處。
家裏的大蒜皮扒了別扔,修剪成荷花花瓣的樣子。
膠水滴入著色劑混出理想的顏色後,刷在蒜皮上照燈固化。
成品放在一起,這誰還能把它們和大蒜聯係在一起?
部件都完成後,開始一點點組裝,
花瓣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一共粘三層。
這一朵“假冒荷花”不光沒有異味,還可以永久保存!
夏天必備的西瓜,固然吃法百八種,但似乎總少了些“樂趣”,
那如果,用真西瓜做一把扇子呢?
西瓜切出圓圓一片,上下依次蓋牛奶棉、海綿和吸水板,壓緊實。
每天換2-3次吸水板,直到第七天,西瓜徹底變幹,
薄薄的一片,就很好下手啦。
小心翼翼地將西瓜放入冷裱膜中,推出空氣,使它們緊密結合在一起。
沿著瓜皮,剪出形狀,卡上扇柄,
拿著這把扇子走在村裏,還不是整個村最獨特的仔?
02
用生活的邊角料
玩些新的
都說生活不會虧待每一個滿懷熱情愛折騰的人,
@水瓜洋子 顯然就是那個在生活中利用一切邊角料,為自己尋找樂子的人。
家裏空閑的玻璃牆麵,畫上老婆“最愛的男人”,
剩餘的地方,就留給家裏的“貓女兒”。
一個負責畫,另一個完成填色,
家裏永遠不缺過節的氛圍。
一張透明的“紙”,除了剪和畫,還能怎麽玩?
作為一名美術老師,水瓜負責人地告訴大家,不如做成壓縮片。
在熱縮紙上畫下你喜歡的圖案,放入烤箱加熱,
它就會縮成一團。
接著,你的老婆將擁有各種圖案的發卡,
以及戴都戴不過來的彩色戒指。
與其在外麵花個大幾百買項鏈,不如自己動手製作熱縮片,
一整個夏天,每天首飾不重樣。
當然,轉轉你的小腦瓜,把它組裝一下,
就成了實用的冰箱貼,手機支架和紐扣。
這一刻突然明白,紙本是空白的,但因為人類的想象力,它擁有了繽紛的色彩。
同樣,路邊的落葉和小花本是無人光顧的,但因為有心人的出現,它們便有了全新模樣。
把它們拚湊起來,壓入塑封紙,做成書簽。
或是拓印帆布包和絲帶上,永遠留住它們的色彩。
就連醜醜的樹枝,經過一番刻畫,也能成為人見人愛的鉛筆。
人啊,就不能小瞧自己造作的功力,
家人攢了一年的玻璃瓶,占滿了櫥櫃怎麽辦?
想簡單些可以用丙烯顏料畫上各種圖案,直接來個私人訂製。
複雜的就在紙上畫出青花瓷的圖案,往瓶子上一套,身價翻一番。
更好玩的就把瓶子連上噴水裝置——
家庭版簡易水槍,
戰鬥力不強,但創意絕對滿分。
03
讓木頭也“開花”
也許,大家愛看各類手工的奧義就在於,總有那麽一些人在創造屬於成年人的童話。
對於 @沐木森 來說,木頭是他‘造夢”的最佳道具。
小小一塊木頭,經過線稿,有了初步的塑造方向。
沿著線條,先鋸後刨,一點點打磨出輪廓。
椴頭看似堅硬,實則柔軟,
在木工的手下,它竟是如此聽話地從一個小方塊不斷接近房子的模樣。
彎彎繞繞處耐心雕琢,用砂紙磨平粗糙,
再一次感歎,細節果然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最後,給小木屋塗上顏色,
就像哈爾的移動城堡照進現實。
在沐木森手中,木頭的形狀是不被定義的。
時而是高聳的森林,時而是軟綿的雲朵。
那些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中的屋舍植被,可以用木頭隨意“揉捏”。
再抹上夢幻的色彩,毛茸茸的仿佛擁有了生命。
“他的每一件雕塑作品都是一個凝固在木頭或石膏中的故事。”
這句描寫放在沐木森的作品中是如此恰當。
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在沐木森的木雕視頻裏,感受到了被治愈,
而在看到成品那一刻,更加相信每一個繁瑣的步驟都有意義。
04
為生活製造一些
“多巴胺”
早兩年在設計行業掀起的循環利用風,還是吹到了手工圈。
在 @噢乖愛宅家的眼中,家裏被淘汰的“垃圾”們都有重生的機會。
老式竹椅,因為使用年份太久,而喪失了最初的魅力。
這時候,拿出家裏的絨布和毛線,來一場大膽的拚色遊戲。
用膠槍固定好坐墊後,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選擇毛線纏繞在椅子腿和靠背上。
注意:要不時補膠,防止長時間使用後脫線噢!
