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國際私高也在卷低碳環保主體,認知和動手能力是關鍵

來源: 2024-09-01 09:10:56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最近國內朋友也看到了前麵的Jensen討論。她讓她家孩子給我娃展示了自己參與的低碳項目。她們全家就是搞低碳的,是家長的項目。孩子全程參與,PPT有聲有色,且參與了國際比賽,在美國名校展示。項目挺有新意。

 

隻能說,大家認為水的低碳環保,腦科技,機器人製作,是熱門話題,現實課題。教授們同樣可以拿到很多資金,也容易出現創新成果。嗅覺靈敏的人,會追逐熱門的項目,多樣性就體現出來了。

 

不追逐熱門題目,難道炒冷飯?搞運動,搞奧賽,還是需要天賦的。假設,老中孩子的50%沒有那個天賦,又想進名校,怎麽辦?學校和社會也不隻是需要運動奧賽的人。錄取老師就不是會這兩樣的人。

 

錄取老師也是人,也會追逐熱門話題。學生從參與項目,到深入思考真實的社會問題,發展動手能力,到成為leader,是一個從毛毛蟲到的過程。

 

學習基礎紮實的學生,再配上這些展示動手能力的window decorations, 消除了死讀書的形象,剛剛好。

 

做實習,也是跟工程師後麵做些labor intensive的事情。能有多少創造的機會?找工作,麵試官會在意你是不是白紙一張。有些window decorations, 剛剛好。

 

水不水不是關鍵,認知、和動手能力是關鍵。

 

很多文學城的家長已經默默的去看Jensen的視頻了。這,就是現實。

 

到不同的維度去競爭,發掘孩子的能力,需要拚家長的信息攝入量,及決策部署力,懶惰不得。

 

這個短文,算我職業生涯及大學申請的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