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連載《此世,此生》第十八章中

來源: 2021-09-25 14:22:3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就在一家子走投無路的時候,仗終於打完了,共產黨坐了江山,成立了新中國。煤城原先的私人造紙廠被收歸國有,並進行了擴大生產,澤文被招進了廠裏當了一名工人,這才解決了楊家的生計。

在廠裏因為澤文是中學生,識文斷字,腦子靈活,做事還很果斷,而工廠又正是用人之際,他很快就得到了提拔,從班組長,到科長,一步步高升,最後當上了廠裏的副廠長。

後來廠裏還給他在西市場的勝利街上分了一套不小的房子,有四五間屋,還帶著一個挺大的後院,這樣楊家才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從東門外破爛的大雜院裏搬到了整齊的新家。

 

隨著澤文的高升,楊家的日子也慢慢走上了正軌。貴平和二妹愛新都已經中學畢業,貴平考上了護士進修班。父親的病死,曾讓貴平深受打擊,所以她立誌要到醫院去工作。當護士雖然不能給人治病,但總算是能學到一些基本的醫療知識,以後要是家裏再有人病了,她就能幫上忙了。

而二妹愛新從小就是個愛唱歌跳舞的姑娘,她長得又俊,所以考取了煤城轄區的義縣師範專科學校,準備日後畢業當一名音樂老師。他們還有一個弟弟叫澤武,還在中學念書。澤武是個體育骨幹,他不僅是校隊的足球隊長,還入選了當時的煤城市青年足球隊,是小有名氣的守門員。最後就是他們的小妹妹楊越,這時也和比自己還大一個月的侄子楊振興一起上了小學。

說起楊家這三姐妹的名字,看起來各不相同,毫無關聯,很是奇怪。其實小時候,她們並不叫這樣的名字,楊皮匠當年是按著傳統,規規矩矩地給三個女兒取名桂萍,桂芝,桂蘭。可是後來桂萍和桂芝長大了,都嫌棄自己的名字有舊社會婦女那種“三從四德”的封建禮教味,所以便自作主張給自己改了名字。

桂萍比較省事,就直接取了兩個同音字“貴平”當了新名字,寓意自己的為人“貴重,平和”。而桂芝一向性格飛揚,一定要給自己起個大氣又符合當下革命形勢的名字,考慮良久,決定取名“愛新”,即“熱愛新中國”。

小妹妹桂蘭見姐姐們都改了名字,也不甘落後,她剛好剛學了個新詞叫“卓越”,老師說,這是“聰明,優秀,超越別人”的意思,所以她就給自己改名叫做“楊越”,意寓“超越自己,超越別人”。

所以說,現在光看名字,就知道楊家的這三個女兒個個都是有誌氣的人。

 

楊家這時雖然已經熬過了最難的時候,可是因為家裏隻有澤文一個人掙錢,所以日子過得還是很緊巴。一年後貴平從進修班畢了業分到煤城第一人民醫院當了護士,她很有當大姐的自覺,知道母親和大哥不容易,所以她主動把工資全部都交給了母親,幫補家裏的生活。

並且貴平是個很執著的人,她下了決心一定要供弟弟妹妹們讀書,如果他們自己爭氣,她無論如何都要供他們念大學,為此貴平決定十年之內不考慮自己的個人問題,不成小家,這樣才能把所有的錢都交給他們的大家。這樣的決定看似偏執,可是對於一直都掙紮在溫飽線上的楊家來說,貴平的這個決定是她對曆盡坎坷的母親和辛苦養家的大哥最直接的回報。

之後貴平就真的這樣做了,不管誰給她介紹對象,她都一口回絕掉,連麵都不會去見,誰勸都不行。母親趙氏,還有大哥都勸她不要這樣,家裏的事他們可以應付,怎麽能因為家窮就耽誤了她的終身大事呢!可是貴平心念堅定,決定了的事就不再更改。另一方麵,她在工作上上進心很強,政治上麵也積極要求進步,她真的覺得這樣的日子過著很好,完全沒必要非得找個男人成家。

也正因為她做事心無旁騖,認真細致,所以在醫院裏慢慢受到了重視,幾年後還得到了機會,被送去醫生進修班繼續進修,再回到醫院就成為了一名有處方權的內科大夫。

 

後來,二妹愛新師範畢業當了小學音樂老師,弟弟澤武也高中畢業了,通過大哥澤文的關係進了礦山機械廠做了一名會計,如此家裏就隻有小妹和澤文的兒子振興上學了,楊家的生活徹底好轉了起來。

