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被拋售,為何收益卻上升了呢?

來源: 2025-04-18 02:05:20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怎麽拋售還漲呢?

——《金融時報》網友“Linlin”

金融時報社答網友:

近日,美債遭到大幅拋售,美國國債價格連續5天下跌,10年期美債收益率累計上漲近50個基點至4.48%,創下2002年以來最大單周漲幅。對此,有網友在給《金融時報》一篇題為《美債,遭史詩級拋售!》的稿件留言中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麽美債被拋售後收益卻上升了呢?

想要解答這個問題,就需要了解債券相關的規則。以1年期美債為例,該債券麵值為100美元,即到期支付100美元,投資者購買的方式類似“砍頭息”,在扣除利息後支付債券價格,其實際支付的價格是低於票麵價值的。

假設我們購買該債券的價格為95美元,在不考慮持有時間以及利率變化等因素的情況下,該債券在市場上的流通價格也是95美元。如果現在市場上拋售該債券,債券價格因此下降到90美元,那麽新購入該債券的投資者拿到的美債條件就變成了付出90美元、到期收回100美元,相較此前我們借出95美元、到期收回100美元,該債券的收益率便出現了提升。

當然,通過債券的市場交易價格來理解其和收益率的關係隻是比較簡單的方式,實際在市場上對於債券流通價格和不同收益率的計算還要考慮很多方麵,甚至不同的債券類型也會有所不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深入挖掘。

但是,利用交易價格的簡單邏輯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一些債券市場的變化。比如我們都知道利率下降,債券價格會上漲,對於這一變化,一般都會從折現利率的角度進行解釋,而我們也可以嚐試利用市場的交易邏輯對此進行簡單理解。比如我們現在持有一個到期收益率為5%的債券,在市場降息後,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假設新在市場流通的債券收益率也隨之降低到了4%。那麽,對於想要購買債券的其他投資者來說,相較於市場上4%收益率的債券,我們手中到期收益率5%的債券就會格外具有吸引力,他們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購買,債券的價格便出現了上漲。價格的上漲,使得該持有債券到期收益率與市場上流通債券4%的收益率相當。反之亦然,利率增加時,市麵上流動債券收益率也會增加,我們手中的債券價格會出現下降。

在此邏輯下,我們也能對美債市場的“死亡螺旋”進行一些簡單理解。美國特朗普政府實施所謂“對等關稅”後,各路資金紛紛出逃美國資本市場,引發對美債的拋售,拋售引起債券價格下降,美債收益率上升,從而進一步引發美債價格下降,造成更多拋售,使資金在恐慌中進一步出逃。

而這僅是特朗普政府實施所謂“對等關稅”後美國資本市場所產生的股、債、匯“三殺”的其中之一而已。自“對等關稅”政策宣布以來,國內外多家市場機構普遍認為,此舉將對美國經濟造成重大打擊。

高盛的最新研究報告將美國2025年四季度GDP增長預測從之前的2.5%下調至0.5%。同時,高盛也將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概率從35%提高至45%。顯而易見,特朗普加征關稅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正如4月10日美國前任財政部長耶倫所言,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是“最嚴重的自我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