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硬核爛文:我的“大哲學觀”,順談當下政治

來源: 2025-02-17 10:31:2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幾十年前吧,黃仁宇提出了所謂的“大曆史觀”。說白了就是不要再去講什麽“周幽王為了討褒姒一笑才斷送了西周“,或者什麽”鴻門宴如果項羽不讓劉邦上廁所,天下就姓楚不姓漢“之類的故事。朝代更換,天下易主,說到底就是一個宏觀經濟,就是一個‘稅收’能不能跟的上的問題。

我最喜歡這種遠離實際,遠離細節,退到很遠去看大局的態度。所以這裏我要(新瓶裝舊酒)拋出我的“大哲學觀”:西方哲學到底在搞什麽鬼?

西方哲學探討的範疇,說白了無非是人跟自己,人跟老天,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前兩者屬於‘個人哲學’,後者屬於‘社會哲學’。

我們這裏隻關心‘社會哲學’,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們暫時忘了柏拉圖,笛卡爾,叔本華,黑格爾那些人的細節,社會哲學兩千多年來一直糾結的核心問題是啥?

“Social Cohesion" vs "Personal Liberty". 社會和諧 vs 個人自由。這兩個不完全矛盾,但是互相競爭的價值觀。

----

前一段走廊裏出現過的不少話題,比如“功利主義 vs 倫理主義“,”小火車壓死人“,”無知之幕“,”酋長分蛋糕“。等等等等,論述的其實都是社會和諧 vs 個人自由。

這兩個互相競爭的價值觀,都是很重要的,沒有嚴格的誰對誰錯。哲學隻是試圖在這兩個價值觀之間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

但總體來說,我們要看到極端追求任何一個方向的危險性:

過度追求社會和諧,很容易導致專製和集權;
過度追求個人自由,很容易導致 Anarchy。

----

(從這裏開始,應該就有人反對了)

社會和諧 vs 個人自由,在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地區,不同階級的立場會變化,甚至會易位的。下麵隻是粗粗概論,反例比比皆是,無需再提。

一般的說來,如果我們把‘強勢’的一方稱作‘朝’,‘弱勢’的一方稱作‘野’,‘朝’方當權,大概率會更強調社會和諧的重要性,‘野’方被統治,肯定會更突出個人自由的原則。

所以歐洲以前的教皇統治,君主統治時期,保守派大概率是社會和諧,進步派大概率是個人自由。

近些年來,進步派占上風,歐美逐漸變成進步派呼籲社會和諧,保守派強調個人自由。

攻守之勢易也。

----

如果我們暫時忘掉左右,忘掉進步保守,有一點大的趨勢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人口密度越大,對資源的分配公用,人與人之間的摩擦,都會指數級上漲。

所以隨著地球人口的增加,(城市)人口密度的極速上升,人們尤其是城市居民,會對“社會和諧”的訴求會越來越大。

這樣,如何在追求社會和諧的同時避免專製集權,就成了未來的一大挑戰。

----

(下麵是純個人觀點了)

追求社會和諧,有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是靠 “社會/文化/價值/信仰”這類’軟‘約束。一個是靠 “政策/規定/法律/警察” 這類’硬‘約束。

“社會/文化/價值/信仰” 這類’軟‘約束,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日本的‘恥’文化。鄰居一個不屑的眼神,很多時候足以規範一些知恥者的言行。
“政策/規定/法律/警察” 這類’硬‘約束,一個例子就是歐洲現在的‘Police the internet law'。你如果在網上冒犯他人或者說錯了話,那是犯罪的,要罰款或抓監獄的。

Again, 兩個方向都有他們自己的價值,沒有嚴格的誰對誰錯。這裏隻是粗粗概論。

但如果我們越是過多的依賴“政策/法律/硬約束”,就越是有走向專製集權的危險。所以我個人是更偏愛“社會/文化/價值/信仰” 這類’軟‘約束的。

----

但近年來西方的‘進步移民政策’使得‘軟‘約束變得越來越難。

首先我自己是移民,自認也不是過河拆橋那類人,所以我絕對不是反移民。我反對的,百分之一或許是移民速度的爆炸增長,百分之九十九則是極端的 Multiculturalism。

極端的 Multiculturalism ,強調各個 Culture 有他們各自璀璨的價值(which is probably true),所以任何的 assimilation/同化 的訴求都是要堅決反對的(which is totally wrong)。

在 Multiculturalism 的大環境下,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個社區,很難有 shared culture, shared values, shared social norm。‘軟’約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我們前麵提到過,對社會和諧的訴求隻會增不會減,那維護這個訴求隻剩下一個武器:“政策/法律/硬約束”了。

所以現在各地風起雲湧的 'speech law' 也就不難理解了。

----

來罘和自由人,在最近都提到了另一個概念:唯物論 vs 唯心論,客觀 vs 主觀。

我這裏試圖把這些概念也套進‘大哲學觀’裏:

唯物論 + 客觀,強調的都是有一些 ‘universal truth, fact',不以你個人的觀點轉移。一般來說,強調社會和諧的一方,會比較喜歡。比如我黨,就是堅定的唯物論者:便於統治嗎。

唯心論 + 主觀,強調的都是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世界在。強調個人自由的一方,會比較喜歡。

當然總有例外。

----

綜上推理,

1: 對社會和諧的訴求隻會增不會減;
2: 社會和諧最好用軟約束,不要用硬約束;
3: 硬約束法律,越少越好,管的越寬越容易專製集權;
4: 有了法律,就要執行。法製社會嗎。
5: 所以法律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