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去養老院的中國老人寫的一封信

來源: 2018-08-14 20:40:0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我們來時,沒帶來什麽。

我們去時,也不帶走什麽。

我們有時,暫時擁有。

我們失去,隻是歸還。

 

 

 

 

01

 

我要去養老院了。

非不得已,我是不會去養老院的。

但是當生活開始不再能完全自理,而兒女又工作忙碌還要照顧孫子,無暇顧及我時,這似乎成了我唯一的出路。

是時候準備搬家了,搬到養老院去。

其實養老院條件挺不錯的:幹淨的單人房間,配有簡單實用的電器,各種娛樂設施齊全,飯菜還算可口,服務也很周到,環境也很優美。

隻是價格不菲,我的退休金無以支撐。

但我有自己的住房,將它賣掉,有了幾百萬,錢就不是問題了。

我養老花不了,不久的將來剩下的就作為遺產,留給兒子。

兒子也很理解:你的財產應該您享用,不要考慮我們。

剩下的,就是我要考慮做去養老院的準備了。

 

 

02

 

俗話說,破家值萬貫。指的是東西多。

 

過日子,針頭線腦什麽也少不了。

箱子、櫃子、抽屜都裝滿了各種日常用品;

四季的衣服,床上用品,堆積如山;

我曾對紅木感興趣,桌子、椅子、櫃子,全套的紅木家具;

我喜歡收藏,郵票集了一大堆;

好茶的時候,紫砂壺也集了百十來把;

還有許多珍藏的小件物品,什麽翠、和田玉、核桃,黃金、白銀等小把件、掛件,還有二條小黃魚;

特別是書,整個一麵牆的書櫃,裝的滿滿的;

好酒什麽茅台、五糧液,洋酒,也存了幾十瓶;

家用電器就別提了,作飯的各種器具,鍋碗瓢盆,柴米油鹽、各種調料,再把個廚房也塞的滿滿的;

還有積攢的幾十本象冊,看著滿滿的一屋子東西,我發愁了。

養老院隻有一間屋子,一個櫃子,一張桌子,一張床,一個沙發,一個冰箱、一個洗衣機,一台電視機,一個電磁爐,一個微波爐。

根本沒有地方來存放我這些平生積攢的財富,一舜間,我頓覺,我的這些所謂財富都是多餘的,它們不屬於我。

我隻不過是看一看、玩一玩,用一用,它們實際上隻屬於這個世界,輪番降臨的生命,都隻是看客。

故宮是誰的?皇帝認為是朕的,但是今天,它是人民的,是社會的。

我忽然明白了,為什麽比爾·蓋茨要把自己身後的財產全部捐獻;為什麽馬未都宣布要把他博物館的全部藏品全部捐獻……

原來這一切原本就不是我們的,我們也不過是看一看,玩一玩,用一用,生帶不來,死帶不去,倒不如沽名釣譽,落得個積善行德。多麽明智啊!

 

 

03

 

我這一屋子東西,真想捐獻,但是拿不出手。

如何處理現在成了個難題,子孫能接受的也寥寥無幾。

我能想象當兒孫麵對我的這些寶貝時會是怎樣的情景。

衣服被褥全部扔掉;

幾十本我覺的珍貴的照片會全部毀;

書被當廢品賣掉;

收集的藏品不感興趣會處理掉;

紅木家具不實用,會濺價賣掉。

……

就像紅樓的結尾,隻剩下白茫茫的一片,真幹淨。

我麵對著如山的服裝隻揀了幾件受穿的;

廚房用品,隻留了一套鍋碗瓢盆;

書,挑了幾本還值得看的;

紫砂壺,挑了一把喝茶的;

帶上身份證、老年證、醫療卡、戶口本,當然還有銀行卡,夠了。

這不就是我的全部家當嗎?我走了,也該把這個家還回去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