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富,身價一日暴漲93億

來源: 2025-09-04 23:14:57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A股的財富故事還在不斷上演。9月3日,陽光電源大漲15.30%,收盤報114.9元,總市值達到2382億元。這波強勁上漲,令其掌舵人、董事長曹仁賢刷新了“安徽首富”的身價。按照30.46%的持股比例計算,曹仁賢目前身價高達715億元。相較於2024年登上《胡潤全球富豪榜》的財富值415億元,一年間,其身價漲了300億元。

在行業蕭條的大背景下,8月25日,陽光電源剛剛逆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5.33億元,同比增長40.3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7.35億元,同比增長55.97%。

這份半年報揭示,陽光電源的主營業務已經悄然轉換——儲能業務首次超越光伏逆變器,成為第一大收入來源。前不久,市場研究機構InfoLink發布了2025上半年度全球儲能係統出貨排名。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儲能係統出貨量中,陽光電源超過特斯拉,躍居全球第一。這不禁令人感慨,市場變化來得如此迅猛,要知道,去年這一榜單的前兩名還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

發布半年報的同時,陽光電源宣布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並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繼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巨頭之後,這是又一個赴港上市的A股儲能龍頭。按照天風國際證券的說法,2025年以來的A+H股上市熱潮,反映出中國優質資產估值修複的窗口正加速打開。國際資金對中國核心資產信心回升,市場正重新定價中資企業價值。

參考寧王在港股的表現,昨日收盤價422港元,較263港元的發行價已經上漲了約60.4%,而這不過是短短三個月間發生的事。港股對儲能資產的青睞,想必也會讓陽光電源分一杯羹。

此外,港股市場也是企業跨國並購、海外建廠等全球化擴張的“資金蓄水池”。對於一家海外營收已經超越內地營收的企業,上港股,除了拓展融資渠道,目標當然是深化全球化戰略,強化國際品牌形象。麵向全球市場,陽光電源還有很多故事可講。

高校教師下海,幹出新能源電源第一股

這家千億市值巨頭的締造者,堪稱教師下海的典範。1968年,曹仁賢出生於浙江蕭山農村,後來考入合肥工業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1993年獲得碩士學位後留校任教。在學校任職期間,他主要從事可再生能源發電與電力電子技術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科研成果。

然而這個年輕人不甘於一輩子當老師。1997年,曹仁賢辭去教師職務,在合肥成立陽光電源,注冊資本約50萬元,當時創業場地僅是浴室旁一間不足20平米的小屋。初創階段,公司經營困頓,不得不依靠傳統UPS不間斷電源產品維持運轉。

創業第六年,陽光電源研製出中國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光伏並網逆變器,並在外企林立的上海實現並網發電,打破國外壟斷局麵。此後,公司調整戰略,舍棄了當時最賺錢的傳統UPS產品,集中資源發展光伏逆變器及新能源領域產品。這一決策當時在公司內部引發爭議,因為這意味著每年減少數千萬元的收入。但曹仁賢認為,隻有專注於可再生能源領域,公司才能保持真正的競爭力。

事實證明,他的決策是正確的。憑借這一關鍵性的戰略調整,陽光電源先後參與國家“送電到鄉”工程,覆蓋西部無電地區,逐步奠定行業地位。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鳥巢”項目開始使用其逆變器,使其品牌知名度躍升。2009年,在國內新能源逆變器市場,陽光電源已經占據超60%的份額,位居第一。

圖源/陽光電源官網

2011年,陽光電源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中國新能源電源行業第一股”,最新市值高達2071億元。上市後,業務版圖持續拓展,涵蓋光伏逆變器、風電變流器、儲能係統、新能源汽車驅動設備等多個領域。曹仁賢的財富也一路飆升。2021年,他以約650億元的身家首次登上《胡潤百富榜》,並創下安徽首富紀錄。不過,隨後幾年光伏行業整體調整,其個人財富也是起起伏伏,2024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上,曹仁賢、蘇蕾夫婦的財富為415億元,排名第536位。

曹仁賢的資本布局還在不斷擴大。一級市場也是動作頻頻,而且非常“專一”,圍繞新能源產業鏈上下遊,通過直投、母基金和產業基金等方式深化戰略布局。

比如2024年11月,陽光電源公告稱,通過直接投資以及關聯基金,投資阿基米德半導體,成為持股近24%的第二大股東。公司由中科院院士團隊創立,專注車規級SiC/IGBT模塊研發,產品應用於800V高壓平台和儲能係統,技術對標英飛淩。

