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鄉在大躍進年代的有關記載 - (舊帖重發)

來源: 2022-12-13 20:08:07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本壇好些網友爭論那著名的“三年時期”的事。以下是從我家鄉縣誌抄下的有關當年大躍進,大煉鋼鐵,和人民公社等的記載,從一個縣的例子來看看那幾年發生了什麽。

縣誌旨在記載,不加額外評論。

我早就聽上輩人講過那些年的事。期間一些政治意味濃厚的史實細節,縣誌沒記載。

我家鄉自秦朝置縣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曆史,是魚米之鄉,如今連續多年為全國百強縣。

小標題是我加的,隻是為了把內容歸類。因為此是公共網站,故地名用化名。過些時候刪除。

///////////////////////////////////////////////////////////////////////////////////////////////////////////////////////////////////////////////////////////////////////////////////

<<1958年>>

(1).大躍進
 1月底, 地委為貫徹中央提出的“大躍進”精神和省委關於“工業大躍進”的指示,召開工交部門負責幹部擴大會議,定出“大躍進”的指標和措施。
 

 2月2~7日, 地委分別召開各縣工業、交通、手工業領導幹部會議,進一步貫徹省委“大躍進”精神,提出不切實際的“大躍進”奮鬥目標。
 

 2月27日, 地委發出《關於開展百日大競賽的決定》,要求全區開展比速度、比成就,比糧食增產增收、比畜牧業發展、比果樹上山、比造林綠化、比各種作物高額增產的“百日競賽”運動。
 

4月14~21日, 全專區第一次基層黨委書記會議在本縣的鄰縣D召開,各縣縣委書記、基層黨委書記399人及專區機關處、局長以上幹部455人參加會議。 會議主要貫徹毛主席指示,開展“三報”(即報先進、報高產、報創造),總結組織生產“大躍進”經驗,規劃躍進指標,提出“苦戰三年,提前實現《40條》,改變本地區麵貌”的“十大躍進目標”。層層貫徹,隨後各縣競相提出保證晚造糧食畝產千斤至萬斤以上的指標,開展競賽活動。

(2).大煉鋼鐵
 6月 地委按省分配生產鋼鐵的指標,追加後又下達到全區,鋼產要由1萬噸提高到1.2萬噸,生鐵13萬噸要提高到15萬噸,煤要完成31萬噸。並采取民辦工業方式,用土設備把全民投入到大煉鋼鐵運動中去。
 

 9月28日 全專區掀起大煉鋼鐵熱潮,地委發出指示:立即動員全黨全民開展日產2000噸的煉鐵運動。
 

10月14日 本縣組織5萬人投入鋼鐵生產運動。
 本縣大煉鋼鐵,建有煉鐵土高爐572座,煉鋼土高爐405座。組織6萬多民工上山采礦石,伐木燒炭。當年采礦石1.45萬噸,燒木炭0.45萬噸,生產鐵1524噸、土鋼406噸。

(3).人民公社化
 9月14日  本縣成立第一個人民公社;
 至10月 本縣辦起10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提出“食飯不要錢”。
 全縣農村建有公共食堂2719個,每天3頓幹飯,人均月吃糧食28公斤(56斤),至1959年3月大部分公共食堂無法堅持,人均月口糧還有16公斤(32斤),到6月隻有10公斤(20斤),糧食供應開始出現緊張。

 本縣實現全縣人民公社化後,實行全民公費醫療,社員診病、醫藥費全部免費。後因開支龐大,經費負擔過重,於1959年3月停止。

 9月29日,地委宣布全專區“實現人民公社化”。全專區報名參加人民公社1076370戶,占全區總戶數的90%,將原來5005個農業社合並成136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的體製。

(4).自然災害
 本縣6、8月 連降兩次暴雨,稻田被浸1.69萬公頃,受災人口11.2萬人。

(5).推行高度密植,追求高產“衛星”
 本縣推行水稻“大棵高度密植”,名曰“雙龍出海”;把幾坵“孕穗”稻苗拔起擠在一坵,追求高產“衛星”,結果適得其反。


<<1959年>>

(1).反右傾、反瞞產
 本縣因1958年糧食征購任務未能完成,縣先後兩次召開有3000人和6000人參加的“反右傾、反瞞產”的五級幹部整頓糧食大會,但征購任務也隻完成88.47%。
 8月14~18日 縣委按上級指示精神,再召開“反右傾、鼓幹勁”的擴大會議,縣、公社、大隊、小隊4級幹部3138人參加。

(2).自然災害
 6月11~15日 本專區內數縣連降暴雨和特大暴雨,引發大洪災。
 6月16日 省委第一書記XX、軍區空軍副司令員XXX 及省農村、交通、水電、民政等部門領導乘飛機到本縣和鄰縣等地上空視察災情。
 19日 4架飛機在災區投放幹糧,救濟災民。

(3).普遍發生浮腫
 是年, 全專區所屬各縣人民普遍發生浮腫、幹瘦及婦女閉經、子宮脫垂等病,延續至1961年。各級醫療衛生部門組織大批醫務人員下鄉開展查治。

<<1960年>>

(1).春荒
 本縣內出現春荒,不少社隊出現水腫病人。
 鄰縣與本縣相鄰的龍門片因營養不良,患水腫病而死亡的人數以千計。

(2).組織1960年更大更全麵“躍進”
 4月11~18日 本縣召開2526人參加的四級幹部會議,傳達省委六級幹部會議精神,明確新任務,
 貫徹“以農業為基礎、優先發展重工業與迅速發展農業同時並舉”的方針,清除“共產風”苗頭,鞏固人民公社,整頓幹部,仍然要組織1960年更大更全麵“躍進”。

(3).自然災害
 6月9日淩晨 強台風在沿海某縣登陸,給本縣及相鄰兩縣等地帶來強風、暴雨、暴潮等嚴重災害。
 災後,省、地、縣(市)委和人民政府派出慰問團、醫療隊慰問災民。

<<1961年>>

(1).貫徹《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開始改製
 夏, 全專區各縣貫徹《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即“六十條”),改大隊統一管理分配為生產隊自主管理分配,包幹上調糧食任務。

(2).停辦公共食堂
 停辦公共食堂,按月供給社員口糧。

(3).糧食總產
 是年 本縣糧食總產隻有11.7萬噸,比1956年減少3.58萬噸,下降30.5%。

<<1962年>>

(1).春荒
 本縣全縣發生春荒,相鄰兩縣分別支援500噸和100噸購買糧食指標。

(2).貫徹中共中央《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進一步改製調整
 是年 各地貫徹中共中央《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把人民公社所有製調整為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核算,而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

(3).糧食總產
 是年 本縣糧食年總產14.93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