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與運動傷害

來源: 2018-05-20 15:20:3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最近上熱瑜伽課時,老師提到一起上課時發生的緊急情況,當時救護車趕到現場時,學生全身僵硬,手指象雞爪一樣伸不直,非常可怕。我正好從中國回來,發現國內好多人對瑜伽的理解居然是不敢做,怕拉傷。我覺得有必要科普一下瑜伽的運動傷害問題。

   前麵文章提到過,我這裏不討論瑜伽的宗教或神性範疇,隻討論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瑜伽隻不過是一項運動而已。所謂運動,難免運動傷害。但是比較其他項目運動,瑜伽可以說是運動傷害最小,甚至是可以完全避免運動傷害的一項身體鍛練運動。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瑜伽本質上是一種配合呼吸的mindful運動。上課時會非常專注於身體的反應,當有感覺過份或不正常時就應該停下來了,也就避免了運動傷害,就算有也是非常輕微的。People feel sensations and find limitations. 那麽為什麽好多人會認為瑜伽很容易受傷呢?我覺得主要是這四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瑜伽的宣傳誤導大眾。看看到處都是那種挑戰身體極限的瑜伽體位圖片,比較自己的身體狀況,一般人根本做不到,光光想一想要去練習成那樣,那麽就不難理解大家會認為練習瑜伽很容易受傷了。

   第二個原因是人類爭強好勝的天性。爭強好勝本身沒有錯,但如果身體沒有準備好難度高的體位動作而硬要挑戰,那麽受傷也就難免了。

    第三個原因瑜伽本身。我前麵文章提到過,上團課一般是健康的人。有的動作不是適合每個人的,象犁式、肩倒立就不適合頸椎有問題或有血栓問題的同學。

     第四個原因是瑜伽老師的問題。有的老師要求比較高,推的過度,學生容易受傷。有的是老師本身對身體運動常識一知半解,學生更是不懂了,大家為體式而鍛練,那受傷是早晚的事。

    以上前三個原因很容易解決,隻要親身體驗幾堂瑜伽課,上課時循序漸進就可以了。The whole point of yoga is to get rid of ego. 最後一個原因則解決起來有點困難,需要有一些對身體運動的基本常識,我前麵文章提到過的收腹、提胸、沉肩、收下巴、頭後推、後頸感覺拉長是最基礎的。關鍵是記住我們鍛練身體是鍛練肌肉而不是關節,肌肉的柔韌和強壯才是我們鍛練的目的,關節則要盡可能的少用,減少關節軟骨磨損,延長關節壽命。所謂的瑜伽傷害隻是做的不對而已,隻要練習正確,傷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下麵是幾個常見傷害:

   腕關節傷害:正確應該是十指張開,整個手掌用力推地,而不是隻用掌跟。

   肘關節傷害:正確是肩、肘、手腕關節成一線,垂直用力推地,而不是推關節使之反弓或超伸。

   肩關節傷害:做下犬式時錯誤認為拉伸是用力朝下壓肩關節,正確是應該兩手朝前用力推地來感覺身體的拉伸。手臂拉伸的動作象弓式和舞蹈式之類的體式不要讓肩窩鬆脫,而應該用拮抗力將上肢長骨肱骨頭緊緊固定在肩窩再拉伸。

   膝關節傷害:一個錯誤原因是做用腿站立伸直的體式,特別是單腿站立的平衡體式時,不是用力推地而是推膝關節,使之反弓或超伸,還以為這樣用的出力,在鍛練腿部肌肉。要記住:作為承重關節,隻有當骨骼關節在重力線上,才能承受最多的重量而不損傷關節。另一個原因是髖關節緊,做束角式或類似的側分腿體式時,壓力轉嫁到膝關節。還有做前彎體式時用力不當,使膝關節受傷,可以用膝蓋微屈再前彎來避免。

   頸椎傷害:做前彎體式時,翹下巴,導致頸椎後仰;做後彎體式時,沒有讓身體後彎,而是用力後彎頸椎,給自己身體後彎的錯覺;做頭倒立體式時,手臂力量不足,把身體重量都放在頭部,頸椎過度承重。

   關節的損傷一般不會馬上出現,所以你根本不知道,常常是練習瑜伽一段時間後再感覺到,那時候再要較正就比較麻煩了,所以大家練習瑜伽最好從一開始就盡量做對,學會做正確、科學的瑜伽。

   肌肉受傷一般馬上就能感覺到,常常是熱身不夠和練習時不專心,這也不難避免,隻要上課專心聽講,感覺身體反應,等熱身後再拉伸就可以了。

   至於這篇文章開頭提到的緊急情況,那是非常少見,但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這個需進緊急救護室的同學是第一次上熱瑜伽,上課時就顯得很虛弱,老師已經提醒她幾次要她休息,但她不聽,結果身體吃不消了。所以如果有同學要上熱瑜伽,記得至少要帶32oz的水,各種飲料都可以,鹽水,薑水,椰子水等憑自己心意,我是切半隻檸檬放入水瓶中。開始時不一定要上完整堂課,應該慢慢讓身體適應,三至五堂課後就差不多了。總之,隻要我們時刻傾聽和關愛我們的身體,瑜伽傷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