最後,點綴一些小毛球,就大功告成啦!
同理,把毛線纏繞的思路應用在花盆上,
你就能得到一個五彩的台燈。
大體纏完毛線後,還可以在裸露的表麵填充彩色小毛球。
盡情發揮想象力,讓整個台燈生動起來。
下班回家看到這麽一個小東西,還怎麽心情不好呢?
擅長利用家中所有毛線的@噢乖愛宅家 ,還用毛線做了副價值800的畫。
在底板上平均劃分好色塊,接著就可以盡情繞毛線啦!
整個過程不用動腦子,純手動輸出,
當然,還需要一些些你對色彩的敏銳度。
20塊錢就能為家裏注入多巴胺,
有時候,手工人的快樂就是這麽簡單。
把彩色貫穿到底的@噢乖愛宅家 還用攢起來的瓶蓋,做了個年曆。
首先,用粘土塞滿瓶蓋,以此為計量,分出一塊塊粘土。
搓圓後用瓶蓋輕輕壓扁,成厚實的餅狀。
用黑色記號筆,在各色粘土餅上寫下1-31的數字。
這麽一來,日期就搞定了。
至於日期,可以將粘土塑成長方塊,寫上一到七的文字。
在粘土塊後塞入磁鐵,等它們全部晾幹,就可以貼在冰箱上。
隻要你沒有看厭它們,就可以一直反複使用下去。
05
家裏的“垃圾”都去哪了?
一整年不扔垃圾,是什麽體驗?
@秦嶼同學的改造日記自稱垃圾狂人,他變廢為寶能力之強,讓粉絲都驚呼——
“自從認識了你,我剪下來的指甲都不敢扔,就怕有用。”
家裏過季不穿的衣服,秦嶼縫縫補補,
塞入棉花後,就能得到一個朋克風懶人沙發。
吃完的鮑魚殼,洗好晾幹,攢起來,
組裝一下就能變成畫風AI的蠟燭台。
打完草稿的廢紙別扔,統統收集起來,
加水,榨汁,壓成片。
一片片晾幹後,在上麵隨意點綴小花和印章,
原木風的手賬本和台曆,不就有了嗎?
大桶的礦泉水瓶,拿去賣錢是不能發揮出它的最大價值的,
剪一剪,貼一貼,變身小怪獸垃圾桶,好看得不敢認。
隻要有心,沒有什麽是不能被秦嶼改造成功的。
大家沉迷看他的視頻,也正是因為他能夠在泥濘中開出花的能力。
家裏的碎鏡子,在他的重新粘合下,變成了一隻“蝴蝶”。
無法再啟動的老電視,被他改成了海邊寶寶版水族箱。
不再安全的老式梯子經由他重新刷漆,變成了二次元置物架。
廢舊的紙箱上色後,竟然拚出了一個五彩的零食櫃,
按下按鈕,還能瞬間點亮屏幕。
秦嶼的手工療愈與其他人很是不同,
他的手工更像是一個“自己哄自己開心”的過程,
他的療愈在於讓每一件看似無用的東西都重新煥發出生機。
有人說,觀看手工製作就像一場“最低能耗的精神SPA”,
的確,相比於現實生活的快速,勻速的手工視頻裏有著現代人的精神緩衝帶。
這也再一次證明,
生活不隻有高速前進,偶爾也可以0.5倍速欣賞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