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子的包包袋袋圍裙
小兒子4月份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一絲絲惆悵,一絲絲幸福砸出了一些包包袋袋。還是老一套,日本入保育園,小學,就要準備這些東西。當然了都有賣滴,精美的經濟的多種多樣。而親手給孩子們縫製這些是我的樂趣所在。
1。小兒子如今喜歡的是FOZE.就是下圖的圖案。我是跟不上這些角色了。幸虧老公原來給他做過FOZE的飯盒,通過這個飯盒,我才認識了FOZE.
買來了FOZE布,這才發現老公做的盒飯有誤,眼睛是黃色,而非紅色的。問了老公,他說不想用染色,西紅柿會把海苔米飯弄濕,不好吃了。於是用雞蛋了。
先做了幾個個人餐巾布,兒子小學吃午餐需要各自帶這個。右下兩個是奧特曼的布。
2學校還需要裝取午餐分午餐吃午餐的罩衣,帽子,口罩的袋子,裝備用衣服的袋子,裝餐桌布的袋子。每個袋子都用了麻布(帶些棉)和FOZE布,這樣既讓孩子滿足,又不過於太花哨,便於孩子區分每個袋子的用途。以後有時間在麻布上縫點小圖案。
3。裝刷牙杯子的小袋子,縫了個簡單的杯子,背麵縫了兒子的名字。
4。裝室內用運動鞋的包包,是帶夾心棉的FOZE布,比較厚實,挺,容易裝進拿出鞋。藍色布是深色牛仔夾心棉布,照不好顏色。
5。在學校圖書館借的書需要裝到這類書包裏。布和裝鞋的是一樣的。都用FOZE布太花了,也是加了個藍色邊。
打開這樣。包蓋是雙層的,比較下垂。縫上了氈布,便於孩子根據書的大小,調節書包蓋兒。包口附近的小白條布是寫名字班級用的。
6。學校郊遊等需要帶飯盒時候,裝飯盒的袋子和餐布。都是麻布(也帶了些棉的成分)。曾經當了近8年的專職媽媽,平時老公上班,我幾乎天天帶孩子去各種活動中心,公園玩,總是帶著午餐盒飯,孩子吃完上了汽車就睡午覺,開心又省事兒。那時覺得專職媽媽的日子幸福開心也平凡瑣事日複一日,似乎無盡頭,可是一眨眼就過去了。照這張照片的時候突然就想起了那段的日子。再一次感慨孩子長得好快啊。。。
7。上學必須要帶手帕和餐巾紙。小兒子在我做活的時候拿起麻布,在自己臉上蹭了蹭,說好舒服啊。於是用剩餘布做了幾個小手帕。看看裏麵的邊,手帕還真費時間,砸得也歪歪扭扭,一下就能看出是自家產地。不過兒子高興,又是親媽媽臉蛋又是拿手帕往臉上蹭了好多次,心滿意足地去玩了。
8。右邊是做了個小號餐巾紙的布包,這樣,兜裏放這兩個。薄薄的,裝起來舒服點?吧。
9。順手也給自己做了兩個小袋子,裝個小東西,放在背包裏,包裏會一目了然。布是父母去立陶宛,拉脫維亞那一帶買回的麻製餐桌布,當時很喜歡,就帶回來了,可是又用不上,擱置了好幾年。幹脆剪了,還剩很大一塊布,春假從中國回來給自己做個大點的裝菜用的經濟布包,相信會很有特色。這些年流行北歐風格哈。
10。朋友家的孩子喜歡這個gosejya。做了圖書包送給他。他還有個弟弟,朋友說她家孩子們的圖書包讓我承包。笑納她的耍嬌了。我留了些線頭沒剪,告訴朋友在孩子麵前剪線頭。
11。朋友孩子鞋包,這個鞋包不經常用,希望用到小學畢業,所以皮卡球布用得少,整體收斂點。
12。另一朋友家女兒裝鞋包小了,她自己挑了這個花布,是單層薄薄的布,隻好先把花布和夾心棉布先砸到一起,又做了包,還要注意對方塊,費了不少時間。不過朋友女兒特別高興。我就覺得這時間用得真值!
13。今天收拾兒子的保育園用品,衣服,被子要送人。翻出了這個。兒子3歲多--5歲用的托馬斯圍裙和三角巾。雖然做工很差,在此留做紀念。
小孩子大多不會係繩子帶子,我用了寬皮筋,頭上一套,身上一鑽進就變身為小廚師。這樣在保育園用的時候也不麻煩老師。孩子又感覺別的孩子都用老師係圍裙,他卻自己可以穿圍裙,很有自豪感。
做這些手工,感到自己特別自由自在,而且不斷受到孩子們的讚美,好享受!
最後送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做的小麵包,小包子,小餅幹,祝網親們健康,順心,愉悅。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