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當年麥克阿瑟要回國過聖誕是一樣的,必須給他們幾次戰役痛擊,才能讓他們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
zt
白雲怡Rita
今天上午,我對話了一個美國商界的人,他本人是在資本市場上做谘詢業務的,這兩天正親身經曆美國資本市場的血雨腥風,他有很多國際業務,支持自由貿易,和中國也有生意往來,且來自美國中部一個農業州,換句話說,他的家鄉高度依賴對華農產品出口,將可預見地遭到關稅戰的波及。我原本以為,基於個人的利益,他會非常反對加征關稅,但沒想到,他卻是特朗普和關稅政策的支持者。
和談了40分鍾後,我大致“明白”了特朗普和那些關稅戰支持者的“邏輯”,也因此更加支持我國采取堅決反製的態度——因為我在這次對話中理解到的是,美國人現在指望的就是全世界迅速“滑跪”,達到“速勝”,而他們似乎對長期博弈以及長期的負麵後果並沒有什麽準備和承受能力。
我更感歎,美國在曆史上還是太“順”了,沒吃過什麽苦,以至於他們把運氣當成了“理所應當”,對其他國家頤指氣使,他們天然地不認為其他國家可能反抗,更沒想到過,美國是有可能“輸”的。
下麵是訪談的大概內容,我精簡了很多重複的水話,但核心大意都保留了:
Q:作為資本市場資深從業者,你這幾天感覺怎麽樣?全世界股市一片慘淡。
A:沒人會因此高興。不過我不是特別擔心,現在資本市場這個表現是因為不確定性大幅上升,但我不覺得世界會因此破產。
Q:你為什麽這麽想?
A:因為我覺得接下來是大規模的談判,最終的結果不會是貿易減少,而是更多全球貿易往來。
美國現在是通過關稅的手段“逼迫”各國都坐在談判桌前,達成更好的貿易條件,消除貿易壁壘,讓世界貿易體係更健全高效。
這是一個談判的過程,中國、越南、歐洲、加拿大…一個個來。現在我們是讓世界看到,如果不坐下來談,會有多“痛苦”。
Q:可是我們現在看到,特朗普加征關稅的邏輯是,一個國家隻要和美國有貿易順差,就會被加稅,而不是基於消除壁壘的邏輯。而且,加稅就能解決美國的逆差問題嗎?
A:最終的貿易逆差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因為順差或是逆差是企業和投資者個體決定造成的結果,加征關稅和談判也不會讓中國和美國就能達成貿易平衡了。我覺得美國政府對此心裏是清楚的,雖然他們可能嘴上沒說。
我覺得現在所謂的“對等關稅”就是特朗普政府的一個策略,他拋出一個非常令人痛苦的數字,迫使各國坐下來談。現在我們也看到,確實有五十多個國家說願意談了。
所以,這就是他一個強勢的手段,而不是要達成某個具體的數字的結果。你能想象越南或荷蘭和美國達到貿易平衡嗎?永遠也不可能。
Q:但現在中國、歐盟,都已明確表示將反製,事情可能不會完全朝著美國希望的那個方向進展。
A:中國和歐盟當然不會美國說什麽就做什麽,但很多小國隻能妥協,比如,美國如果對越南施壓,越南能怎麽辦呢?它隻能和美國談。
(我忍不住還是插播感歎一句,有時候,美國人甚至都意識不到自己說的話有多傲慢。)
至於中國和歐盟,我覺得最終也都是要和美國談的,現在的局麵可能持續不了太久。因為大家都需要讓自己的經濟恢複增長,而且中國經濟現在麵臨不少問題。
當然,美國也一樣。如果沃爾瑪的商品價格上漲一倍,那特朗普就會麵臨大麻煩。特朗普的支持者是那些在沃爾瑪購物的人,而沃爾瑪裏的商品基本都來自中國。
Q:現在的關稅政策也嚴重衝擊了資本市場,你作為從業者,不擔心這會影響投資人的態度嗎?你觀察到了市場情緒的變化嗎?
A:現在確實很多人擔心市場下跌,情緒的確也有變化,不確定性更大了,市場在往下走。
但話說回來,我覺得美國股市仍然是好的融資渠道,一旦接下來局勢穩定下來,我覺得很多公司還是會在美國上市,因為這裏依然是全球資金最充裕的國家職業。現在很多企業可能隻是在“觀望”。
Q:可是資本市場的波動也影響了很多普通人的,很多美國家庭都把錢投資股市上。
A:很多人看到市場下跌會焦慮,尤其是退休金賬戶在縮水。最擔心的是那些比如半年後就要退休的人,20年後才退休的人(沒有那麽擔心)。
不過,我認識的很多美國人還是支持特朗普的政策的。我看到的是他的支持率在過去2個月更高了。
Q:我特別好奇,因為很多美國人的利益直接受損了,為什麽他們還支持特朗普呢?
A:他們覺得特朗普做的事情符合他們的利益。要達成協議,不是特朗普去敲敲門,這些國家能答應了。這就好像我跟你說“你給我點錢”,你肯定會說“不”。他必須得有個強勢的立場。現在就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
很多人就是這麽理解的,我們在經曆一個“過程”,可能會有點不穩定和混亂,但結果會是好的。
而且很多人在股市裏也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投資,比如水管工之類的人,他們照常去工作,生活沒有太多變化。當然,如果時間長了,真的發生經濟衰退,那可能確實會帶來痛苦。
Q:所以,他們是覺得,雖然眼下經曆一段痛苦的時期,但最終會得到更好的結果?
(我其實挺想說,合著他們就是覺得特朗普在“下大棋”唄,但我不知道英語怎麽說這個梗[微笑])
A:對,到那時,經濟會變得更好,就業機會會更多。當然,如果最終這些沒有實現,比如兩年後世界陷入蕭條,那人們就會說,“特朗普,你的做法是錯的,你得換個方式。”
但眼下,很多美國人支持他的做法,他們想看看事情怎麽發展。
Q:那他們可能得忍上三年五年甚至更長的“痛苦時期”吧。
A:這誰也說不準。也許隻需要幾個月。如果接下來半年,美國能和很多國家達成更好的協議,那經濟就能騰飛。現在我們是在過程中,未來才能知道結果到底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