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偵破一起特大倒賣文物案,追繳東漢昭君出塞銅鏡等多件文物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注意到,其中偵破一起特大倒賣文物案,追繳東漢昭君出塞銅鏡等多件文物。
據了解,昭君出塞鏡誕生已有1800餘年,銅鏡上仍然能清晰看到上麵記錄“昭君出塞”故事的圖畫和銘文中的“中國”二字,印證了漢代通過和親政策促進民族融合的曆史事實,是目前已知最早記載“昭君出塞”故事的文物,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近期,該文物在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博物館展出。
昭君出塞鏡進入公眾視野,源於一起特大倒賣文物案的告破。
據洛陽檢察機關消息,2020年10月,洛陽公安機關獲得一條線索,廣東一名商人從洛陽李某處購買了一麵銅鏡,鏡上圖案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銅鏡銘文有“中國”字樣。文物專家初步斷定該鏡為珍貴文物,應該是在南方出土。
2021年4月,在北京某大學舉辦的一個展會上,昭君出塞鏡驚豔麵世,引起公眾震撼。洛陽公安機關立即派人前往調查,發現李某也在現場。
2021年5月,洛陽市公安機關對該案展開偵查;7月,該案被列為公安部督辦案件;9月3日,李某被抓獲到案。公安機關扣押昭君出塞鏡後,經文物專家查看確定該鏡出自東漢年代,經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專家表示,昭君出塞鏡在之前國內考古記錄中並沒出現過,懷疑銅鏡出自盜墓者之手。
後警方通過仔細梳理海量線索,查明了昭君出塞鏡的來源——廣西桂林農民林某。
2014年,林某等4人在桂林市平樂縣一農田內盜掘出土了這麵昭君出塞銅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