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靠46位員工年入11億,9成營收來自中國市場

來源: 2025-04-28 20:49:3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2021年,瑞幸生椰拿鐵橫空出世,首月賣出42萬杯,三個月後,生椰係列單月銷量突破千萬杯,不僅成為瑞幸咖啡扭虧為盈的關鍵大爆款,還成功帶動了一場“萬物皆可椰”的創意狂歡。

自此,椰子水從邊緣配角一躍成為現象級爆款,椰青冰美式、椰子冰淇淋、鮮椰汁等各種相關飲品都成了網紅單品,並逐漸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具象符號之一。

爆紅之後,國際巨頭與本土新銳品牌“短兵相接”,Vita Coco、if椰子水等跨國品牌紛紛爭奪中國市場,椰樹椰汁、椰泰、歡樂家、春光等老牌企業也在加速布局。今年4月,泰國品牌if椰子水的母公司IFBH Limited(下文簡稱“IFBH”)正式遞表港交所,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

從業績數據來看,近幾年來IFBH表現亮眼。2023年,公司營收為8744.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38億元),淨利潤為1675.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9億元),2024年,IFBH的營收便飆升至1.5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6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高達80.7%,淨利潤也達到了3331.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4億元),同比增長98.9%。

灼識谘詢報告顯示,自2020年起,if穩居中國內地椰子水飲料市場榜首,2024年市占率約達34%。在招股書中,更令人驚歎的是其“極致的效率”:沒有自建工廠、不養物流團隊,僅靠外包代工和分銷,便將椰子水一年賣出數10億。

拆解這家“椰子水之王”的招股書,《天下網商》認為,if椰子水成功的背後,是品類紅利、流量紅利與供應鏈紅利的疊加。

從泰國街頭到中國便利店,健康焦慮催生紅利品類

IFBH的故事始於泰國曼穀。其創始人彭薩克(Pongsakorn Pongsak)出身於顯赫的商業世家,家中產業涉足房地產、酒店、高爾夫俱樂部、飲料等多個領域,彭薩克自幼便對商業展現出濃厚興趣與獨特天賦。

在美國留學期間,他結識了眾多科技巨頭企業的高管以及VC、PE,積累了大量的營銷經驗。在尋找生意機會的時期,他目睹了眾多美國製造工廠因沉重的資產負擔、高昂的運營成本而相繼倒閉,這讓他意識到了“重資產”生意的弊端,這一理念也為if椰子水走輕資產路線埋下伏筆。

2013年,回到泰國的彭薩克創立了工廠General Beverage,專注於食品和飲料的製造與分銷,他建起曼穀首個高速無菌罐裝生產線,產能達到每小時4萬瓶,if椰子水產品隨之麵世。

創立之初,if椰子水便將目光投向了國際市場,憑借泰國豐富的椰子資源,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嶄露頭角。隨著國際版圖的不斷拓展,General Beverage進行了重組,將國際業務剝離,在新加坡成立了IFBH,也就是if如今的母公司,此舉讓IFBH與生產、倉儲等重資產環節切割,專注於品牌營銷和渠道分銷。

2017年,if椰子水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彼時,中國飲品市場品類繁多,椰子水這一細分領域尚處發展初期,消費者認知度相對較低。if椰子水以進口高端定位,打入一、二線城市的便利店與精品超市,但銷售業績並不亮眼。

橫向來看,2015年,同樣盯準椰子水賽道的Vita Coco借華彬集團進入中國,然而330ml售價10元的高定價、消費者對“椰子水≠椰汁”的認知模糊,使其難以打開大眾市場,初期表現同樣慘淡。

轉機出現在2020年後。疫情期間,消費者對電解質補充需求激增,轉而追求成分透明、天然無負擔的飲品。

椰子水的天然低糖、高鉀屬性精準切中都市白領和健身人群的健康需求,疊加if透明的瓶身設計以及強調“100%果汁”的天然屬性。2020年—2022年期間,if椰子水蟬聯中國椰子水市場榜首,但彼時整體市場規模仍不大。

真正讓if椰子水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是從瑞幸的生椰拿鐵成為超級大單品開始。據瑞幸最新公布的數據,生椰拿鐵自上線以來,不到四年已經賣超12億杯,由此衍生出來的各種“椰子水”網紅飲料、甜品更是數不勝數。

而if也順勢抓住了這波紅利,2022年,通過與李佳琦、劉畊宏等頂流主播合作,if直播間銷量環比增長超300%,天貓旗艦店一舉登頂品類榜首;2023年、2024年,趙露思和肖戰先後成為if椰子水的代言人,將品牌熱度持續推向高峰。2024年,IFBH在中國內地的收入達到11.6億人民幣,其中中國市場的貢獻尤為突出,占總收益的92.4%,中國市場成為IFBH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招股書顯示,2023年—2024年,椰子水產品的營收分別為8201.2萬美元和1.51億美元,占IFBH總營收的93.8%和95.6%,其他椰子水相關產品的營收在報告期內分別為279.7萬美元、308.5萬美元,占比分別為3.2%和1.9%。不難看出,IFBH公司主要營收非常依賴if椰子水這個單一品類。

為了進一步鞏固在中國市場的地位,IFBH不斷加大市場推廣力度,除了邀請知名明星代言,還與泡泡瑪特進行跨界聯名。在營銷費用方麵,IFBH的開支由2023年的366.3萬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735.5萬美元,同比增幅超100%,營銷開支占總營收的比例由4.2%增加至4.7%,可見其對中國市場推廣的重視程度。

