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一顆抗癌藥丸,南通包工頭狂攬110億
記者丨韓璐 編輯丨譚璐
71歲的杜錦豪,由包工頭變身為醫藥大亨。
他實控的創新藥企艾力斯,僅憑一款藥,半年賣出23.7億元,淨賺10個億。2020年,這家公司的收入隻有56萬元,虧損高達3個億。
4年時間,杜錦豪帶領團隊實現大反轉。
“上半年的整體業績不錯,呈現穩步增長態勢,我們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產能安排。”
《21CBR》記者以投資人身份聯係艾力斯,公司方麵表示,在繼續尋找新標的,方向仍聚焦在抗腫瘤領域。
8月28日收盤,艾力斯市值超500億元。杜錦豪與祁菊夫婦也以110億元身家,登上胡潤全球富豪榜。
這一切,要歸功於杜錦豪研發的一款抗癌藥。
單品神話
一眾明星創新藥企中,艾力斯很低調,杜錦豪等管理層鮮少公開露麵,可近年表現著實驚豔。
今年以來,艾力斯的股價從低位攀升,最高漲幅超200%,成為高反彈標的之一。
受資本追捧,是基本麵使然。
從2021年到2024年,艾力斯的營收從5.3億增至35.58億元,飆漲近7倍,且扭虧為盈,去年大賺14.3億元。
1-6月,其營收超過23.7億元,淨利潤10.5億元,同比增幅超六成,半年就賺了去年三個季度的錢。
“我們已有三款商業化產品,伏美替尼、戈來雷塞、普拉替尼。”公司方麵回應記者。
其中,杜錦豪手裏的核心產品,是小分子靶向藥伏美替尼,在研管線也基本圍繞其開展。
這款抗癌藥,於2021年獲批上市,同年進入醫保,貢獻了超過九成的收入;艾力斯今年業績增長,也主要來自這款藥的放量。
伏美替尼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肺癌是全球第一大腫瘤,非小細胞肺癌的占比達85%,其中,超過一半屬於EGFR突變型。
據預測,2030年,國內治療EGFR-TKI藥物的市場需求可達300億元。
伏美替尼作為第三代EGFR-TKI抑製劑,臨床療效和耐藥性突出,不良反應更低,對腦轉移的療效更佳。
進入醫保後,這款藥快速放量,去年的銷量達到169.28萬盒,同比增長超八成。
伏美替尼將進行第二次醫保續約工作,杜錦豪為銷量增長做好準備。
7月中旬,艾力斯稱,其新增1.5億片伏美替尼固體製劑生產線獲批投產,每年的總產能提升至2億片。
杜錦豪治下,艾力斯的吸金能力驚人,毛利率長期保持在95%以上,2021年更達到98.94%,其淨利率一度高於“醫藥一哥”恒瑞醫藥。
潑天富貴
企查查顯示,杜錦豪、祁菊夫婦,共同持有艾力斯超過37%的股份。
今年,夫婦倆晉升為百億富豪,在胡潤全球富豪榜上,身家高達110億元。
截至6月末,杜錦豪手握10億元現金,比去年底多了一倍,公司準現金總額超過42億元,資產負債率不到10%。
財力雄厚的杜錦豪,不忘帶領員工共同致富。
公司在8月8日發布公告,旗下兩家員工持股平台“上海艾祥”和“南通艾耘”,計劃減持1350萬股。按照當天收盤價94.51元計算,上述擬減持股份,對應的最高金額超過12億元。
公告顯示,兩家員工持股平台,其股份均在IPO之前以股權激勵的方式取得,成本低廉。
員工認繳上海艾祥、南通艾耘股權時,每股價格僅9.82元-9.92元。對比8月28日的收盤價113.32元,其持有的股權價值已翻了10倍以上。
來源:艾力斯2025年半年報
上海艾祥由26名員工持有,除杜氏夫婦,還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董秘、醫學總監、市場總監等職務的員工。
以公告當天股價計算,杜錦豪的創業搭檔、艾力斯的核心創始人郭建輝之子Jeffery Yang Guo,持股2562萬股,身價超24億元;董事長杜錦豪本人,持股1080萬股,價值10.21億元。
在薪酬方麵,杜錦豪一向慷慨,也看績效。
員工人均年薪在2020年為23萬元,2024年達到48萬元,翻了一倍多。上半年,其管理費用增加一成多,原因之一就是漲薪。
核心高管的薪酬,去年就有大幅上漲。
其中,營銷一號位黃晨,去年薪酬404.33萬元,較2023年提升兩倍多;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胡捷,達到304.06萬元。
作為公司一把手,杜錦豪去年的薪酬為495.11萬元,較2023年大漲超四成。
跨界研發
在醫藥圈,杜錦豪其實是個“門外漢”。
他是江蘇南通人,1954年出生,從啟東中學畢業後,就開始闖蕩社會,做起了包工頭。
1996年,他在上海創建了揚子江建設集團,在基建行業的發展紅利下,積累了雄厚資本。
進入醫藥行業,實屬機緣巧合。
2000年,身在美國的郭建輝發現了阿利沙坦酯的分子結構,並申請專利。2004年,郭放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終身教職,帶著專利毅然回國創業。
同為啟東老鄉,兩人一拍即合,杜錦豪出資800萬控股80%,郭建輝以專利作價占股20%,艾力斯由此誕生。
曆經8年研發,2012年,郭建輝率隊研發出國內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抗高血壓藥物阿利沙坦酯,現已是年收10億級的大單品。
可惜,新藥上市不久,郭建輝因病去世。
團隊受到重創,杜錦豪並沒有放棄,帶領公司選擇新方向。他將阿利沙坦酯的技術轉讓給信立泰,換來8.2億元資金,同時轉向腫瘤藥研發。
杜錦豪選定了肺癌,這個國內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癌種。他沒有廣鋪管線,而是精打細算,聚焦投入。
事實上,療效出色的伏美替尼,沒有燒掉太多錢。從2017年到2021年產品獲批上市,累計研發投入不到7億元,效率驚人。
2020年底,杜錦豪帶領公司在科創板上市。
拳頭產品大賣,杜錦豪未能放鬆。
去年,他以8.5億從加科思引入兩款產品的獨家許可。今年5月,其中一款藥獲批上市,用於治療G12C突變型非小細胞肺癌,打破單品依賴。
為應對市麵上三代EGFR-TKI藥物競爭,杜錦豪加緊拓展伏美替尼的臨床應用範圍。
今年7月,其針對另一類型非小細胞肺癌的二線治療適應症上市申請,被納入優先評審。
未雨綢繆,杜錦豪古稀不輟,謀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