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看來是這樣,世界是什麽/我選擇什麽,是兩碼事兒。根本上人有自由意誌,沒有天生的應該,目標是自己定的。隻有選定了目標

來源: 2024-01-20 11:11:57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後,才有說,要實現這個目標,應該符合某些特定的規律去行事。

從這點上說,存在主義和佛教有一樣的地方,就是都讚成自由選擇。

不一樣的地方是,存在主義者知道的選項比較少,都是一般人的內容。

不如佛那麽多東西可選,除了世間的東西,還有出世間的東西可選。但即使有那麽多選項,如果人不需要、不想要,那也就沒差別了。

-----

如果再扯自由選擇,那佛教的觀點是,存在主義者即使理論上說我自由,他碰到極端情況可能也做不到,比如弄到文革,郭沫若年輕時也是存在主義者,到了壓力來了,不管他信不信存在主義,該叫爺爺就得叫爺爺。薩特弄到國內關幾年,也不一定就咋回事兒。

不過還是有些硬骨頭的,比如林昭。。。但她是有信仰的人

為什麽很多人會如郭沫若會那樣?因為道理如此,人在沒解脫之前都是被製約的,隻是製約條件有時候不明顯,繩圈沒有拉緊而已。繩圈拉緊了,就能被牽著跑。。。老舍傅雷也不舒服。。。馮友蘭也改來改去

不過,即使這樣,文革也不是天天發生的。所以人如果僅僅考慮一輩子的事兒的話,很多時候可以忽略文革那種極端情況。

:)

。。。

嗬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