貴平這才開始認真考慮個人問題,隻是她又是個心高氣傲的人,本來年紀大了,很多人都勸她找個條件差不多的成個家得了,可是貴平卻不願意將就。她很崇拜知識分子,自己當年因為家窮沒能念上大學,這一直是她心底裏的一個遺憾,所以現在找對象她便提了唯一的一個條件,就是對方要是大學生才行。可是這個年代高中生都不多見,更別提大學生了,所以她便一直沒能找到可心的對象。

 

直到貴平二十八歲的時候,她認識了一個在他們醫院住院的大學講師,才真正開始了一段感情。講師名叫胡潤,是上海人,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後來被分配到了煤城的煤礦學院做講師。胡潤雖然個子不高,其貌不揚,但是說話很幽默,同時又是個非常細心的人,當時病房裏的醫生護士都願意跟他說話,而貴平也被他睿智的談吐吸引住了,並且她發覺胡潤待她好像也與別人不同,慢慢的他們兩個人互吐了心聲,貴平終於戀愛了。

隻可惜,胡潤得的是黃疸型肝炎,在煤城治療了一陣子並不見好轉,後來轉院回了上海,到那邊的大醫院去治療。貴平和他之後就一直通過書信傳情,直到一年後,胡潤來信說,自己已病入膏肓,藥石無靈了,要求同貴平分手。貴平看完信後,大哭了一場,回信絕不答應,說,不管他病成什麽樣子,自己都會不離不棄的。同時她打定了主意要立刻奔往上海,在胡潤告別人世前同他結婚。

可是,還沒等她啟程,從上海來的第二封信,徹底把她打入了深淵。信是胡潤的姐姐寫來的,開頭第一句就是:“親愛的貴平,我不得不含著淚給你寫這封信,我的弟弟已經於昨天晚上離開了人世。他走的很平靜,在飽受了疾病的折磨後,這樣的離去對於他來說也許是個解脫。我深深地感謝你,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裏給了他愛情的慰籍!

我知道,聽到這個消息,你會是多麽的難過,可是沒有辦法,生命就是這麽的脆弱!逝者已矣,你我都隻能節哀順便!我希望你能快些從悲傷裏走出來,在未來的歲月裏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伴侶,祝你一生平安!”

貴平讀完這封信,肝腸寸斷,她有生以來第一次愛上的人就這樣地離她而去了!他們都是這麽的無辜,為什麽命運要這樣對待他們!貴平把自己關在家裏,哭了三天三夜。然後重新站了起來,像往常一樣去上班了。隻是從此後,她絕口不再提起感情的事。就這樣一拖又是幾年,貴平如今三十二歲了,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姑娘了。

 

之華雖然並不知道這麽多關於楊家的事情,可是對於貴平她了解到了兩點,一是她和自己一樣因為是家裏的大姐,所以一心顧家,才耽誤了婚事;二是貴平之前全不計較男友的病,是個重心重情的女人。之華認為,有了這兩點,貴平簡直就是做長水妻子的不二人選,再加上她還是個內科大夫,一切條件都是那麽的符和,一旦貴平和長水真心相愛了,那麽,之華想,到時候再告訴她長水有病的事,她也不會棄長水於不顧的。

之華越想越覺得合適,於是就托自己認識的那位第一人民醫院的護士小李幫忙做媒。小李是貴平極要好的朋友,她雖然比貴平小十幾歲,但是和貴平卻相處得很好,兩個人在一起也算得上是無話不談。而小李的姐姐是礦上的職工,一次小李陪姐姐來礦總院看病剛好趕上之華的門診,之華醫術精湛,很快就治好了小李姐姐的病,這讓小李既欽佩又感激。大家聊起來都是醫療係統的人,所以後來兩個人就也成了熟人。

現在聽說之華要請自己幫忙把她的大學生弟弟介紹給好姐妹貴平,小李二話不說立刻就答應了。她私心裏覺得這真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大好事。貴平平日裏對她特別的好,知道她年紀不大,膽子又小,所以遇事經常幫助她,碰到她受了患者或是老護士們的欺負總會出麵維護,而科裏有了什麽好事也會第一個想到她,所以小李心中著實感激貴平,她也真心為貴平著急,為了家和過世的男友,貴平已經把自己拖成了老姑娘,再這樣下去,難不成真的要單身一輩子嗎?

現在忽然得了之華的這個信兒,小李真的覺得這是天降良緣,她從和之華的幾次聊天中了解到,韓大夫的這個弟弟,應該是個相貌出眾,才華橫溢的人,這樣的人和貴平絕對是般配的,如果自己能牽線搭橋成就了這門親事,那麽對於貴平還有韓大夫豈不都是一樁好事嘛!所以小李在聽了之華的請求後,當天就去找貴平說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