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支持你的觀點的還有,我先幫你引了

來源: 2025-07-20 19:07:28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先秦兩漢 -> 醫學 -> 黃帝內經 -> 素問 -> 離合真邪,

經言氣之盛衰,左右傾移,以上調下,以左調右,有餘不足,補寫於榮輸,餘知之矣。此皆榮衛之傾移,虛實之所生,非邪氣從外入於經也。餘願聞邪氣之在經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

比如我引的後文就跟你的觀點一樣。再比如,

先秦兩漢 -> 醫學 -> 黃帝內經 -> 靈樞經 -> 百病始生

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發入,入則抵深,深則毛發立,毛發立則淅然,故皮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故痛之時息,大經乃代,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經之時,灑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輸,在輸之時,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留而不去,傳舍於伏衝之脈,在伏衝之時體重身痛,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飱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糜。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於伏衝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

先秦兩漢 -> 醫學 -> 黃帝內經 -> 素問 -> 皮部論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府,廩於腸胃。邪之始入於皮也,泝然起毫毛,開腠理。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破,毛直而敗。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歧伯曰: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與,而生大病也。帝曰:善。

皮部論是從經絡論裏拆出來的,但是對靈樞經 百病始生 的歸納性描述。

即便如此,我依然秉持我的觀點,至少內經裏也有符合我的觀點的內容。
這個不是不能解析,但是首先要說明,經絡到底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