46人狂攬11億,輕資產模式背後的“三板斧”

在《天下網商》看來,與其他飲料企業品牌不同,在中國市場,IFBH的模式有三個特異之處:

一是極致的輕資產模式,生產、物流、供應鏈全部外包。翻開IFBH的招股書,一組數字令人咋舌:公司僅46名員工,其中43人在泰國負責研發與供應鏈,3人在新加坡管理財務,中國市場則完全依賴代運營商。

極致的輕,反而成為if高速擴張的核心引擎。在泰國,if椰子水由General Beverage等代工廠生產;在中國,生產、倉儲、物流全部外包,由杭州大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電商運營,在線下拓展方麵,北京優道極致食品有限公司負責北方及線上渠道運營,‌上海森蜂園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覆蓋華東、華南區域,重點布局便利店及商超。

IFBH甚至沒有一間倉庫,存貨周轉天數僅2—3天,幾乎實現“零庫存”,可以說是生產與物流全部外包。在招股書中,IFBH解釋稱,這一運作模式使公司具有高度生產彈性與拓展能力,公司得以將資源集中在研發和品牌建設上。

二是KOL種草與符號化設計。初入中國市場之時,if敏銳地捕捉到了市場趨勢,尤其是Z世代的消費心理。於是,if椰子水定位為“健康+顏值”的飲品,迎合健身和減肥人群的需求。if深諳新消費的流量密碼,在外觀設計上,品牌用透明瓶身,消費者能直觀看到清澈的椰汁,強化了“無添加”的視覺符號,而後通過KOL進行病毒式營銷。

在小紅書上,KOL們將if椰子水塑造成“運動補水神器”,單篇筆記帶動10萬+銷量的神話頻現。部分健身博主用if椰子水搭配蛋白粉、低脂奶酪棒等作為減脂餐,進一步以功能性和場景化的展現,強化其專業形象。

三是線上線下渠道“飽和攻擊”,便利店及電商雙驅動。在全家、7-11等線下便利店渠道,if椰子水主要推出250ml包裝,主打即時消費場景。

而對線下便利店渠道的滲透,也讓更多年輕群體對品牌形成認知,帶動線上銷售,目前if主要布局了天貓、京東、抖音等線上平台,在抖音直播間,品牌通過“買一贈一”策略拉動客單價,據公開數據,品牌單場直播賣出50萬瓶,複購率高達35%。這種“便利店高頻曝光+直播間轉化”的組合拳,迅速提升了產品銷量。

極致的輕,也推高了IFBH的毛利。2023年—2024年,IFBH的毛利率由34.7%增至36.7%。

競爭加劇,本土品牌開啟“貼身戰”

輕資產模式為if帶來高效率和高毛利的同時,也暗暗埋下隱患。

在供應鏈方麵,if椰子水絕大多數代工廠位於泰國,其中最大的代工廠即為創始人彭薩克早年創立的General Beverage,其為IFBH其餘代工廠提供產品所需的所有椰子水,而所需椰子都是General Beverage從泰國當地采集商和農民手中采購。這種高度集中的供應鏈模式,使得if椰子水在麵對原料供應變化、政策變動等情況時抗風險能力較弱。一旦泰國當地出現政策調整等影響農業或進出口業務的情況,if椰子水的原料供應和生產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導致產品供應中斷或成本大幅上升。

if椰子水對單一市場的依賴程度也極高。一旦中國市場出現需求波動、競爭加劇等情況,if椰子水的整體業績將受到巨大衝擊。

據招股書數據,2019年至—2024年,全球椰子水飲料行業顯著增長市場規模由25.16億美元上升至49.89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4.7%。未來五年,該行業將保持升勢,2029年時將達84.56億美元。

中國廠商正在加速反攻,除佳果源、歡樂家、可可滿分、佳樂等傳統椰子水品牌外,盒馬、樸樸等超市的自營品牌以及眾多中小品牌也加入了競爭行列。

不同品牌有著各自的競爭優勢,農夫山泉推出“椰子跳動”,以6元/瓶的價格搶占中端市場;元氣森林投資的“椰滿滿”則主打“5秒開椰”的趣味設計,迅速吸引了一批年輕消費者;喜茶、奈雪的茶憑借現製茶飲的渠道優勢,將瓶裝椰子水鋪進自家門店。這些品牌更熟悉本土渠道規則,同時更加注重產品的個性化和差異化,推出各種聯名款、限定款產品,滿足消費者對於新鮮感和獨特性的需求。而一些大型零售平台推出的自有品牌椰子水,憑借強大的渠道優勢和成本控製能力,以較低的價格吸引了大量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這些競爭對手的崛起,使得if椰子水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市場競爭壓力。

激烈的競爭態勢下,價格戰成為了品牌爭奪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椰子水的市場價格整體呈下降趨勢,馬上贏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椰子水每百毫升均價為1.91元,到2025年一季度已降至1.46元。價格戰開打,相比之下,標準零售價在0.85美元至2.99美元區間的if椰子水價格優勢並不明顯,如何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優化成本結構,製定更具競爭力的價格策略,同樣成為if椰子水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於if而言,上市不是終點,而是新一輪競速的起點。當行業回歸供應鏈掌控力、產品迭代速度、消費者心智等本質較量,if能否從“網紅”進化為“長紅”,仍然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