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彩電一哥”擬易主?電視業務仍虧損
2022年和2023年,康佳集團已累計淨虧損36.34億元,至2024年,該公司預計將再虧去26.50億元至29.50億元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 呂貢
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佳集團,深康佳A:000016.SZ;深康佳B:200016.SZ)A股股票交易近日出現異常波動,2025年4月9日、10日和11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截至4月14日收盤,深康佳A股價報收於5.28元/股,相較於4月8日的收盤價,每股上漲1.44元。
消息麵上,康佳集團日前接到控股股東華僑城集團的通知,為優化配置資源,擬由其他央企集團對該公司實施專業化整合。此次整合或將導致該公司的控股股東發生變更,但不會導致實際控製人變動。
近年來,康佳集團的兩大核心業務板塊——消費類電子和半導體,均麵臨顯著經營壓力。自2016年起,中國彩電行業競爭便由增量市場步入存量競爭階段。據奧維雲網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彩電市場零售量漸顯下行趨勢,市場需求增長乏力。與此同時,以Mini LED、Micro LED等代表未來顯示技術的迭代更新,以及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加速了智能電視等新興品類崛起,行業競爭加劇。
在此背景下,康佳集團的彩電業務在2022年和2023年均出現虧損。為應對市場變化,該公司於2023年對內銷彩電的產品規劃及銷售策略進行調整,推出中高端係列新品X6/M6/R7。然而,由於新品導入及銷量爬坡周期相對滯後,未能全麵彌補老品退市產生的清理損失,導致彩電板塊整體利潤承壓。
作為昔日的“彩電一哥”,康佳集團跨界拓展半導體板塊已有多年,試圖挖掘第二增長曲線。早在2018年,康佳集團便完成半導體業務的總體設計與戰略規劃,明確了該板塊的產品方向,並引入相關技術和管理團隊。當時,康佳集團還立下目標:計劃用5至10年躋身國際優秀半導體公司行列。
次年,康佳集團半導體科技業務逐步落地,該公司負責Micro LED業務的控股子公司——重新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並在實驗室點亮了自主研發的Micro LED顯示屏及Micro LED發光芯片。同時,另一家控股子公司所研製的存儲主控芯片實現量產,豐富了產品線。目前,康佳集團的半導體業務在存儲、光電等領域均有所布局。
康佳集團近年來營收及歸母淨利潤情況(億元)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在這些年的跨界探索中,康佳集團累計投入了數十億元用於研發。盡管如此,半導體板塊為康佳集團帶來的經濟效益卻遲遲未能體現。直至2024年,康佳集團的半導體業務仍然處於產業化初期,尚未實現規模化及效益化產出,持續影響著該公司的整體盈利表現。
從財務數據來看,康佳集團的經營壓力顯而易見,2022年至2023年,該公司已連續兩年虧損,歸母淨利潤分別錄得-14.70億元和-21.64億元。2024年全年,該公司預計將延續虧損,且淨虧損規模進一步擴大至26.50億元至29.50億元(預期區間)。其中,彩電業務受到市場競爭加劇、供應鏈波動及剛性費用壓降空間有限等因素影響,持續承壓,依舊處於虧損狀態。另一邊,尚未形成規模效益的半導體業務,同樣對該公司的盈利水平構成了一定壓力。
除業績承壓外,康佳集團的內控管理或也存在問題。據“野馬財經”報道,2025年3月15日,抖音平台出現一則實名舉報視頻,舉報人朱新明指控該公司涉嫌虛增業績4000萬元。朱新明為全球微晶石行業龍頭領軍企業金鳳凰的創始人,而金鳳凰曾於2018年被康佳集團收購,並更名為江西康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江西康佳)。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康佳在被收購後,經營表現持續低迷,未能達成業績對賭目標。另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近年來,江西康佳還新增了多條被執行人、失信被執行人信息。
江西康佳新增多條失信被執行人信息
信息來源:天眼查官網
事實上,康佳集團的內控問題早有端倪。2023年7月,深圳證監局曾因該公司2022年度業績預告信息披露不完整、子公司江西康佳及其下屬企業2021年長期資產減值測試不審慎,向康佳集團下發責令改正措施決定。彼時,康佳集團雖已針對前述問題進行相應整改,但近日的子公司股東公開舉報事件,或折射出該公司內部可能仍存在係統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