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過房產投資的會更喜歡做股息投資嗎?其實,股息投資和買房收租的底層邏輯是完全不一樣的
不要做股息投資。股票投資就正常投資就好,比如投大盤VOO。股息投資者喜歡追求所謂Yield on Cost,即當初一筆錢,現在等帶來多少現金流回報。這個視頻裏詳細解釋了,為啥股市投資裏,用Yield on Cost是不對的,至少內在邏輯是不自洽的:
我後來想了想,搞過房產投資的會不會天然的更容易去做股息投資?因為房產投資,更是用Yield on Cost,每月有多少房租。兩者表麵看著像:
股市總回報 = 股價增長 + 股息
房產總回報 = 房價增長 + 房租
很容易讓人以為,買股票像買房子,收股息像收房租。但細想就能發現兩者完全不一樣。
首先,房子不能一點點賣,隻能靠房租。但股票可以一點點賣,隨便賣出一點就是現金流,隻要賣完剩下的繼續增長就好。所以,股市完全沒必要非盯著股息。懂的人都知道股市投資要看total return。而房產投資,大部多人都靠租金,隻能看Yield on Cost。
最重要的區別是,股息是股價增長直接相關,但房租確和房價增長不直接相關。
股息和股價增長,都是由公司背後的盈利增長驅動的。股息率 = 股息/股價,可以認為每年股息率差不多是恒定的,因此,股息 = 股息率 x 股價。因此,
股市總回報 = (1 + 股息率)* 股價。
而房子不一樣。和股息率類似,房產裏有所謂租售比 = 房租 / 房價。但沒有理由認為租售比是不變的。房租是這個地方租客收入水平或者可負擔水平決定的,而房價則是房產市場決定的。因此,租售比是結果,不能作為變量。
所以,總結就是,股市總回報 = (1 + 股息率)* 股價。而房產投資依然隻能是,房產總回報 = 房價增長 + 房租,不能說成是房產總回報 = (1 + 租售比)* 房價。所以,股價增長是核心,而房價增長多半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