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脖大王”絕味食品,散戶的“財富毀滅機”?
A股長期陷於“存量博弈”的困境是投資者的共識,這背後的深層原因就包括大小非的減持和部分公司上市之後的業績變臉,對市場資金形成長期消耗。
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看到那個被稱為“鴨脖大王”的絕味食品發布了2024年的財報,利潤大降、營收首降,再考慮其上市以來減持套現金額遠超利潤貢獻,可以說這是消耗市場存量資金的典型代表。
這樣的公司對於投資者其實有很多啟示。
營收首降,淨利潤大降三成
4月10日,“鴨脖大王”絕味食品發布了2024年財報,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差的財報。
絕味食品財報顯示,2024年實現營收62.56億、同比下降13.84%,實現歸母淨利潤2.27億、同比下降34.04%,實現扣非淨利潤2.03億、同比下降49.39%,另外,公司淨資產、總資產均出現明顯的下滑,淨資產下滑8.91%,總資產下滑11.97%。
從為股東投入資產保值增值的角度看,2024年絕味食品其實是讓股東的資產蒙虧了,因為淨資產下降了。
(絕味食品2024年財報截圖)
關於2024年經營出現營收、淨利潤雙降的情況,絕味食品並未在財報中作出相關解釋,反而多次強調“毛利率同比增長5.94個百分點,主要係原材料采購單價下降所致”,體現出一種明顯的避重就輕的態度。
(絕味食品2024年財報截圖)
然而,無論絕味食品在財報中如何避重就輕,也改變不了2024年業績成為自2017年上市以來最差的一年的事實,營收更是為上市以來首次出現下降,淨利潤則早已斷崖式暴跌,2024年淨利潤較2021年高點已經暴跌近8成。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在這種情況下,絕味食品如何還能對其增長的5.94個百分點的毛利率沾沾自喜?
沒錯,2024年絕味食品的毛利率是上升了,但為什麽淨利潤還下降了呢?根本原因在於,絕味食品把毛利率上升的那點微弱優勢,拿去做了廣告,但並沒有帶來收入上的明顯增長。
2024年,絕味食品銷售費用支出6.67億、同比增長23.31%,支出的銷售費用是上市以來最多的一年,但營收卻仍同比下降了13.84%,營收增長與銷售費用增長完全不成比例,似乎說明廣告推廣、營銷刺激已經不能帶來銷量增長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絕味食品增加了大量的銷售支出,但核心產品銷售量依然下降,銷量下降幅度與營收下降幅度基本相當。
(絕味食品2024年財報截圖)
這樣的情況似乎也延續到了今年一季度,絕味食品跟年報同一天發布的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營收15億、同比下滑11.47%,歸母淨利潤1.19億、同比下滑27.29%,扣非淨利潤1.06億、同比下滑32.13%,甚至經營現金流淨額也下滑11.41%。
(絕味食品2025年一季報截圖)
絕味食品的情況好像與零食行業的情況差不多,鹽津鋪子、良品鋪子等零食廠商的業績也都在下滑。似乎進一步證明,消費者對鹵味、零食等高鹽、高脂的可選消費產品的需求正在持續下降。
流動資產占比下滑,投資業務虧損
實際上,可以看到,自2021年之後,絕味食品已經連續3年業績表現低迷,與這幾年消費者的偏好變化基本相符。
在這樣的背景下,絕味食品所表現出來的還不單單是某一年或近幾年利潤表上業績的波動,其資產負債表上的變動也同樣明顯,特別是隨著近幾年淨利潤的持續低迷,絕味食品流動資產的比例也持續收縮,占比已經從2020年的45%降至2024年的24%。
流動資產占比的下降其實也就意味著流動性的下降,進一步也就說明過去幾年絕味食品在流動資產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典型的問題有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持續下降,庫存積壓明顯,擠占流動資金。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另外,絕味食品近年來開始逐漸將大筆的資金投向長期股權投資等長期資產,這些資產其實就是絕味食品一直以來所參與的投資業務,2023年、2024年長期股權投資規模維持在25億左右,但是2024年這些對外投資的長期股權資產產生了超1.67億的虧損,2023年其實也虧了超1.29億。
以上行為是典型的消耗流動資金的行為,但這隻是從絕味食品經營的角度看,另外還存在非經營性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行為。
2024年8月16日,絕味食品收到信披違規的立案調查通知書,在被立案之前,2023年8月18日曾收到上交所警示函,被警示原因是未披露關聯方共同投資、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及關聯交易、門店營收款、加盟費、管理費管理不規範。
關於經營性資金被占用的行為具體為,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間,絕味食品通過員工個人賬戶收取公司門店營業款、加盟費、管理費合計2,107.07萬元未存入公司賬戶,構成經營性占用。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那麽問題來了,上市公司的經營性資金來自哪裏?