2023年10月,芯聯動力完成天使輪融資,信息顯示陽光電源與國投招商、浙江金控、小米產投等機構共同出資。芯聯動力專注車規級SiC製造及模組封裝,為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領域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創始股東包括中芯集成、立訊精密等產業方。

基金方麵,去年陽光電源曾作為LP出資4.9億元,與浙江省產投集團、杭州產投共同設立創投基金,同樣是聚焦新能源產業鏈上下遊,包括光伏、儲能、氫能等領域。更早在2016年,陽光電源曾作為GP,管理100億元規模的安徽省新能源產業基金。此外,陽光電源還多次與三峽新能源合作成立投資基金。

攤子鋪起來,資本運作也少不了。2023年12月,陽光電源公告稱,擬啟動分拆控股子公司陽光新能源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陽光新能源,是陽光電源旗下專門從事新能源電站投資開發的子公司,公開這一計劃前,陽光電源還宣布擬向陽光新能源增資10億元,多家資方也悉數增資,使得陽光新能源估值上升到193億元。2024年,陽光新能源溢價101.51%入主上市公司泰禾智能。直到今年6月,泰禾智能又披露公告稱,擬收購陽光新能源持有的陽光優儲100%股權。

一係列資本運作或是在為這家子公司謀求曲線上市,引發市場猜測是否會有進一步的資產注入動作。

主營業務轉換,加速全球化布局

過去兩三年,光伏行業整體遭遇困境、競爭加劇,陽光電源卻逆勢實現高增長,這與其主營業務的轉換和海外布局有關。

隨著儲能產業崛起,陽光電源的儲能係統業務迅速增長,成為其第一大主營業務。2025年上半年,儲能係統收入達178.03億元,同比激增127.78%,占總營收比重升至40.89%。與此同時,傳統支柱業務光伏逆變器占總營收比例下降到35.21%。依托光伏逆變器業務基礎發展而來的新能源投資開發業務,2025年上半年實現收入83.98億元,同比減少6.22%。

圖源/陽光電源官網

從業務邏輯來看,光伏逆變器的作用,是把光伏板發出來的“直流電”轉換成家庭、工廠、甚至電網能用的“交流電”。它是光伏發電環節的“必需品”,裝光伏電站就必須配逆變器,市場需求跟光伏裝機量直接掛鉤。儲能係統則是把電能先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候再放出來,是調節電力供需平衡的工具,對新能源大規模上網特別關鍵。

簡言之,逆變器是賣設備的邏輯,一次性買賣,利潤比較穩定,但容易競爭激烈。儲能係統不僅有設備,還涉及係統集成、運維、甚至電力交易,未來潛力更大。此外,儲能係統的毛利率也更高,儲能係統毛利率39.92%,而光伏逆變器為35.74%。

而儲能係統業務的翻倍增長,根據曹仁賢在財報後交流會上說明,主要得益於全球市場需求保持強勁,加上公司深耕儲能市場,已形成良好口碑和品牌形象,同時進一步加快了新品研發和迭代速度。

在儲能這個領域,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巨頭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出海幾乎是個必然選擇。陽光電源自2006年起便開始向全球市場擴展,其光伏逆變器和儲能設備已陸續安裝於海外多個地區。到2018年在印度班加羅爾成立首個海外工廠,標誌著陽光電源邁出本地化生產的重要一步。過去一年,在中東市場,陽光電源與沙特企業簽署了全球最大儲能項目,容量達到7.8GWh;在歐洲英國,也拿下了4.4GWh的儲能訂單。

據最新半年報,陽光電源在中國大陸(不包括中國港澳台)營收181.55億元,同比增長3.48%;海外地區(包括中國港澳台)營收253.79億元,同比增長88.32%。這也是其海外營收首次超過中國大陸的營收。

幾個關鍵決策,決定了一家企業的生死。創業初期,是曹仁賢下決心砍掉傳統UPS業務,由此引領陽光電源走上麵向未來的新能源之路。如今在他的帶領下,這家光儲巨頭又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完成了一次關鍵的戰略調整,也幫助陽光電源度過了這幾年光伏最慘淡的時期,如今陽光電源股價距離曆史新高僅一步之遙,沒準曹仁賢的身價很快又要刷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