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消失15.7萬家店,這個品類正加速倒閉!

來源: 2025-09-18 01:51:16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奶茶店,批量倒閉

最近一段時間,從10年以上的老網紅品牌,到剛火一年的頂流新網紅,一大批奶茶店,正在陷入倒閉風波。

上海新網紅品牌PinkShake品可鮮奶,去年6月開設全國首店,高峰期等單3小時,更直接套上“股神巴菲特孫女”同款光環,吸引大批網絡紅人打卡。根據當時媒體報道新聞稱,PinkShake品可鮮奶單店月入達到60萬。

8月中旬,開業僅1年多的PinkShake品可鮮奶突然被爆出“一夜間”關閉全國所有門店。互聯網上,不斷有員工站出反映實際管理人失聯,存在員工薪資拖欠超2個月、供應商貨款及物業費用未結清等情況。

 

深圳“奶茶界愛馬仕”、初代網紅奶茶頂流813芭依珊,創立12年,被很多深圳人稱為青春暗號、深圳人的奶茶啟蒙。今年8月31日,813芭依珊十畝地店宣布永久閉店,門店數量從巔峰期的26家縮減至19家。

盡管官方聲明中表示今年有多家新店即將開業,但“十畝地”的閉店,仍讓不少消費者直言“一代人的深圳城市記憶沒了”。

 

再稍早一些,廈門網紅茶飲品牌Seven bus,這個高峰時期全國門店超400家,被消費者譽為“廈門奶茶之光”,一度成為當地的茶飲排隊王,創造下2小時排隊紀錄的老網紅奶茶品牌,也被爆出陷入“倒閉風波”。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Seven bus全國門店數量不足20家,在廈門本地僅剩3家。

 

浙江品牌OONE CCUP的寧波萬象城店宣布8月底正式閉店,門店開業剛滿1年,曾經一天出單上百杯、排隊3小時……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網紅奶茶、連鎖品牌正在悄然退場。一位茶飲加盟商近期對內參表示:“我真的開不下去了。投了70萬,現在一天收入幾百塊……我準備認賠了,月底閉店。”

大牌收縮、老牌撤場、中小斷流

15.7萬家奶茶店消失

奶茶品類近期的閉店風波,遠不僅聚焦在這些新老網紅、中小品牌身上,多個茶飲品牌門店也開始加速收縮。部分頭部品牌穩步擴張、加速下沉,而更多中腰部品牌則陷入閉店潮,甚至出現整城撤退現象。

燒仙草品類頭部代表品牌書亦燒仙草,在2019-2023年間的高速狂奔後,門店巔峰期數量超過7000家。但根據壹覽商業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書亦燒仙草淨減少門店數量為1049家,門店規模增速較去年底下降 18.32%;另一燒仙草連鎖品牌悸動燒仙草今年上半年也出現負增長,淨減少389家門店。

奈雪的茶近期公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從財報來看,上半年,奈雪的茶營收21.78億元,同比減少14.4%;經調整淨虧損額為1.18億元,同比減虧73.1%。奈雪的茶表示,收益減少主要由於關閉了部分經營不善的門店。

上半年,奈雪接連關閉或重裝多家門店,包括福建龍岩首店、哈爾濱首店、廣東天環廣場店、北京西城紅場店等。根據財報披露數據,奈雪的茶上半年門店減少了160家,其中,關閉直營門店132家、加盟門店28家。

不難看到,2025 年上半年,新茶飲行業的開店速度整體放緩,大牌加速收縮,老牌網紅與初代白月光退出市場,中小品牌及一些新頂流網紅品牌則“徹底斷流”,生命周期近一步縮短。

從整體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6月底,根據壹覽商業追蹤的26 個主流連鎖新茶飲品牌數據顯示,新茶飲行業總門店數為116978間,較2024年底的116120間僅增長858間,門店規模整體增長0.74%,近乎停滯。

另據公開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裏,有15.7萬家奶茶店從市場消失,奶茶店們以驚人的速度刷新行業閉店率榜首。

2025年,奶茶品類的“優勝劣汰”進程加速推進,大規模的消失背後是整個品類的大洗牌,行業正在從“拚數量” 轉向 “拚質量”,市場格局加速重塑。

這不是至暗時刻

而是必要的市場出清

某種程度上來說,品類洗牌並非終點,而是走向更成熟的新起點。

前些年,在資本熱下,奶茶品類瘋狂擴張,1條商業街上10幾家奶茶店的情況非常常見,很多網友對此調侃“這幾條街曾經渴過太多人”。但高速擴張期後,任何品類都必然要經曆平緩期的洗牌與重塑。

就當下的奶茶品類來看,一方麵,市場飽和度持續提高,茶飲品牌擴張空間受限。老網紅難增長,新網紅難存續,頭部效應愈發明顯。

2025 年上半年,茶飲市場整體新增城市數量遠不及去年同期,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當前26個主流新茶飲連鎖品牌中,僅11個品牌城市數量正增長,14 個品牌則在部分城市全線退出。

另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4新茶飲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新茶飲市場的增速已放緩至15%-20%。相較於前些年30%以上的高增速而言,市場門店總量愈發趨於飽和,品類正式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競爭。

但在這種情況下,依然有頭部品牌逆勢增長,進一步壓縮市場空間。

2025年上半年,蜜雪集團全球門店數量超過53000家,半年內新增門店達到9796家;古茗2025年上半年突破萬店,成為蜜雪冰城後的第二個茶飲萬店品牌,上半年新開門店數量接近1000家;當下的茶飲新頂流、“後起之秀”霸王茶姬,上半年新增門店數量接近800家。

另一方麵,在這個餐飲行業內“最卷的賽道”裏,同質化問題太過明顯,消費者不得不在同類中尋找“最優質的口糧”。

新茶飲品牌產品,從輕乳茶到水果茶,從零卡糖到果蔬汁……不少品牌門店的菜單都驚人相似。缺乏差異化的產品導致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難以建立,“價格戰”情況愈發嚴重。

而消費者的需求卻在以日為單位的快速更迭,今日追求“紫甘藍”的消費者,明日或許就會愛上“羽衣甘藍”。

“極致性價比”成為了最大公約數,消費者不要一味的最低價,而要品牌在特定價格帶內提供品牌能做到最高品質的產品和體驗。

以蜜雪冰城為例,在10元以下價格帶中,通過強大的供應鏈支撐以及運營效率,幾乎構建了一個無法被輕易打破的成本優勢空間。對於消費者來說,蜜雪冰城就是這個價格帶中,最高質的“口糧奶茶”。

一位知名餐飲分析師也表示,“這不是奶茶品類的至暗時刻,而是整個市場發展過程中的必要出清階段。未來的餐飲競爭,不再是前端門店的競爭,不是講故事的比武大會,而是後端供應鏈的競爭,是品質穩定性與品牌風控力的對決。”

價值回歸

奶茶的粗放時代終結

餐飲邁入慢增長時代,奶茶品類靠講故事、拚包裝、“燒錢戰”就能成功奪得市場的粗放時代已結束。現在,是拚效率、拚產品、拚真實價值的精細化運營時代。

對於倒下的奶茶品牌們來說,大規模閉店陣痛後,是更健康的市場和品牌發展;對於留下的奶茶品牌們來說,唯有敬畏市場、深耕內功,用真實對話收獲消費者的“買單投票”,才能在這場曠日持久的馬拉鬆中走到最後。

奶茶賽道不眠,但賽道中仍在奔跑的奶茶選手,或許需要換種跑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