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裏的「$」符號在隱射什麽?這

來源: 2025-02-08 10:48:02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01

自詡照世明燈,幹的卻是禍亂人間的勾當。

這個春節,《哪吒2》炸了。

上映不到5天,票房破27億,豆瓣評分8.6。

有看笑的,有看哭的,都能理解。

但也有網友說,一看一個不吱聲,是咋回事?

天元鼎上的「$」符號,把人看得愣了3秒;

升仙玉牌上的鷹形標誌,也讓人晃了晃神……

這個仙家大教,有點東西啊……

在這裏,我隻能說,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不過敖丙的那句:

“自詡照世明燈,幹的卻是恃強淩弱,禍亂人間的勾當。”

也不知道是不是隱射什麽,反正罵得真爽啊。

02

這個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隻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慈眉善目的無量仙翁,表麵上是愛護晚輩,人人尊崇的大好人,背地裏做的是傷害無辜,塗炭生靈的齷齪事兒。

滿臉狠戾的申公豹,在《哪吒1》裏當過反派,也曾是無量仙翁的爪牙,最後卻幡然悔悟,守衛陳塘關,犧牲自己救下哪吒的爹媽。

說白了,這個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隻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03

好人之所以是好人,不是因為他天生善良,而是因為他處在一個好的環境裏。

《哪吒2》裏有非常戲劇化的一幕。

申公豹的父親、弟弟都是一等一的“好妖”,就連申公豹曾經也是“村裏唯一的驕傲”。

可他成為玉虛宮仙人,擔任捕妖隊隊長後,也成了惡的幫凶。

之後圍困陳塘關,李靖幫他在弟弟麵前說了兩句好話,他也可以網開一麵,給受傷的士兵和百姓送糧送藥。

你看,好一個,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04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陳塘關被滅的那一刻,可能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申公豹是凶手。

因為他從弟弟口中,得知打殺他們全家的帶頭大哥叫哪吒。

結果,屠城的幕後黑手揭曉,原來是無量仙翁。

一瞬間,五年前《哪吒1》裏申公豹的那句: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麽努力都休想搬動。”

好似一記回旋鏢,精準地落在每一個觀眾身上。

05

善,因是無報償的,才可愛;惡,因是無惡報的,才可惡。

《哪吒2》的結局有太多不甘心。

幹盡了壞事的仙翁,雖然被胖揍了一頓,卻還是高高在上的玉虛宮副掌教。

屠滅陳塘關的劊子手西南北,三海龍王,也能全身而退。

一切的懸念,似乎隻能等續集再揭曉。

我們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可生活有時更像木心先生說的那樣:

“善,因是無報償的,才可愛;惡,因是無惡報的,才可惡。”

06

利益在哪裏,人心就在哪裏。

“十二金仙大會”上,眾仙齊聚,高談闊論,爭論不休。

等到無量仙翁拿出海量的仙丹,所有的爭議都消停了。

還是那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一切關係,都是利益,利益在哪裏,人心就在哪裏。

07

惡有了權力的翅膀,就變得非常駭人。

劉瑜有一句名言:“其實不存在什麽平庸的惡,每一個普通人能做的惡是非常有限的,但插上權力的翅膀,就能讓這種惡乘上係數,變得非常恐怖。”

這句話,在無量仙翁屠滅陳塘關的那一刻具象化了。

08

沒有底線的人,最可怕。

無量仙翁草菅人命,煉化龍族的時候,太乙真人反對的理由是:違背教義。

在沒有律法的仙魔世界,教義其實就是底線。

人一旦失去了底線,就變成了一個沒有任何原則和操守的無賴。

一切的罪惡便由此滋生。

09

勇敢是最稀缺的美德。

電影結尾部分,哪吒婉拒了東海龍王“避世”的邀請。

龍王質疑:“難道你還想改變它?難道你有勇氣改變它?”

哪吒輕輕地說:“我想試試看。”

等到敖丙脫離龍族的隊伍,走到哪吒身邊。

哪吒再次笑著說出那句:“因為我們太年輕,不知天高地厚。”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結局,沒有《哪吒1》裏“我命由我不由天”,那般熱血。

可仔細想想,無知無畏有時候並不難。

難的是,看清了世界的殘酷,依然還有和它硬碰硬的勇氣。

這樣的勇敢,在這個時代,太稀罕。

10

若天下無路,我就開出一條路。

哪吒說:“若天下無路,我就開出一條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乾坤。”

這句話是他的自勉,也是電影導演餃子的內心獨白。

哪吒的形象曆經100多個版本的迭代,60多家製作公司、1600人的團隊共同參與。

《哪吒1》單是製作周期就長達三年,《哪吒2》上映又經過了5年半。

這期間所有困境,都化作了餃子的那句:

