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來,自斷33年資本路

來源: 2025-04-14 18:36:2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在60後、70後心中,金利來一直有著重要地位,但這個品牌不久將作別資本市場。

日前,金利來集團公告披露要約人及公司聯合公告,給出通過私有化退市的預期時間表。

公司退意已決,雖然表麵上來看,是二級市場長期的低成交量,實際上是公司認為上市地位對業務和未來增長已無關緊要。

作為最早將正裝文化引入內地的品牌之一,金利來在男裝市場擁有較高地位,成為兩代人的正裝必選。

隨著近年服裝服飾進入調整期,這個老牌港風服裝品牌,在經營和產品上雙雙迎來嚴峻考驗。這是給曾家二代出的難題,是繼續推動品牌年輕化,還是發展多元化?

退意已決

如果進展順利,金利來集團(00533.HK)將於7月2日從聯交所退市,結束33年的上市曆史。而金利來,這一老牌港風服飾品牌,亦將揮手作別資本市場。

日前,公司公告,將寄發計劃文件,並給出通過私有化退市的預期時間表,工作進程正按部就班。

去年12月中旬,執行董事、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曾智明控製的廣朗公司作為要約人,對公司提出私有化退市。彼時,曾智明家族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約68.75%股權,要約計劃的股東持有公司約31.25%股權,合計約3.04億股。

要約人擬以每股1.5232港元的價格,收購代價最高為約4.64億港元。這一計劃生效後,公司將從聯交所摘牌。

上述注銷價,比最後交易日收盤價溢價約24.85%,可以說要約人為股東退出給出了相對豐厚的空間。

不過,這還是在外界引發了風波。主要是要約人給出的注銷價,相比去年上半年末未經審核綜合資產淨值約4.46港元,相當於折讓約65.95%。

據2024年業績報告,公司年末賬麵資金豐裕,現金及銀行結餘約10.52億港元,且沒有任何銀行借款及透支。其不到8億港元的總負債中,主要是合約負債及應付賬款等。

金利來集團為何堅持選擇私有化呢?

這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方麵是因二級市場上成交量偏低,另一方麵過往20年來公司並無利用上市公司的地位進行過集資活動。公司認為,其上市地位對自身業務和未來增長的籌資來源已變得無關緊要。

退市後預期可簡化營運程序,減少與維持公司上市地位及遵守監管規定有關的管理資源以及行政成本,並減少與上市公司相關的複雜性。

從領帶到服裝

即使沒有買過金利來的產品,相信大家也看到或聽到過它的廣告語,“金利來,男人的世界。”

起初,金利來以一條領帶打天下,在這一服飾細分賽道上博得頭籌。其後,公司進一步拓展業務邊際,進入到服飾領域,涉足商務休閑、皮具皮鞋、商務正裝、時尚休閑等市場。

上世紀90年代,金利來已躋身是內地成熟男裝市場的頭部品牌,一身金利來行頭配上大哥大,風光無限。後來,夢特嬌和華倫天奴等外資品牌,才先後進入內地市場。

在很多年裏,金利來穩居中國男裝品牌頭部陣營,曾連續15年成為全國同類產品十大暢銷品牌之一。

2011年,公司實現收入18.02億港元,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4.19億港元。同期,終端零售網點攀至高峰,為約1300間。

在2011年前後,本土男裝品牌開始崛起,海瀾之家,利郎、七匹狼以及柒牌等搶占市場,成為金利來這一類港派服飾品牌的勁敵。

海瀾之家2002年以大眾男裝起家,打造“男人的衣櫃”,隨後拓展了童裝、女裝和家居業務。

與此同時,閩係服飾品牌紛遝而至。七匹狼定位中高檔休閑服飾,柒牌著力於中高端男裝市場,利郎主打簡約派商務休閑男裝。

從一家獨大到品牌競速,金利來走上下坡路。2024年,其營業收入已降至12.19億港元、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0.93億港元,終端銷售點僅餘786間。

二代守業

金利來創始人曾憲梓,人稱“領帶大王”。他有三子,曾智謀、曾智雄和曾智明。

長子曾智謀醉心於計算機技術;老二曾智雄創立中國世貿集團在美股上市。這樣一來,家族企業傳承的重任,就落在幼子曾智明身上。

曾智明早在1989年就進入金利來集團旗下企業鍛煉,先後在產品、包裝、物流以及采購等崗位輪崗。1992年,親自參與公司登陸聯交所。

2001年,他獲任公司執行董事,2003年、2005年先後獲任公司副董事長、行政總裁,全麵掌舵公司日常事務。當時,曾憲梓雖仍為董事長,實際已很少插手具體事務。

隨著曾智明走上前台,市場對金利來的考驗日趨嚴峻。在服裝服飾市場轉型與調整期裏,很多靠男裝起家的公司,杉杉、雅戈爾等紛紛多元化轉型。金利來的重心始終在服裝主業,業務版圖拓展到全年齡段消費群體,通過加碼產品線以及技術提升,來獲得市場。比如3D立體免燙襯衣技術,就是金利來的獨家發明。

即便這樣,公司經營疲軟的局麵,也未能有效遏製。

去年,公司服裝業務錄得營業收入8.64億港元,同比下降約6%。在服裝業務之外,公司涉足了物業投資及發展領域。2024年,錄得投資物業公平價值虧損約2736.20萬港元,同比下降42%。

其中,在梅縣開發的金利來花園項目在去年落成,截至去年底仍有樓宇單位651套、低層單位47套待售。當年僅確認售樓收入4924.60萬港元。

此外,公司還於去年成立從事光伏業務的新能源公司,年內錄得售電收入112.80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