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國民黨贏了,中國現在會是什麽樣
- 首先,要考慮的是國民黨能否長久地控製住全國的局麵,會不會仍然有內戰。如果有內戰(國共的也好,其他軍閥的也好,少數民族的也好),那經濟發展會滯後許多。
- ROC是能否保持領土完整,情勢不樂觀。很難管治西藏新疆。對邊遠地區和疆界的控製和防衛遠弱於PRC
- 肯定不會有原子彈,國防力量遠低於解放軍。不會有誌願軍參加韓戰,因為朝鮮戰爭發生概率很低,沒有大陸被解放成社會主義國家,朝鮮北部邊境不穩,金日成大概不敢自己動手。
- 工業發展集中在某些領域,如輕工業(服裝食品)、電子工業(半導體芯片)等可達到世界領先。但重工業和基建會比較緩慢,建不成全工業體係。電力、水庫、通訊(5G)、航天軍武裝備、衛星北鬥登月太空站、高鐵、新能源、移動互聯網、無人機、電動車等領域不會領先世界或發展到現在的水平。中國不會享有基建狂魔的稱號。
- 農業或可以避開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的嚴重程度,但發展不了東北和西北的生產建設兵團。也做不到大規模集中耕種。人均糧食產量低於現在的485公斤。
- 人口方麵,不會有一胎政策,總人口會達到16-18億,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 人均GDP在1960-80年可能會高於PRC(存疑,實際PRC建國前三十年GDP年均增長6.5%以上,不低了),但肯定比不上二十一世紀後的發展。估計2022年好的話也就達到現在一半,當然會比印度強(10萬億美元/17億人口 = $5,880 per capita)
- 在蔣介石生前一定還是國民黨一黨獨大。開放黨禁要到蔣經國以後。國共的鬥爭一直存在,鎮壓和殺共產黨一定會繼續。台獨也是被鎮壓的。
- 蔣經國之後的第三代領導人沒有台灣李登輝什麽事兒了,但大陸的政客文人爭奪第三代領導位置也會有很大不確定性。
- 反右、文革和上山下鄉不會有。在前三十年知識分子總體處境會好些,異見者的空間會比較大,言論相對自由些。但也有各種限製,如雷震李敖等也坐過牢。而像龍應台之類“不在乎大國崛起隻在乎小民尊嚴”和個人自由的文人會冒出來很多。或許有作家更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如老舍、林語堂、沈從文等,但肯定就沒有高行健和莫言的份兒了。
- 由於國民黨與資本家關係曆來更緊密,黨政軍的貪汙腐敗更嚴重更普遍。
- 下層民眾不會得到更多的照顧,政策也不會特別偏向農村、偏遠、貧窮和少數民族地區,貧富差距更大。
- 不會推出文字改革使用簡體字,文盲比例或與當今印度相近(約二、三成)。
- 體育成績不會突出,頂多也就是個別項目奪冠,在奧運會的成績不會超過日本韓國,也就是亞洲二流。
- 國際關係方麵,與西方的關係好,不會受到禁運封鎖。與前蘇聯的關係不會太好也不至於很差。即使共產黨沒有上台,美蘇都想拉攏中國。與亞非拉關係一般,與周邊國家邊界領土糾紛仍在,比如和印度在藏南的爭議等。
- 沒有中國支持,越南北方統一南方也沒那麽容易,估計仍然還是南越北越分治。中越戰爭可能性不大。
- 南海爭議仍然存在,填海造島不會發生,失去更多島礁的控製權。最後也隻剩下太平島在手。
- 總體而言,經濟上中國可能仍然達到世界第二的位置,但政治軍事經濟的綜合影響力頂多也就是現在的一半,例如,在亞非拉就不會有那麽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