“很多潛力都是被逼出來的。有句話說得好,‘出來混最重要的是什麽?首先是出來’。”

11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著你的光,走出黑暗。

在哪吒和敖丙中了穿心咒,所有人已經坐以待斃的時候。

哪吒不惜粉身碎骨,衝破枷鎖。

當然這是一場自救,可正因如此,也點燃了人們心中那反抗的星火。

這才有了最後的絕地反擊。

中國人說,“置之死地而後生”,我想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這種涅槃重生的勇氣。

12

成長的代價,就是失去原來的樣子。

衝破穿心咒,哪吒浴火重生。

從魔童變成少年人的模樣。

這一幕像極了人生之中的種種坎坷、挫折、失敗……

當你一一經曆,然後再愈合,再堅定。

這種從破碎到重建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成長。

13

如果你感到不公平,可能隻是因為你不夠強大。

試想一下,如果哪吒和敖丙沒有戰勝無量仙翁的力量。

他們的下場,隻會比陳塘關裏的那群百姓還要慘。

還是那句話,自己強大起來,就會發現全世界都對你和顏悅色。

14

絕大多數人都隻是陳塘關裏的老百姓。

英雄隻是少數,為他們鼓掌的時候,也別忘了被熔岩和大火吞噬的陳塘關百姓。

隻想安居樂業的他們,何罪之有?

可時代的一粒灰,落在普通人的頭上,就是一座山。

我想說,當我們為那些豐功偉績歡呼鼓舞時,也別忘了成為墊腳石的芸芸眾生。

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是墊腳石。

15

有些人,我們已經見過這輩子最後一麵了。

故事的開始。

殷夫人:“能不能給娘一個大大的擁抱。”

哪吒:“不覺得肉麻嗎,又不是見不到了。“

故事的結局。

殷夫人:“吒兒,娘隻想再抱抱你。”

哪吒:“娘,對不起……”

其實很多人已經跟你見完人生最後一麵了,隻是你沒發覺而已。

16

父親的大格局,母親的好情緒,就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

說實話,但凡電影裏李靖爹媽,在知道兒子是魔丸後,多流露出一點負麵情緒。

或者像有的版本那樣,視兒子為“不詳”。

那麽哪吒大概率還是要走,“剔骨還父,割肉還母”的老路。

或者這段英雄史詩,大概率就不成立。

有句老話說得好:“父親的大格局,母親的好情緒,就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

一個充滿陽光的家庭,才能養出無懼風雨,向陽而生的孩子。

17

父母的經驗隻是經驗。

《哪吒1》裏東海龍王敖光,把兒子敖丙看作振興龍族的希望,凡事都為孩子提前做好打算。

《哪吒2》裏,當自己的所有努力,都被無量仙翁摧毀後,敖光對敖丙說道:

“父王隻是想用自己的經驗為你謀個幸福,但現在看來,父輩的經驗畢竟是過往,未必全對,你的路還需你去闖,忠於自己內心的選擇。”

父母的經驗隻是經驗,可以借鑒,卻永遠代替不了孩子的體驗。

更何況,如果上一輩本就不成功,那麽所謂的經驗,也許隻是多走一條彎路罷了。

18

人生除了生死,都是擦傷。

《哪吒1》我們看到過敖光給敖丙的壓力。

但是《哪吒2》得知敖丙抗擊天雷後死而複生,喜極而泣的龍王,開口就是一句:“活著就好。”

這些年,我們也見過不少把孩子逼急眼的故事,有些甚至是悲劇。

如今細細想來,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孩子能夠平安健康地度過這一生,就已經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幸運了。

19

叛逆的本質是不由命。

都說哪吒叛逆,可在電影裏,但凡哪吒有一點不叛逆,他能活下來嗎?

所有的叛逆,本質都是不由命。

人生有太多無奈,有時候認慫,並不可恥。

但是,那些叛逆者,那些敢說不的人,往往更值得被尊重。

20

我活不活無所謂,我隻要你死。

前後兩部《哪吒》似乎都在說,怎麽活下去。

所以,當哪吒吼出那句:“我活不活無所謂,我隻要你死。”

有人覺得太突兀,太暴戾,不“英雄”。

可這才是真正的哪吒啊。

網上有一個段子:

“天庭三大反骨仔:孫悟空明著反,楊戩暗著反,哪吒隨時反。”

人活一口氣,佛爭一炷香。

敢愛敢恨,才是我們喜歡哪吒的原因啊。

因為敢愛敢恨,正是這個時代,普通人身上最稀缺最珍貴的品質。

新的一年,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勇敢做自己,做一個敢愛敢恨的活生生的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