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重拾升勢,機會來了!
在DeepSeek等前沿科技的催化下,科技板塊今年以來表現亮眼。3月下旬雖迎來短暫調整,近幾日已重拾升勢,或將成為布局的優質“窗口期”。
(圖:科創綜指今年以來表現,數據來源:Wind,2025/1/1-2025/4/2,指數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
多家研究機構表示,盡管科技板塊短期可能受市場情緒影響出現調整,但中長期來看,科技成長仍為2025年布局主線,受益於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外資回流,回調後或迎來較好的買入時機。
中長期來看,科技仍然是市場主線。DeepSeek-R1大模型的發布標誌著中國在AI領域實現關鍵性突破,引發了全球資本對中國資產的重新思考。(招商證券)
每次擁擠度較高形成的回調,可能都是再次配置的機會,科技的主線風格預計不會有太大變化。(廣發證券)
以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為代表的中國科技資產重估趨勢,會隨著產業的快速發展不斷深化,科技板塊的行情仍將是中長期的主旋律。(東興證券)
(資料來源:每日經濟新聞2025/3/14《券商首席熱議“看好中國資產”》,澎湃新聞2025/3/10《A股風險偏好或持續回升,科技成長仍是主線》,金融界2025/3/3《創業板衝高回落漲1.2%,全市逾3200隻個股上漲,成交額超1.6萬億元》。)
中國科技資產迎價值重估
開年以來,DeepSeek為代表的前沿科技席卷全球,引領中國科技資產迎來價值重估。
研究機構認為,DeepSeek 等前沿技術創新有望重塑全球 AI 競爭格局,進而影響全球資本市場定價,中國AI科技資產價值重估、AI應用和端側落地是市場關注的重點。下圖可以看到,DeepSeek-R1的性能足以比肩海外頂尖大模型。
(資料來源:平安證券20250224《DeepSeek助推AI產業變革,科技創新引領中國資產重估》)
放眼全球,高盛、花旗、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外資機構均發布研報,肯定了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AI的技術表現,並相繼上調了中國股市評級。
高盛預計到2030年,中國AI應用率將達到27%、2050年將達到50%。
(資料來源:Goldman Sachs2025/3/6《What advanced AI means for China's economic outlook》)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2025年是全麵落實全國科技大會精神、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關鍵之年。開年以來多項重磅政策持續落地,暖風頻吹——
財政部:2025年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持續用力、更加給力。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中央本級科技投入,全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央行:將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再貸款規模擴大到8000億元至1萬億元。
發改委:推動設立“航母級”的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吸引帶動地方、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資料來源:財聯社《加大中央本級科技投入,全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華網《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將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北京商報《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在“科技強國”的大背景下,科技創新作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需要通過戰略性布局搶占未來製高點,同時推動經濟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
據統計,中國70%以上的技術創新來自中小企業,它們機製靈活、試錯成本低,但融資渠道有限;硬科技(如芯片、生物醫藥)研發周期常達10年以上,短期資本難以支撐。因此需要長期資金提供耐心資本,避免企業因短期壓力放棄核心技術攻關。
因此,“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也是我國科技創新的題中之義。
2025年1月發布的“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以下簡稱:科創綜指),便非常契合這一方向。
科創板聚焦“硬科技”,充分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功能,持續打造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對支持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科技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
而現有的科創50、科創100、科創200指數合計僅覆蓋約350家樣本公司,約占科創板證券總數的3/5。
科創綜指被譽為“科創寬基旗艦”,致力於填補這一空白;其樣本數量超過560隻,市值覆蓋度接近97%,涵蓋了科創板中的大、中、小盤各類證券。該指數采用總市值加權的方式,覆蓋麵更廣、表征性更優,能夠更加全麵地反映科創板市場的整體情況。
(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5/2/28)
布局科技就選“科創寬基旗艦”
之所以推薦采用科創綜指來把握科技板塊機遇,主要是由於它具備幾大特色。
一是代表性更強。科創綜指占整個科創板市值的97%,營業收入的98%,淨利潤的94%,研發費用的98%。
二是分布更均衡。從行業來看,科創綜指主要集中在電子、醫藥、機械、計算機、電力設備、基礎化工、國防軍工等“硬科技”領域,合計權重超過97%。行業分布上比科創50指數更加均衡。與創業板指相比,有較少的新能源相關企業和更多的芯片半導體相關企業。
從個股來看,前十大成份股均為細分賽道龍頭企業,合計權重25%,權重較為分散、均衡。
三是成長性更好。科創綜指成份股在所有寬基指數中最注重研發投入,其研發支出占比常年高於創業板指和其他主流寬基指數。高研發支出占比契合科創板的定位,為科創企業未來的發展和盈利打開空間。
麵對科技板塊的布局良機,建議大家關注:匯添富上證科創板綜合ETF聯接基金(A/C代碼:023735/023736)。
匯添富長期深耕指數產品,建立起相對寬廣且有長期生命力的指數產品線,從重點寬基到具有長期成長潛力的行業主題,從指數增強到Smart Beta,從A股到跨市場、跨境,從股票到固收,形成了多資產、多層次、多維度的體係化格局。
東風已至,布局科創板塊,認準“科創寬基旗艦”!
-------------------------------------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本資料僅為宣傳材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投資有風險,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業績和其投資人員取得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人應當仔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詳細了解產品信息。本基金屬於較高風險等級(R4)產品,適合經客戶風險承受等級測評後結果為進取型(C4)及以上的投資者,客戶-產品風險等級匹配規則詳見匯添富官網。在代銷機構認申購時,應以代銷機構的風險評級規則為準。本產品由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簡稱科創綜指)由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中證”)編製和計算,其所有權歸屬中證及/或其指定的第三方。中證對於標的指數的實時性、準確性、完整性和特殊目的的適用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擔保,不因標的指數的任何延遲、缺失或錯誤對任何人承擔責任(無論是否存在過失)。中證對於跟蹤標的指數的產品不作任何擔保、背書、銷售或推廣,中證不承擔與此相關的任何責任。標的指數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本宣傳材料所涉任何證券研究報告或評論意見在未經發布機構事前書麵許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所涉相關研究報告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谘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證、承諾,閱讀者應自行審慎閱讀或參考相關觀點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