當然來自股東投入,而上市公司以外的人占用上市公司資金,也就間接構成了對市場存量資金的消耗。
消費者頻繁投訴,股東已套現超60億
隨著絕味食品在經營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絕味鴨脖被消費者投訴的頻率似乎也越來越高。
黑貓投訴上,近30天,周黑鴨的投訴量隻有5條,絕味鴨脖的投訴量達到20條,近一個月投訴量是周黑鴨的4倍,累計投訴周黑鴨為661條,絕味鴨脖為930條,累計投訴量是周黑鴨的1.4倍。營收規模方麵,絕味食品2024年營收62.57億,周黑鴨營收24.51億,絕味食品是周黑鴨的2.55倍。
綜合投訴量、營收規模來看,長期以來鹵味品牌投訴率似乎都差不多,但短期顯然絕味鴨脖投訴率更高。
近期,投訴絕味鴨脖的好像更多集中在店主服務態度及食品質量問題上,4月13日有人投訴絕味鴨脖店長對客戶大吼,3月28日也有人投訴絕味鴨脖欺騙、辱罵消費者,同一天還有人投訴絕味鴨脖吃出大蟲子商家服務態度差、吃絕味鴨脖後惡心腹瀉高燒。
(黑貓投訴截圖)
(黑貓投訴截圖)
這或許也是鹵味食品銷售整體下滑的原因之一,無論是黑貓投訴還是微博,都已經不止一次兩次出現有人吃絕味鴨脖後惡心、腹瀉的案例了。絕味鴨脖到底是怎麽做出來的似乎已經成了一個迷。
絕味鴨脖對股東、對消費者之態度可見一斑,但是對自己的態度那是相當的好。
2024年絕味食品交出了上市之後最差的財報,但公司依然宣布每10股分紅3.3元,分紅總額2億,股利支付率91.67%。要知道,在絕味食品十大股東中,由實控人戴文軍控製的那幾家企業合計持股比例達47.78%,分紅2億有近1億要進入戴文軍的腰包。
同樣,也是這幾家企業上市以來減持套現金額最多。同花順i問財數據顯示,絕味食品上市以來股東累計減持套現超61.96億,其中由戴文軍控製且構成一致行動人關係的那幾家企業合計減持套現超40.99億,減持時間都是在2020年、2021年股價相對高位時,實控人高位套現近30億之後二級市場股價至今一度暴跌超90%。
(數據來源:i問財、銳眼哥整理)
(絕味食品股價走勢截圖)
與股東累計減持套現超61億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絕味食品上市以來實現的累計淨利潤隻有44億左右。
不過,近期絕味食品的股價表現還是不錯的,特別是今天還強勢漲停,但漲停原因似乎與市場炒作京東出口轉內銷計劃有關。有消息稱,京東將推出2000億的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
對於在消費者投訴頻發、資產明顯下降、投資業務虧損等多重問題的壓力下的絕味食品來說,京東2000億的出口轉內銷計劃真的值一個漲停板嗎?盡管近期股價有所回升,但這更多是市場炒作內需為主的食品板塊的結果,而非公司基本麵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