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連載《大地之歌》第九章《各奔東西》前兩節:通知書、逆取正守。 感謝閱讀!

來源: 2022-08-23 13:11:00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第九章  各奔東西

通知書

第二次申請有了結果,林雪鬆收到了加拿大拜城大學寄來的錄取通知書。這次拿到的獎學金比上次增加了不少,助研、助教兩項加起來,近一萬加元,但這筆錢仍不足以支付留學期間的全部費用。雪鬆參加工作兩年多來,有了自己的一些存款,補貼上去差不多夠用。盡管父母再三提出給予資助,但雪鬆不想再用父母的積蓄了。雪鬆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醫生,他們有能力也非常樂意資助兒子繼續深造。從小學到大學自不必說,就連讀研期間的花費也主要是父母提供的。

然而,這封通知書並沒有給林雪鬆帶來特別的興奮,反倒有些許的失落。一年多來,他已經離不開杏雨在測試室忙碌的身影。杏雨勤奮、聰明、誠實,有很強的責任心。為了家,為著妹妹和弟弟能夠上學,她無怨無悔地犧牲著自己!雪鬆曾經以為,經過十年浩劫的摧折,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體係已成一片廢墟,其重建過程必將是漫長而曲折的。現在,他從一個山村女孩身上看到了希望,中華民族寶貴的傳統並未消失,它深藏在草根階層裏。在這個物欲橫流、急功近利時代,杏雨一個鄉下女孩,依然秉持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林雪鬆有時會望著杏雨,望著她一絲不苟地工作,望著她聚精會神地學習,望著她身上洗得發白而依然幹淨整潔的衣衫···他感到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都凝聚在了杏雨的身上!

然而,這封錄取通知書需要林雪鬆盡快作出選擇。從理智上講,他清楚既然拿到了這筆盼望已久的獎學金,就應該盡快辭去公司職務,抓緊時間辦理出國留學手續;但他也知道,一旦這麽離開,跟杏雨朝夕相處的同事關係就要終止了,也就沒法幫助杏雨實現她的夢想了。

一個周六傍晚,林雪鬆從市裏辦事回來,見測試室亮著燈,知道是杏雨在學習或加班。他就沒回宿舍,徑直上樓去了測試室。

果然,杏雨正安靜地埋頭學習。對林雪鬆的不期而至,杏雨很是驚喜。雪鬆拿出買回的荔枝給杏雨吃,並把收到入學通知書的事告訴她。出乎雪鬆的預料,杏雨聽後,竟然想都沒有想,百分之百地支持他出國學習,並力勸他千萬不要放棄這一生難得的機會!杏雨的一番話,讓林雪鬆心裏五味雜陳。

“去哪個國家?”杏雨問。

“加拿大的拜城。”雪鬆答。

“需要多長時間?”

“大約五年。”

“畢業後還回我們單位嗎?”

“很難說,我們單位恐怕難以維持那麽久···”

“啊?”

“近幾個月,廠裏收到幾起投訴,用戶抱怨手機電池質量問題。雖然最後都解決了,但我擔心這隻是個開始。”

“手機電池的質量問題?是我們的測試工作沒做好嗎?”杏雨擔心地問。

“小周你別緊張,我們測試室隻是做少量的抽檢,不是產品出廠前的質量控製;更何況,用戶投訴的問題,都是長期使用後才會出現的。要想解決此類問題,需要對手機電池進行循環壽命測試,而我們的測試室沒有此類測試設備。”

“循環壽命測試···哦,我記得你幾次提起過,好像廠裏不同意。”

“是,我幾次申請添置這種實驗設備,萬總總是不批;更重要的還有用於測試單體電池性能的分類設備、以及用於檢測成品手機電池的質量控製設備。”

“萬總為什麽不批呢?”

“這件事說來話長···”

林雪鬆講起旭日廠的曆史及他的擔憂。

逆取正守

旭日廠的老板萬赫雷,早年靠著倒騰電子表掘得第一桶金,又通過經營尋呼機、大哥大把生意做大;萬赫雷凡事愛琢磨,手機開始流行後,他就注意到,單節充電電池售價隻在幾塊到十幾塊錢之間,而一塊手機電池動輒上百塊,其中是否存在著很大的利潤空間?為了解開這個謎,萬赫雷親自打開一塊手機電池,發現裏麵除了幾節電池,還有一小塊電路板,並沒有其它昂貴部件。

萬赫雷的發現是正確的。售價昂貴的手機電池,其塑料外殼內部除了幾節充電電池加一小塊電路板外,別無其它貴重部件。然而,這裏有一個萬赫雷沒有認識到的關鍵問題:一塊手機電池內部的幾節電池,性能必須保證高度一致;如果各節電池之間的性能差異較大,就會導致手機電池整體性能下降,甚至在使用中出現危險。

