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的曆史疑點重重,隻是礙於西方文明的強勢,少有人去質疑它

來源: 2013-11-02 21:17:49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難道我們看曆史,不需要有點質疑的精神嗎?

被西方人吹得無限重要的波希戰爭,本身就疑點重重。

由於希臘不是產馬之地,希臘軍隊由於缺少足夠的馬來建立騎兵,所以,希臘的軍隊主要是步兵,而且赤腳裸身的,裝備原始簡單,更重要的是,還沒有弓箭。而波斯的軍隊是遊牧騎兵,依靠弓箭和長刀殺傷敵人,當弓箭齊射時遮天蔽日。

就這樣一支在裝備上遠遜於中國古代秦軍的希臘輕步兵,在麵對人數上比自己多一倍的強大波斯帝國的重裝備騎兵加步兵,居然以少勝多了!而且陣亡比例居然是,希臘軍隊隻有192人陣亡,而波斯軍則損失了6400人(馬拉鬆戰役)。這不是令人難以置信嗎?而更令人疑惑的是,指揮如此神奇戰役的希臘將領,在曆史上居然沒有出名!

不可思議的是,這次戰役的詳細過程,居然被當成信史而編入西方現代的曆史書裏,不僅有具體的參戰人數、連打仗時的陣列都一清二楚的,好像就是幾十年前才發生的事情。問題是,馬拉鬆戰役發生於公元前490年,而希臘文字出現於公元前700年,兩者間隔隻有200多年而已。難道剛開始使用才兩百年的不太成熟的文字,就已經能夠詳細記錄如此複雜的戰爭場麵了?這讓中國的甲骨文情何以堪啊,中國古人居然沒能用甲骨文寫出一部能反映商朝宏大戰爭場麵的信史來!

希臘的那些出土的雕塑,也同樣有後世偽造的嫌疑,風格與文藝複興時期的雕塑太相似。同樣是兩千多年前的秦俑,剛出土時的彩色顏色迅速氧化退掉,而變成難看的陶土色。無論是雕塑還是陶俑,往往會有製作者的名字出現在某處。可希臘的雕塑如此有名,卻沒有出名的雕塑者。而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米開朗琪羅,能因為雕塑繪畫而在曆史上留下大名,古希臘的雕塑成就同樣輝煌,並不亞於米開朗琪羅的作品,卻沒有任何的曆史留名者!

也就是說,指揮了希臘曆史上神奇戰爭的指揮者,和雕刻了著名希臘雕像的雕刻者,偏偏都沒有在曆史上留下他們的鼎鼎大名!(反而留下了參戰和傷亡人數!)這是為什麽?


關於雅典衛城,紐約時報曾經的一篇文章裏有所提及:

http://www.nytimes.com/2009/06/24/arts/design/24abroad.html?pagewanted=all


This myth required excavators on the Acropolis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to erase Ottoman traces and purify the site as the crucible of classicism. The Erechtheion had been a harem, the Parthenon a mosque. “But Greek archaeology has always been a kind of fantasy,” Antonis Liakos, a leading Greek historian, noted the other day. The repatriation argument, relying on claims of historical integrity, itself distorts history.

欲造神話,還需要十九世紀的雅典衛城發掘者們清除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痕跡,使遺址淨化成為古典主義典範。伊瑞克提翁神廟本是土耳其後宮,帕台農神殿本是土耳其清真寺,“但‘希臘考古學’一直充當造夢機”—— 著名希臘史學家Antonis Liakos這樣講。要求英國將埃爾金石雕歸還希臘的理由,是維護曆史的真實,但此說本身就是對曆史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