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各參考值: 民國時期,1根1兩金條大概折為30塊銀元,隨著年景好壞有5塊的浮動
民國時期,1根1兩金條大概折為30塊銀元,隨著年景好壞有5塊的浮動,當時小康之家一月生活總費用也就是15塊銀元,魯迅先生在北大做教授時是一個月300塊銀元。民國時期富人很少使用金條花費,金條主要是作為硬通貨貯藏起來,花費的時候兌換成保值的貨幣銀元.當時是銀本位,一塊銀元大概折合180塊銅輔幣,而很少說一兩金子折多少大洋。
民國初一根一兩金條能兌換30塊現大洋,隨行就市上下浮動5塊現大洋。有一說;200塊現大洋兌換五兩黃金,如此看來基本差不多。