在商界摸爬滾打多年,萬赫雷深知商機的重要性。主意一定,就馬不停蹄地行動。他通過關係在銀行申請了貸款,盤下一家倒閉的國營幹電池廠,稍作修整後用作廠房辦公室;然後便著手購置設備、招兵買馬、聯係貨源。從動手準備到第一批產品出廠試銷,用了不到半年時間。

為搶先占領市場,萬赫雷以低價銷售的策略,迅速打開了銷路。一度出現客戶在廠門外排隊,徹夜等待取貨的誇張場麵。萬赫雷的旭日廠很快成了明星企業。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雄心勃勃的萬赫雷開始擴大生產規模。

萬赫雷草根出身,文化不高,卻深知技術的重要性,百忙之中親自到大學裏招人。林雪鬆本來計劃畢業後去科研院所工作,但在一次校園招聘會上,被立誌以產業報國、誓做手機電池第一民族品牌的萬赫雷所感召,就來到了旭日廠。

等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徹底了解了旭日廠生產手機電池的整套工藝,林雪鬆不禁暗自心驚。為了節約成本,旭日廠采取了三條措施。一是盡可能地使用人力。在所有生產環節中,凡是能夠使用人力完成的地方,絕不去使用自動化或機械設備。第二項措施是略去了單節電池質量檢測這道工序,僅用電壓表簡單測量一下電池的開路電壓,隻要電壓不低於一伏特就算合格。第三項措施是采購廉價的充電電池,用作組裝手機電池塊的原材料。

林雪鬆找到一個機會,親自向萬赫雷萬總反應問題,公司的張副總也在場。萬總受教育不多,張副總管理專業出身,都不大懂電池的底層技術。但在雪鬆的解說下,很快認識到了問題所在。他們對雪鬆所作的比喻尤其印象深刻:一塊由幾節性能不一致的單節電池組成的手機電池塊,就好比一根由強度不同的鏈節組成的鏈條;正如整根鏈條的強度總是取決於最薄弱的那一節,手機電池也一樣,其容量大小、壽命長短亦取決於質量最差的那一節電池。更要緊的是,如果手機電池內部各節電池性能不一,在使用過程中單節電池之間會相互影響,使好的變壞,壞的更壞,整塊電池的性能將在短時間內惡化,並形成惡性循環,甚至還可能出現過熱、炸裂等危險。

聽到最後,副總深以為然,萬總仍是猶豫。他們問雪鬆,如何才能保證手機電池內各節電池性能的一致。雪鬆回答說,僅靠電壓表測試單個電池電壓遠遠不夠,還需要專門的電池性能檢測分選設備,對所有單節電池進行測試分類。隻有各項性能指標高度一致的單節電池,才能組合成一塊優質的手機電池。此外,還要對出廠前的成品手機電池塊進行逐一測試,進行質量控製。

張副總非常讚賞林雪鬆的建議,力主萬總盡快實施。萬總長考之後,卻對林雪鬆的建議進行了折中處理:在公司技術部下麵設立一間小規模的測試室,對單體電池和成品手機電池進行隨機抽查,而不是全部檢測;並責成林雪鬆負責測試室的籌建工作。

見張副總和林雪鬆不解,萬總對他們說了心裏話:現在手機電池市場剛剛興起,連國家都沒有統一的標準。這種時機對旭日廠來說是千載難逢,一定要好好把握。以低成本優勢出擊,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盡快積累後續發展資金。如果貿然增加單節電池性能分選和成品質量控製這兩道生產工序,不僅需要大筆資金的投入、定期的設備維護,還需要增加廠房、人工,就連生產周期也會大大延長,從而造成產品成本驟升,在市場中失去競爭力;等以後國家相關標準製定好了,市場規範了,我們積累的資金也雄厚了,到那時再從容考慮技術、質量方麵的問題,打造專屬自己的知名品牌。

萬總還說,他這一策略叫“逆取正守”,是古代帝王打江山慣用的手法,也適用於現代商戰。

林雪鬆擔心的問題,當時在業界具有普遍性,對於旭日廠來說尤為突出,因為旭日廠使用的原材料都是從一些小型電池廠低價采購的產品。這些小廠,大都采用手工作坊式生產。或因技術力量不高,或因管理問題,或因現代化設備不足,跟那些自動化水平較高的大廠相比,產品性能一致性更差、更難保障。因而,采用這類電池製造手機電池,進行單節電池的性能檢測、分選、組合就顯得尤為重要。萬總為了降低成本,省掉了這至為關鍵的一步,為旭日廠埋下了大隱患。

萬總解釋後,張副總轉而表示支持;林雪鬆也不好再堅持己見,隻好去籌建他的測試室了······

聽了旭日廠的隱憂,尤其是林雪鬆要離開的消息,杏雨忍住了衝波逆折的心緒,卻再也沒有心思學習;等林雪鬆離開後,她也早早回到宿舍,躺到床上發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